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赴湖北醫療隊員日記特輯:明知前路有風險,越是艱險越向前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從2月8日開始,中國青年報刊發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發回的日記,記錄了一線真實的工作狀態。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我們萃取女醫療隊員日記呈現。她們不是心裡不害怕,卻有責任在肩頭,明知前路有風險,越是艱險越向前。

  2月1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剛剛從汙染區出來休息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兒科護士楊青。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雋輝_攝

  2月26日,湖北省武漢市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護士們在上午的例會中。所有護士每天早上八點都要打卡,並報告身體狀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雋輝_攝

  3月5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幾名女醫護人員在搶救一位病情突然惡化的46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_攝

  不怕!大家一起

  | 北醫三院急診科醫生 王軍紅

  新開的危重病房預計收治30~35名患者,我有點兒忐忑,沈寧副院長安慰我:「沒事,大家一起」。急診科的李姝姐對我說:「咱們搶救室什麼陣仗你沒見過,不怕」。20:50,第一位患者到達病房,得益於醫療隊前期梳理出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都說這是「北醫三院搶救室的Plus版」。

  2月1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心內科護士李瑋(右)在進入汙染區前穿戴防護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雋輝_攝.

  慶幸崴腳對工作沒什麼影響

  |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趙悅

  今天我一瘸一拐地去上班。好在穿上防護服後,為了防止開裂,操作時動作都不太大,所以我暗自慶幸,崴腳對正常工作沒什麼影響。完成一項操作後去封腔時,護目鏡上都是水珠,我錯把一位患者叔叔認成阿姨,病房裡一下子出現了久違的歡笑聲。我知道他們內心極度緊張,除了做好護理外我會認真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

  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血液淨化中心護士馮佰仟、萬妞、李繼明(左至右)在上午的交班例會中。中?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_攝

  3月4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休息室內兩名剛剛結束結束工作的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她們的臉頰和耳朵上都會留下紅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嘉興_攝

  3月5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兩名女醫護人員在救治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截至3月5日上午9時,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40多例,治癒出院1500多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_攝

  預防意外拔管自製手套式約束帶

  |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病房主管護師張文英

  我負責的病區裡4個人均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其中一個大叔是氣管插管患者,必要時給他進行吸痰。他日常表現較煩躁,為防止意外拔管我利用現有的資源——避光網套和繃帶,做了個簡易的手套式約束帶。這個辦法簡單好操作,使用效果也不錯,病人沒有出現拔管現象。隊員們看了暗暗稱奇,準備效仿。

  平時胸外科最小的手術也步步驚心

  | 北醫三院胸外科醫生白潔

  胸腔閉式引流術是胸外科最小的手術,平時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完成操作。但是穿著隔離衣,帶著防護頭套,只是站著就已經氣喘籲籲。高危的操作更加倍小心,消毒、鋪巾、局部麻醉、試穿刺……不敢馬虎一步。患者胸腔內氣體不斷排出,血氧飽和度也一點點上升。我走出病房時,才感覺到後背早已溼透。

  2月1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長竇麗為即將進入汙染區的護士穿戴防護用具。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雋輝_攝

  2月1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新疆援鄂醫療隊、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腎病血透中心護士長竇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雋輝_攝

  2月26日 ,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血液淨化中心護士萬妞靠在走廊偷偷抹眼淚,她和1歲多的孩子已經有40多天沒見面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_攝

  在武漢進化成女「鋼鐵俠」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浦東院區手術室護士

  一連好幾天連軸轉時間過得飛快,以往家中那個柔弱的妻子、溫柔的媽媽,如今在武漢自動進化成了女「鋼鐵俠」。我和團隊還親手護送了12名經過反覆確認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面對患者發自肺腑的聲聲感謝,我為我的團隊深感自豪。

