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宏翻譯《傲慢與偏見》:為了半句話 三個月沒動筆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為了半句話三個月沒動筆

  《傲慢與偏見》

  作者:【英】簡·奧斯汀

  譯者:李繼宏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

  青年譯者李繼宏因翻譯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而知名,同時他也因經常給前輩翻譯家的譯本挑錯而受到爭議。近日,李繼宏歷時三年翻譯的《傲慢與偏見》出版,他為簡·奧斯汀的名著寫了近200頁的注釋。李繼宏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這些年對於翻譯會更苛刻,他覺得最難翻譯的是《魯濱遜漂流記》。

  翻譯《傲慢與偏見》的過程?

  大量查閱作者創作背景

  2011年夏天,出版人路金波找到李繼宏,問他翻譯20種歐美文學名著需要多長時間?那時李繼宏已經翻譯出版了16種著作,包括《追風箏的人》《維納斯的誕生》《公共人的衰落》《燦爛驕陽》等,有不少是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的,當時年輕氣盛的他回答:「三年。」

  如今,5年過去了,李繼宏翻譯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老人與海》《小王子》《動物農場》《月亮和六便士》《瓦爾登湖》,加上這次的《傲慢與偏見》一共7部。怎麼越翻譯越慢?李繼宏說:「一開始還比較順利,前四種在2013年年初就完稿了,到了《瓦爾登湖》一下卡住了。之前像《追風箏的人》大多是當代作家寫的書,翻譯起來沒什麼障礙,但是世界名著不是這樣,需要去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為了翻譯《瓦爾登湖》,他花費了4000多個小時來查閱資料,去弄清梭羅著作中所引用的東西方經典,以及新英格蘭地區動植物的名字。

  這次翻譯《傲慢與偏見》又遇到了不小障礙,李繼宏透露,第一頁的半個句子就把他難住了。「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and four to see theplace.」為了弄清這個句子的意思,他三個月沒有動筆。「簡·奧斯汀在18世紀末創作的,那時候的衣食住行、道德觀念、法律制度、社會風氣等等和現在的英國大不相同,如果對那段時期的英國歷史缺乏足夠的了解,根本談不上準確翻譯。」

  李繼宏透露,為了了解簡·奧斯汀生活的社會背景,他甚至查閱了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上半葉近百年的英國法律條文。在他撰寫的近200頁注釋說明中,有大量是關於那個時期英國的衣食住行,以及社會風俗的。

  這版的《傲慢與偏見》剛剛上市,還看不到太多讀者對李繼宏譯本的反饋。在知乎網上,有網友說:「名著翻譯原本就跟譯者的個人風格、習慣息息相關,從來不應該一枝獨秀,只是百家爭鳴而已。」還有網友稱,李繼宏的有些注釋是「想太多了」,「這麼多的文獻工具就是給我們用的。但是查了些不充分的資料,做了些不靠譜的推斷,就認定自己看出了微言大義,把前人的工作都視為垃圾。」

  如何看待翻譯這件事?

  有時譯者就像一個演員

  李繼宏現在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員,被問及日常的工作狀態,他說平常自己沒什麼社交活動,除了偶爾出去旅遊,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舉了一個例子,當初翻譯《瓦爾登湖》時,為了弄清梭羅的閱讀史,他特意到了一個博物館,裡面有340多種梭羅看過的書籍,他一本一本地翻閱了一遍。

  談到這幾年心態上有什麼變化,李繼宏說:「我現在準備把原來翻譯的一些書修訂一下,比如我重新看原來翻譯的《維納斯的誕生》,裡面找出來一大堆錯誤。我覺得一開始翻譯就像小孩學畫畫,當慢慢地成長為一個畫家時,對於自己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也很難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了。我現在也是類似的狀態,有時候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中國很多老一輩的翻譯家,一直只專注翻譯一個外國作家的作品,而李繼宏這些年翻譯的著作卻沒什麼規律。對此,他說:「我覺得,有時譯者就像一個演員,要在不同的劇作中演好不同的角色。有的演員一生只喜歡塑造一種人物,而我喜歡不同的嘗試,喜歡進入不同的情境,去表演不同的人物。」

  《追風箏的人》為何受歡迎?

