清華大學化工系、化學系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合作發文報導酶和貴金屬...

2020-12-17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化工系、化學系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合作發文報導酶和貴金屬耦合催化體系新進展


清華新聞網7月2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戈鈞副教授課題組、化學系肖海副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理察·傑爾(Richard Zare)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酶-金屬複合催化劑製備領域取得重要成果,以「蛋白質-高分子結合物中合成高活性酶-金屬複合催化劑」(Highly active enzyme–metal nanohybrids synthesized in protein–polymer conjugates)為題,於6月2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上。

催化是化學工業的基礎,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能源、藥品等必須保障和支撐。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酶催化是催化的三種基本形式,有著各自廣泛的應用領域和重要價值。三者之間的耦合有望開發出更高效、環保、經濟的催化過程,並實現單一形式催化難以完成的目標,為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技術。然而,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酶催化的反應條件往往不匹配,易造成催化劑失活。其中,酶催化劑一般需要在常溫、常壓、水溶液等溫和條件下發揮作用。因此,如何設計酶與均相、多相催化劑的複合催化劑,使其在相對溫和條件下同時具備各自較高的催化活性是一個關鍵的挑戰。

圖1. (a) 酶-金屬複合納米催化劑的製備方法;(b) 脂肪酶-鈀複合催化劑在外消旋反應和動力學拆分反應中的催化效率;(c) 脂肪酶-鈀複合催化劑在動態動力學拆分中的催化性能;(d) 重複使用性能;(e)理論計算的外消旋化反應自由能曲線。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利用酶-高分子結合物的限域結構原位還原合成了金屬亞納米顆粒,從而構建了酶-亞納米金屬複合催化劑。利用擴展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基於微液滴反應在線快速消解蛋白的納升電噴霧質譜、分子動力學模擬等手段,研究者對酶-高分子結合物限域結構中還原金屬亞納米顆粒的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實現多種酶和金屬顆粒的組合,研究者證明了該合成方法具有較好的普適性。其中,脂肪酶-鈀亞納米糰簇複合催化劑(0.8Pd/CALB-Pluronic)很好保持了脂肪酶的活性,同時在鈀催化的(S)-1-苯基乙胺外消旋化中表現出高活性,在酶促反應相對較低的溫度下,比商業化鈀碳催化劑活性高近50倍。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者發現鈀亞納米糰簇中金屬原子與氧之間的配位能提高催化劑的活性。立體選擇性醯胺化反應的酶催化和胺類化合物外消旋化反應的鈀催化相耦合,使該複合催化劑可應用於(±)-1-苯乙胺、(±)-1-氨基茚滿、(±)-1,2,3,4-四氫-1-萘胺等胺類化合物的化學-生物法動態動力學拆分以製備重要的手性藥物中間體,其催化效率分別比商業化的固定化脂肪酶和鈀碳催化劑的組合提高7.6、3.1、5倍。

這項工作通過在蛋白-高分子結合物納米限域空間中可控合成酶-金屬亞納米糰簇複合物,揭示了複合催化劑中蛋白、高分子中有機官能團對金屬亞納米顆粒的界面調控機制,探索了酶-金屬複合催化劑在手性藥物綠色合成中的應用。這項工作為酶催化和多相催化耦合及其在綠色生物製造以及環境汙染物降解中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化工系2015級博士生黎曉陽、2018級博士生曹宇飛和復旦大學化學系駱凱博士,清華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為清華大學化工系戈鈞副教授、化學系肖海副教授和復旦大學化學系理察·傑爾教授。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19-0305-8