  出品人: 張坤 

  監製: 董時 潘圓 

  策劃: 王聰聰 張玉佳 

  攝影: 李雋輝 趙迪 王嘉興 

  編輯: 王聰聰 

  編導剪輯: 李若一 

  互動設計: 張玉佳 

  美術設計: 張玉佳 

  技術: 陳明 

  宣傳: 王聰聰 張玉佳 

  鳴謝: 赴湖北醫療隊員 

  中國青年報社出品

相關焦點

  • 「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
    面對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新形勢,面對愈進愈難、愈進愈險的新考驗,作為改革事業生力軍的廣大中青年幹部,應遵照習主席提出的「提高改革攻堅能力」要求,必須「有勇氣和決心,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切實擔當起改革強軍、轉型發展的時代重任。
  • 永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
    實踐和歷史反覆證明,越是面對困難,我們越需要百折不撓的毅力、越挫越堅的鬥志;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需要坦然應對的凜然、一往無前的執著;越是面對成功,我們越需要不驕不躁的謙遜、沉穩冷靜的清醒。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底氣所在和力量之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救災、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等艱難險阻讓黨、國家和人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和「壓力測試」。
  • 赴湖北醫療隊員的「戰地日記」:10小時未進食水
    這是國家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發回給記者的日記,記錄了一線真實的工作狀態。她們也會有點忐忑有點怕,可是面對病人團隊一起就忘了自我。她們在前方拼搏,看到她們就看到希望。「沒事,大家一起」2月4日,武漢,晴2月3日接到通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改造的危重病房已經完工,晚上要去開設新病區。疫情實時進展,隊員們都養成了隨時查看信息的習慣,隊長一招呼,大家即刻響應。
  • 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姿態衝鋒在前
    本報訊 (記者李冬明)1月3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易煉紅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會議,他強調,全省政府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要求,按照省委和省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姿態衝鋒在前
  • 赴湖北醫療隊員的「戰地日記」:10小時未進食水,他們卻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作者:王軍紅 張文慧 王聰聰,還有部分作者詳見圖片標註 責任編輯:於璧嘉 郭豔麗);插圖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央芭蕾舞團」(ID:NationalBalletChina)導讀這是國家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發回給記者的日記,記錄了一線真實的工作狀態。
  • 【身邊的初心使命】越是艱險越向前——記濟高控股集團臨空開發...
    本文來源:創新天下在濟南高新區有這樣一個黨員團隊,明知徵途有艱險,可越是艱險越向前,不辭辛勞,忘我工作,用初心和使命譜寫了一曲昂揚向上的奮鬥之歌。這支團隊就是濟高控股臨空開發公司黨員團隊。
  • 素衣白甲戰疫魔 越是艱險越向前
    出診間隙,牛記軍記錄下了當天工作日記:「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鐵膽忠心赴國難,素衣白甲戰疫魔。」  施大愛,援湖北。戰士請纓出太行,慷慨逆行赴荊楚  1月26日,大年初二夜,山西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乘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137名醫護人員連夜奔赴仙桃、天門、潛江開展救治。
  • 赴武漢醫療隊員日記:「進艙」前穿上尿不溼、加厚的秋衣褲、手術衣...
    編者按:這是國家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發回給中國青年報的日記,記錄了一線真實的工作狀態。在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艙」前不敢多吃也不敢多喝,他們穿上尿不溼、加絨加厚的秋衣褲,再穿上手術衣。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讓他們心生敬佩,一位醫生連續上班22天,3天一個夜班,下夜班就自我隔離。
  • 越是艱險越向前
    □河北日報記者 霍曉麗 周 潔 不畏浮雲遮望眼,越是艱險越向前。 這是不同尋常的「兩會時間」—— 踏過冬雪,走過春光,2020年5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全國兩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重啟」。國家的宏偉願景和人民的幸福期盼,再次交匯。
  • 國家檢察官學院湖北分院:給245名軍隊援鄂醫療隊員家的溫暖
    △《湖北日報》2020年04月09日 第13版 專刊國家檢察官學院湖北分院:給245名軍隊援鄂醫療隊員家的溫暖「感謝你們近兩個月來親人般的照顧,讓我們在緊張的抗疫工作之餘得到身心放鬆。」4月6日,位於武漢市湯遜湖畔的國家檢察官學院湖北分院,省檢察院幹警與解放軍援鄂醫療隊開展軍民共建活動,共同植下兩株象徵友誼的樂昌含笑苗木。省檢察院與解放軍援鄂醫療隊在國家檢察官學院湖北分院院內共植友誼樹。2月13日,來自青海西寧、廣西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醫療系統的245名專家、醫生和護士入住國家檢察官學院湖北分院,他們立下錚錚誓言:「一定要把武漢的春天找回來!」
  • 「越是艱險越要向前」——記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黃小林