  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當初翻譯《追風箏的人》時,李繼宏還是中文出版方世紀文景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這是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200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近幾年,這本書一直佔據國內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列,為何這麼受國人歡迎?李繼宏說:「這確實值得思考,其實這本書剛出來的時候在美國也就前幾年賣得好,現在在美國亞馬遜的排名在3000名左右。有人說,在國內賣得好是因為高圓圓的推薦,有一定道理,但在她推薦之前已經賣了300多萬冊了。我覺得一方面是這個故事符合中國人的一些想法和閱讀習慣,再就是閱讀體驗比較好,行文比較流暢。有時候,一本書出來是有它自己命運的。」

  在採訪中,李繼宏透露,當初中文出版方籤《追風箏的人》的版權時只花費了1500美元,這本書的收益是很大的,而作為譯者並沒有獲益太多,「最近又續籤了這本書的翻譯版權,這次給了15萬元」。這其實也是國內譯者面臨的一個困境,翻譯稿費本來就低,有些出版社還要求書正式出版後再結稿費。這次與路金波籤約,李繼宏是按翻譯著作的實際銷量拿版稅的。

  □連結

  《傲慢與偏見》的譯本開頭對比

  李繼宏版

  有個道理眾所周知:家財萬貫的單身男子,肯定是需要一位太太的。

  這樣的道理極度深入人心,所以每當這樣的單身男子喬遷新居,鄰居們哪怕對其思想感情一無所知,也會把他當作自家這個或那個女兒贏得的財產。

  「親愛的本尼特先生,」他夫人那天對他說,「你聽說了嗎?內德菲爾莊園終於租出去啦。」

  本尼特先生說尚未有所耳聞。

  「但已經租掉了,」她回答說,「羅恩太太剛才來過,是她說給我聽的。」

  本尼特先生沒有回答。

  「你不想知道是誰租的嗎?」他妻子急不可耐地問。

  「你要是想說,那我聽聽也無妨。」

  本尼特太太立刻抓住這個機會。

  「哎呀,親愛的,你一定知道,羅恩太太說,內德菲爾莊園的租客是個特別有錢的年輕人,英格蘭北方來的;他禮拜一坐著一輛四驅翠軾從倫敦來看房子,看了以後十分喜歡,當場同意莫裡斯先生提的條件;他將會在米迦勒節之前接管這座房子,傭人們下個周末就先搬進去。」

  王科一版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

  有一天班納特太太對她的丈夫說:「我的好老爺,尼日斐花園終於租出去了,你聽說過沒有?」

  班納特先生回答道,他沒有聽說過。

  「的確租出去了,」她說,「郎格太太剛剛上這兒來過,她把這件事的底細,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

  班納特先生沒有理睬她。

  「你難道不想知道是誰租去的嗎?」太太不耐煩地嚷起來了。

  「既是你要說給我聽,我聽聽也無妨。」

  這句話足夠鼓勵她講下去了。

  「哦!親愛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說,租尼日斐花園的是個闊少爺,他是英格蘭北部的人;聽說他星期一那天,乘著一輛駟馬大轎車來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當場就和莫理斯先生談妥了;他要在『米迦勒節』以前搬進來,打算下個周末先叫幾個傭人來住。」

  京華時報記者 田超

(責編:陳燦、陳苑)