供稿:化工系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化學系劉冬生教授課題組招博士後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清華大學化學系劉冬生教授(中國科大8814校友)課題組預計每年招收2-3名博士後課題組關注前沿熱點問題,實驗設備條件齊全,依託清華大學化學系和生命有機磷化學及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國內外多個課題組有緊密的交叉融合和合作關係。歡迎有識之士來本課題組參加工作。課題組連結:http://liuds.chem.tsinghua.edu.cn/博士後申請者應聘條件1.
  • ...顯楊課題組與化學系李景虹課題組合作揭示黃病毒屬抗核酸外切酶...
    清華新聞網11月2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方顯楊課題組與化學系李景虹課題組合作,應用單分子納米孔技術研究了來源於寨卡病毒的抗核酸外切酶RNA的機械穩定性各向異性現象,並揭示了其機械穩定性各向異性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進一步開發具有機械穩定性各向異性的RNA生物材料提供了依據。 RNA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
  •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發文報導CARD9基因變異引發ABPA的發病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8
  • 習近平視察清華大學化工系側記-清華大學新聞網
    面向國家資源能源需求開展教學科研——習近平副主席視察清華大學化工系側記  清華新聞網6月21日電(記者 程曦)6月19日下午,正在清華大學視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化工系,聽取教學科研工作匯報
  • 院校解析 | 清華大學化學系、化學工程系串講
    1952年的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使清華大學化學系的發展一度中斷。為了適應學校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需要,1978年在化工系恢復招收理科學生,專業為「物理化學與儀器分析」,1980年化工系更名為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85年11月化學系正式恢復建立。復系以來,化學系發展迅速,相繼完成了學科布局和學位點、博士後流動站的建立。
  • 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發文揭示全新的植物肽類激素...
    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發文揭示全新的植物肽類激素被受體識別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10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課題組與塞恩思伯裡實驗中心(The Sainsbury Laboratory) 和蘇黎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Zürich)的Cyril Zipfel課題組合作在國際頂級期刊
  • 【有機】清華大學趙亮課題組與廈門大學朱軍課題組合作報導多金屬化芳雜環的超共軛芳香性及其對反應活性的影響
    近日,清華大學趙亮課題組與廈門大學
  • 清華大學化學系趙亮團隊合作發現多金屬化芳雜環的超共軛芳香性及其對反應活性的影響
    12月10日,清華大學化學系趙亮長聘副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了題為「多金取代吲哚陽離子的超共軛芳香性與質子解
  •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徐晶課題組、黃文忠課題組分別在JACS發表論文
    入駐化學加,推廣快人一步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徐晶課題組成功地完成了複雜虎皮楠生物鹼
  • 清華大學化工系、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合作帝國理工,共建生物醫藥與...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關於「清華大學化工系、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合作帝國理工,共建生物醫藥與健康工程創新學科」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7月24日上午,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副校長瑪吉&middot達爾曼(Maggie Dallman)率團訪問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2020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趙東元/孔彪團隊招聘博士後公告
    一、應聘者應具備的條件(1)課題組希望招聘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博士後,歡迎具有以下背景(其一即可,但不限於):在多孔功能材料、微納馬達、檢測分析、化學生物學、能源存儲與轉換、光電化學等相關領域取得博士學位,並受過良好的科研訓練的博士前來應聘;(2)具有較好的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執行力強,有強烈的科研熱忱,有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有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 清華和復旦的化學系自主招生,究竟選哪個好?
    有家長問:今年孩子高考,目前同時籤了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兩個大學化學系的自主招生,究竟選哪個好?眾所周知,今年的自主招生被稱為史上最嚴季,而人家的孩子能同時籤了清華和復旦兩所頂尖名校的化學系自主招生,可真是妥妥地學霸一枚,讓人望塵莫及,自愧弗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相比,自然是選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化學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和北大、中科大並列A+,全國第一。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張強、化學系教授王訓和材料學院教授林元華受邀擔任本次專刊的客座編輯。專刊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微納尺度研究。先進材料的可控制造,是探索其特性和實際應用的第一步。二維材料是展示納米材料精確合成和表徵的可行性最有吸引力的平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會明、劉碧錄等描述一種雙添加劑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用於摻雜的二維材料的精確生長;化工系謝續明等基於二維基元納米結構的協調驅動組裝;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闕鬱倫等評述了雜化等離子體基元材料;材料學院萬春磊等報導了硫化物/有機超晶格材料。
  • 王梅祥受聘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王梅祥受聘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王梅祥,1960年9月生人,2009年5月來清華大學工作,任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梅祥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分獲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化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中科院化學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97)、 博士生導師(1998)。2000年4月~2004年2月任中科院化學所所長、中科院分子科學中心主任。
  • 夏令營清華大學化學系2016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清華大學化學系決定於2016年7月9-11日在清華大學舉辦2016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本次夏令營活動主要包括清華大學化學系全面介紹和各學科的發展近況、特邀專題報告、參觀校園及實驗室等,同時安排2017年化學系接收推薦免試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的面試和選拔工作。營員按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者均可獲得清華大學化學系頒發的「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證書。
  • 19所非雙一流大學在Nature和Science發文,上科大與北大數量相同
    截至2020年7月31日,中國內地高校的Nature和Science總發文數達到了110篇,清華大學以18篇的總發文數領跑內地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以14篇的總發文數暫居第二位,復旦大學以12篇的發文數緊隨其後。
  • 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
    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等合作在《自然》發文報導染色質重塑發生的機理清華新聞網3月14日電 3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陳柱成、李雪明課題組聯合中科院物理所李明研究員等人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題為《Snf2介導的染色質重塑中DNA滑移機理的研究》(Mechanism of
  • 復旦大學等發現全新PGAM1別構抑制劑
    近日,復旦大學藥學院周璐課題組聯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沈瑛課題組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陳紅專課題組發現,新型磷酸甘油酸變位酶1(PGAM1)別構抑制劑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
  • 清華大學化工系與航院在《自然·納米技術》報導超強碳納米管纖維...
    清華大學化工系與航院在《自然·納米技術》報導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重大突破清華新聞網5月16日電(通訊員 白雲祥)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
  • 【今日化學前沿】《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清華大學化學系趙亮研究小組發現金屬有機化合物中的超共軛芳香性
    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化學加編輯補充)近日《自然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由清華大學化學系趙亮和廈門大學化學學院朱軍作為通訊作者的研究論文「合成四核與八核金取代的雜環芳基化合物探索芳香性吲哚正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