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吉寶 李鴻斐
春回大地,氣溫回升,在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1.6萬個蔬菜大棚裡,菜農們正忙個不停,有的忙著給西紅柿打叉掐尖,有的請來「熊蜂」忙著授粉,有的忙著將蔬菜運到代收點……
3月5日上午10點,在皇城鎮東南羊村一個近3000平方米的西紅柿大棚裡,徐海軍搬出一個箱子,裡面是他請來幫忙授粉的「工人」——熊蜂。1分鐘後,伴著「嗡嗡嗡」的聲音,300多隻黑黃相間的熊蜂陸續鑽出了巢門,飛向9000餘株西紅柿苗。
皇城鎮黨委副書記徐波(左)在徐海軍(中)的蔬菜大棚裡察看西紅柿長勢。
熊蜂鑽出蜂箱給西紅柿授粉。
「以前人工授粉的時候,這個3000平方的西紅柿大棚我們兩口子得幹兩天。關鍵問題是,人工授粉不徹底還會導致灰黴病,一株西紅柿減產1/3。熊蜂授粉的花瓣會迅速自然脫落,降低了花器病害的發生,還能顯著增加果實總量。」徐海軍說。
在熊蜂忙著授粉的同時,徐海軍來到另一個大棚給西紅柿幼苗進行打叉掐尖。這樣打叉掐尖後的西紅柿,既能控制瘋長的情況,而且結出來的西紅柿個個又大又紅。
徐海軍給西紅柿打叉。
上午11點,在麻卸村的臨淄鑫安種植專業合作社,菜農高新安正將一桶桶剛採摘的西葫蘆搬上小貨車,準備運往皇城鎮西上村的代收點。
「我這8個大棚,一天能收2000多斤西葫蘆,這幾天市場價格在3塊錢左右,收益比較穩定。」高新安表示。
高新安將一桶桶西葫蘆搬上小貨車。
皇城鎮黨委副書記徐波表示,皇城鎮現有各類蔬菜大棚約1.6萬個,種植面積近7萬畝。目前,已經進入春耕的關鍵時期,鎮黨委政府戰「疫」不誤農時,一方面組織農業技術專家為菜農進行技術指導,一方面確保蔬菜銷售,全力保障春耕生產有序進行。
來自臨淄區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共檢修拖拉機、播種機、旋耕機、灌溉機具等200餘臺套,完成機械化耕地17萬畝。另外,全區2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確保了農產品有效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