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很多孩子眼裡,打針就是「妖怪」,隨時會吃了自己,於是他們就開始了與「打針」抗爭的「大戰」。具體的做法就是一打針就哭鬧,甚至有孩子因為打針使出了「離家出走」的殺手鐧。
但這個萌娃卻不一樣,打針前開心得手舞足蹈轉圈圈,萌翻眾人,打針後卻嚎啕大哭笑翻了不少網友,直言終究還是個孩子,怕打針是正常的。
一個小姑娘打針的全過程笑哭了不少網友,因為這娃變臉實在是太快了。
小萌娃得知要打針後竟然沒有像大多數孩子那樣大哭起來,而是開心得手舞足蹈,還不忘笑眯眯地特意叮囑醫生要輕點打。
別人問到「打針要幹什麼?」時,小姑娘笑嘻嘻地說「哦,忘記了,還要哭」。
誰也沒想到,前一秒還笑嘻嘻的小姑娘,打完針後卻哭得撕心裂肺,還大聲表示自己不開心。
這個「神轉折」讓網友們哭笑不得,不少網友表示這孩子的臉就像是天氣,變得也太快了!也有網友說,仿佛看到了我童年時候打針的樣子,有點慘不忍睹呀。
1.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針
每當聽到打針,好奇的孩子總會問一句「為什麼要打針呀?」大多數家長們的說法則是「打針了病才會好」,其實這樣說沒有錯,但對孩子來說這個回答太過簡單,不能完全說服孩子,克服孩子對打針的恐懼。
家長們可以通過繪本、動畫方式,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會生病,並告訴孩子打針的作用——能夠殺死細菌和病毒。
當帶孩子打針時,要提前告知孩子:爸爸媽媽要帶你去打針了哦!每支針裡面都有保護健康的小戰士,它們可以抵抗細菌和病毒,讓你的變得更健康。
孩子聽到這樣生動形象的打針原因後,會在害怕和健康兩者間選擇後者,於是就願意打針了。這樣做也給孩子科普了很多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2.明確告訴孩子打針有多痛
帶孩子打過針的家長都聽過孩子的一句話:「我再也不要打針了」,其實孩子這樣的表現很正常,因為每個孩子都怕疼。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打針,會選擇哄騙孩子說:「打針就像蚊子咬一樣,不疼的。」其實這種方法不可取,當孩子打針感到疼痛時,立馬就想到了家長欺騙自己,家長在孩子心裡就沒了信譽,慢慢地孩子就很難聽話了。
孩子打針怕疼,家長首先要冷靜,並明確告訴孩子:打針會疼,但就是一點點疼,就像你不小心摔倒了那樣,就疼一下而已,給你打的針非常細,只會在肉肉上扎一個小孔,扎的時候疼,後面就不會疼了。孩子聽著描述能夠預料到痛感,內心也在做打針的心理建設,有了心理預期就不會怕打針了。
3.給勇敢接受打針的孩子鼓勵
當孩子勇敢地邁入接種室接受打針後,護士和醫生們通常會誇孩子勇敢,這時家長也要及時對孩子表示鼓勵。
家長可以對孩子說:醫生叔叔和護士姐姐都誇獎你了,你真厲害,因為你不哭不鬧地配合醫生打針,醫生很快就完成任務了,你可是幫醫生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哦!打針過後最好讓孩子回憶打針時的場景,再次告訴孩子打針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疼。
這樣一來,孩子對打針有了清楚的認知後就不再懼怕,一次打針不害怕,後面還會怕嗎?
孩子從小就能克服心理,長大後也不會害怕打針,家長們要用心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敢於克服恐懼,變得更加勇敢!
今日互動話題:孩子怕打針,你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