相關焦點

  • 導讀詳註版《傲慢與偏見》發布 譯者李繼宏講述三年翻譯心路
    休息幾天之後,2013年4月,我著手準備翻譯《傲慢與偏見》。簡 奧斯汀這部小說我以前看過幾遍,當時感覺它的情節簡單,文字淺顯,篇幅也不長,應該很快可以完成。但等到真正動筆的時候,我才發現《傲慢與偏見》其實比《瓦爾登湖》難理解得多。這主要是因為,以普通讀者的身份看書,和以譯者的身份譯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 李繼宏談文學人夢想:做優質、易懂的經典名著譯本
    「文學人的夢想」:做優質、易懂的經典名著譯本  作者 王笈  16000字導讀、371條注釋、241本專著期刊引用,這些數據都是中國知名譯者李繼宏最新譯作《傲慢與偏見》的「真實寫照」。16日下午在上海新天地言幾又書店接受記者採訪時,李繼宏表示,為了翻譯好這一經典名著,自己赴英國、美國考察,搜集史料研究18、19世紀的英國歷史,耗時三年才完成了這本《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於1796年開始動筆創作的長篇小說,距今已有超兩百年歷史。
  • 《傲慢與偏見》中的衣食住行
    《傲慢與偏見》中的衣食住行  文學翻譯,尤其是經典文學的翻譯,是特別專業的事情,需要鍥而不捨的求索、旁徵博引的考證和持之以恆的付出才能做好。可惜絕大多數讀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對文學翻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傲慢與偏見。
  • 翻譯家李繼宏的私人書單Top3,重譯經典《在路上》值得...
    這次我們邀請來為大家推薦好書的是著名的翻譯家李繼宏老師,你的書架上一定會有一本他翻譯的作品,《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窮查理寶典》等圖書,他的譯著總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最近幾年,李繼宏老師一直致力於自己的「世界名著新譯」叢書,已經翻譯了包括《小王子》《老人與海》《了不起的蓋茨比》《瓦爾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與偏見》《喧譁與騷動》《簡·愛》等作品。能促成這次採訪,也是在李老師剛剛結束了手頭上一部最新作品的翻譯工作。Q:現在,方便向我們值友們透露一下這部新完成的作品嗎?
  • 林少華對談李繼宏:不存在100%對等的翻譯
    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林少華、李繼宏這兩位翻譯家展開了三場深度對話,暢談東西方文學翻譯的魅力。此外,林少華新近還翻譯了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李繼宏則譯有《小王子》《老人與海》《了不起的蓋茨比》《動物農場》《瓦爾登湖》《傲慢與偏見》《喧譁與騷動》《簡·愛》《在路上》《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窮查理寶典》等。他的最新譯作《月亮與六便士》全文補足200條注釋,內容考究,也是作家梁文道推薦的版本。
  • 李繼宏「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的營銷策略太low
    李繼宏,生於1980年,廣東揭陽人,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譯有「李繼宏世界名著新譯」叢書,包括《小王子》《老人與海》《動物農場》《了不起的蓋茨比》《瓦爾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與偏見》等 ,以及之前翻譯有《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等圖書。
  • 誰最先翻譯《傲慢與偏見》的?
    《傲慢與偏見》初名《第一印象》,1813年正式出版時,借用英國女小說家柏楠的《塞西莉亞》中一句名言。葉新先生將其譯為:「李斯特醫生說:這樁不幸事的所有一切都是傲慢與偏見的結果。」    █幸虧吳宓沒逐字修改    1931年,楊繽與同學動員罷課,認為英文系美國老師史密斯水平太差。當時燕京大學英文系沒有中國教師,而清華大學外文系都是中國教師,楊繽們要求學校聘中國教師,校方只好請清華大學的吳宓兼課。    吳宓1921年曾在東南大學英文系中設「英國小說」課,《傲慢與偏見》列入4本必讀書之一,吳宓因此成該書在我國大學中最早的推廣者。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士·卡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這使得他們父女非常失望。於是簡·奧斯汀著手修訂另一本小說《理性與感性》。1805年她父親去世後,奧斯汀太太帶著簡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頓。
  • 專訪|李繼宏新譯《喧譁與騷動》,不明白謾罵者哪來的自信
    戈登教授除了關心我的研究和翻譯,也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這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我們做出在這裡定居的決定。我翻譯的上一本書是《傲慢與偏見》,整整做了三年;這本《喧譁與騷動》其實更難,但用的時間卻更少,離開戈登教授和其他福克納專家的幫助是不可能的。
  • 青年翻譯家李繼宏:時代不同譯得更好理所當然
    18日,李繼宏攜最新譯著《瓦爾登湖》亮相上海書展,出版方果麥文化居然頂住壓力,仍在在新書上冠以「天才翻譯家李繼宏」、「159年來,最好的《瓦爾登湖》中文譯本」的字樣,足見出版方對新書的看重。  18日的新書發布會上,果麥文化傳媒公司總裁瞿洪斌說,李繼宏的四本譯作穩穩佔據同書名銷量第一名。「應該說,我們更堅信了當時的評價,李繼宏翻譯的世界名著是最優秀的譯本。」
  • 天才翻譯家李繼宏:翻譯質量太糟就會讀不下去