    醫療任務重、救治壓力大,這是黃小林2月3日臨危受命、奔赴市三醫院時面對的嚴峻疫情防控形勢。  他連夜召集剛到位的貴州援鄂醫療隊專家和市三醫院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廣泛聽取在病人救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一一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並反覆強調要加強對新冠肺炎救治方案的動態學習,嚴防輕症患者向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轉化。
  • 孫志剛書記諶貽琴省長致貴州援鄂醫療隊員的歡迎信
    貴州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你們辛苦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家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號令,肩負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重託,聞令而動、千裡馳援,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時刻堅守在決勝之地最前沿,用血肉之軀築起了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 疫情面前顯擔當 越是艱險越向前——輕校黨委副書記翁奕華抗「疫...
    無論是周末還是清明節假期,從沒有一天間斷,因長時間沒有休息,大家在精神和身體上都已經十分疲憊,我作為督查工作的具體組織人,通過每天通報督查結果、交流督查心得等方式提振士氣,並以3月2日、4月7日、4月27日、5月18日的開學時間設立小目標,分段堅持,帶領大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組員都表示,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後,越到關鍵時刻越不放鬆。
  • 赴湖北醫療隊員日記:找機會「話療」,疫情結束再登黃鶴樓
    編者按:這是赴湖北醫療隊員從武漢發回給中國青年報的日記,記錄了一線真實的工作狀態。他們對病人有很多訣竅,有的人找準機會進行「話療」,有的人用「九字真言」幫患阿爾茲海默症的老奶奶順利穿刺。在醫護人員的全力以赴救治和精心護理下,患者陸續康復出院。他們相約,疫情結束再登黃鶴樓。
  • 廣安市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先進事跡報告會側記
    廣安市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先進事跡報告會現場。白衣執甲,大愛無疆。4月13日,廣安市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政府舉行,4名隊員講述了他們在武漢的戰「疫」故事,分享了一個個感人瞬間。當天,全市衛健部門、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醫務人員代表及各區市縣分會場參會人員400餘人,聆聽了4名隊員代表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接受了一場精神洗禮。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麗出席報告會。
  • 越是艱難越向前 中國誠通東方再顯央企擔當
    眾志成城,迎難而上 中國誠通東方始終心系疫情重災區,在了解到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特區定點收治醫院以及中國康養集團下屬武漢兄弟醫院物資緊缺後,中國誠通東方應對疫情領導小組立即行動起來,用己之長,盡己之力,黨委書記關武親自部署指揮,全力發動幹部職工日以繼夜投身於海內外尋找醫療物資的工作中
  • 前線直擊|得知山東隊員要走,治癒出院的患者送來感謝信
    3月30日,山東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完成救治任務返回山東,就在山東隊員離開前,一位治癒出院的患者為隊員送來了一封感謝信。「非常有幸在武漢抗疫中與你們相識,你們的真情讓我十分感動,令我終生難忘!」這是一位74歲老人的來信,3月中旬,她因為感染新冠肺炎住進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離開親人獨自一人住進醫院,就在她最孤獨無助的時候,山東醫療隊員給予了她貼心的關懷。3月11日山東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副隊長馬穎霞查房時,5床老人合併肛周膿腫的患者說自己疼得受不了,馬穎霞檢查之後給山東醫療隊外科劉憲軍大夫打電話,讓他來院查看患者。
  • 承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回家啦
    春花映白衣天使今歸來3月20日,經過55天日夜奮戰,承德第一批9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圓滿完成武漢市第七醫院醫療救治工作任務,平安凱旋!前一夜,他只睡了兩個小時,複雜的心情讓他一遍遍回顧這50多天的場景。從承德出發前鮮豔的黨旗、剛來的時候的艱辛、戰友工作的默契配合、工作中收穫的感動,每一個階段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他們要回家了,特意把黨旗留給了還在武漢堅守的承德醫療隊隊員。作為承德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隊長,趙志偉感覺肩上責任重大,這一天,全體隊員終於健康回家了。回家!回家!
  • 江城獅城心相連——走近滄州支援湖北醫療隊員
    目前,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也已圓滿完成在武漢第七醫院階段性救治任務,正在駐地休整,即將返滄;第四批醫療隊員在完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救治任務後,轉戰雷神山醫院,接續做好剩餘患者的救治工作。 1月26日,大年初二,我市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銜命出徵,馳援武漢。隨後,又有三批醫療隊員先後出徵,分別到武漢相關醫院開展救治。
  • 「遇事不後退,全力向前衝」(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3月15日,河北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河北省人民醫院護士長王娜到雷神山醫院C10病區交接班;工作間隙,她帶領病區的患者做了一會兒養生操,「過幾天再給他們配上音樂,大家做起來就會更起勁。」王娜自2月19日隨河北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離開家鄉到達武漢;2月22日下午,與醫療隊員正式進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工作。這支隊伍成為湖北省外第一支進駐該醫院的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