    三十三歲的李繼宏,被稱為「天才翻譯家」,他翻譯的《小王子》、《瓦爾登湖》、《追風箏的人》部部經典。為打造「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還曾遭遇書黑。他翻譯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全新版本推出之際,巴茲·魯曼執導的同名電影熱映。李繼宏說,打動自己的是《小王子》的純真,《老人與海》的勇氣,《動物農場》的平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自省,還有《瓦爾登湖》的清醒。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傲慢與偏見》是一部由喬·賴特執導,凱拉·奈特莉、馬修·麥克費登等人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05年在英國上映。這句話說明了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可悲之處,導演將這份「可悲」交給「現實」的夏洛蒂來揭示。班納特夫人說:「對於限定繼承權問題,我絕不會謝天謝地。我真不明白,有誰會這麼狠心,不把財產傳給自己的女兒,卻要送給別人。」
  • 誰第一個翻譯了《傲慢與偏見》? 奧斯汀逝世200周年
    同年5月,書由大學出版社出版,易名為《驕傲與偏見》,胡適題籤。幾乎同時,商務印書館推出另一中譯本,譯者為楊繽,由吳宓作序。該譯本名為《傲慢與偏見》,即今之通用譯法。《傲慢與偏見》初名《第一印象》,1813年正式出版時,借用英國女小說家柏楠的《塞西莉亞》中一句名言。葉新先生將其譯為:「李斯特醫生說:這樁不幸事的所有一切都是傲慢與偏見的結果。」奧斯汀無意讓達西代表驕傲,截取「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因奧斯汀特別喜歡它,且有搭車宣傳的因素。至於Prejudice能否譯成「偏見」,頗值得商榷。
  • 楊絳:讀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在我國知道的人比較多;沒讀過原文的讀過譯本,沒讀過譯本的看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至少知道個故事。本文就是要借一部國內讀者比較熟悉的西洋小說,探索些方法,試圖品嘗或鑑定一部小說有什麼好。小說裡總要講個故事,即使是沒頭沒尾或無條無理的故事。故事總是作者編的。
  • 12句名言告訴你,《傲慢與偏見》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2句名言告訴你,《傲慢與偏見》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哲理《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長篇小說,描寫了班納特五個尚未出嫁的女兒,其中女主人公是二女兒伊莉莎白。她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聽說他為人傲慢便心生偏見,後來經歷一番接觸之後,伊莉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兩人最後被走到了一起。下面是《傲慢與偏見》中的部分經典語錄,感受一下這本書向我們傳遞出了什麼樣的人生哲理。1、你千萬不能為了某一個人而改變原則,破格遷就,也不要千方百計地說服我,或是說服你自己去相信,自私自利就是謹慎,糊塗大膽就等於幸福有了保障。
  •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這句經典的開場白時至今日仍然被人所津津樂道; 三句拌 1. (偏見讓你無法接受我,傲慢讓我無法愛上你。) 3.I have struggled in vain and I can bear it no longer. (我徒勞地掙扎著,我再也無法忍受了) 【短語學習】Astonishment at 驚訝於...
  • 《傲慢與偏見》兩百年:偏見的本質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劇照200年間,人們學會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質疑《傲慢與偏見》,或「傲慢」或「偏見」的各種嘗試都是危險的——假如這種態度本身不是一種傲慢與偏見的話事實上,有關傲慢和偏見的討論已經超過了3000年。早在17世紀初,培根就已經對與傲慢和偏見互為表裡的「我何知」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 譯者李繼宏:《小王子》是一部結構完整的古典作品
    原標題:譯者李繼宏:《小王子》是一部結構完整的古典作品 《小王子》李繼宏譯本  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上官雲) 近日,青年翻譯家李繼宏翻譯的《小王子》獲得了原著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家族人士的認可。
  • 《傲慢與偏見》的純粹愛情
    《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由焦點電影公司發行的一部愛情片,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隨著一抹陽光鏡頭推近到一個中世紀老舊的房子中,房子裡傳出了舊式鋼琴彈出雜亂的音符,故事就圍繞著這家被稱為班內特的一家人緩緩展開了。
  • 《傲慢與偏見》:打破偏見的是時間,放下傲慢的是真誠
    於是反感的莎莎打開了懟人模式,嘿,沒想到,敢頂嘴的莎莎反而刺激了達少,很好地引起了達少的注意。可能是諂媚俗氣上趕著巴結達西的女人太多了,像莎莎這樣連懟人都懟得清新脫俗的小妞簡直太對達少胃口。但達少卻並沒有立刻展開追求,他觀察了一下,莎莎的媽媽愚蠢勢利,而姐姐和妹妹又成天想著攀龍附鳳,這樣子的家庭背景,讓達少很不開心,這差距,不是一般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