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精選】優選高光譜特徵波長變量估測大豆葉片葉綠素含量

2021-02-18 農業工程學報

《農業工程學報》2018年第34卷第16期刊載了華中師範大學於雷、章濤、朱亞星、周勇、夏天和聶豔的論文——「基於 IRIV 算法優選大豆葉片高光譜特徵波長變量估測 SPAD 值」。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號:41401232)等資助。

葉綠素是植物營養脅迫、光合能力和衰老進程各階段的良好指示劑。監測大豆葉片的葉綠素狀況,對大豆生長診斷與施肥調控等具有重要意義。高光譜遙感技術具有高效率、非接觸、不破壞、無汙染等特點,為大範圍獲取植物葉片葉綠素含量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然而,葉片近紅外光譜的吸收峰嚴重重疊,導致光譜中存在冗餘信息,影響了高光譜估測葉綠素含量模型的精度,利用變量篩選方法可有效濾除。但在植物葉綠素特徵波長變量篩選過程中,與葉綠素關係較弱的波長變量極易被忽略,導致這些弱信息變量包含葉綠素的有效信息丟失,因此,確定葉片光譜中弱信息變量對揭示葉綠素高光譜響應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以江漢平原大豆葉片為研究對象,採集80組大豆葉片高光譜和SPAD值,基於迭代和保留信息變量法(IRIV)將大豆葉片高光譜劃分為強信息波長變量、弱信息波長變量、無信息波長變量和幹擾信息波長變量4類,通過消除無信息波長變量和幹擾信息波長變量,在強信息波長變量和弱信息波長變量中確定大豆葉片的特徵波長變量,建立偏最小二乘回歸(PLSR)和支持向量機(SVM)模型估測SPAD值。

結果表明,基於IRIV算法確定了大豆葉綠素的特徵波長變量,利用特徵波長變量建立的估測模型的估測能力高於僅利用強信息波長變量建立的估測模型,表明弱信息變量對估測葉片SPAD值具有重要作用;IRIV-SVM模型估測能力最優,驗證集決定係數和相對分析誤差分別為0.73、1.82。該文嘗試證明了光譜中弱信息變量的重要性,為揭示葉片高光譜響應機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農業工程學報」

相關焦點

  • 【論文精選】利用篩選高光譜波長變量估算土壤有機質含量
    《農業工程學報》2016年第32卷第13期刊載了華中師範大學於雷、洪永勝、周勇、朱強、徐良、李冀雲與聶豔的論文——「高光譜估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波長變量篩選方法」。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401232)等資助。土壤高光譜數據量大、波段維數高,存在光譜信息無效、冗餘和重疊現象,導致基於全波段構建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反演模型不穩定、精度難以提升。因此,探尋篩選關鍵波長變量的方法,通過濾除幹擾、冗餘、共線信息,提高模型預測性能,是目前土壤高光譜研究的熱點之一。
  • 科研成果快報:高光譜雷射雷達及其導出的光譜指數在葉片氮含量分析中的應用
    氮含量是植被光合作用以及生態系統生產力所必備的元素。除大部分的氮元素組成植被葉片的主要器官外,有5-10%的氮含量存在於葉片的葉綠素當中。所以葉綠素是植被健康狀態和氮消耗能力的主要指針。由此也說明葉片氮含量(LNC)可以有效地應用於植被冠層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活動的分析。
  •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7-02 21:57 一、原理根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對可見光譜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某一特定波長測定其吸光度
  • 揚州市手持式葉綠素測定儀廠家-漢林苑
    手持式葉綠素測定儀可攜式葉綠素儀採用機載高光譜遙感圖像對雲杉的葉綠素含量進行預測,並基於連續去除相鄰光譜帶和輻射傳輸建立了葉綠素含量的預測模型,結果顯示:基於連續去除的葉綠素預測值比基於離散光學指數計算出的葉綠素含量預測值更好
  • 使用CCM-300測量樣品中葉綠素含量
    ——解決了非常小的葉片以及難以測定的樣品中葉綠素含量的測量  研究者通常使用化學分析法或吸收法計算葉綠素的含量。近年來,作為快速、非破壞性測量方法的吸收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該方法仍然受到諸多的限制,尤其是對非常小的葉片,以及針葉、地衣等樣品的測定非常困難。
  • 葉綠素測定儀使用時注意事項
    ​綠色植物中葉綠素含量是測定植物所需氮含量的重要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因素,因此對植物的生理學研究也是個重要的考核指標。葉綠素測定儀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範圍內的透光係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也就是在葉綠素選擇吸收特定波長光的兩個波長區域,根據葉片透射光的量來計算測量值。
  • 【論文精選】一種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協同冠層SIF和反射率微分光譜指數監測小麥條銹病病情嚴重度的方法
    《農業工程學報》2019年第35卷第13期刊載了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單位競霞、白宗璠、高媛和劉良雲的論文——「利用隨機森林法協同
  • 通過ArcGIS結合大疆多光譜精靈4分析植被葉綠素含量(NDVI指數)
    通過ArcGIS結合多光譜精靈4分析植被葉綠素含量(NDVI指數)ArcGIS是Esri公司集40餘年地理信息系統(GIS)諮詢和研發經驗,奉獻給用戶的一套完整的GIS平臺產品,具有強大的地圖製作、空間數據管理、空間分析、空間信息整合、發布與共享的能力
  • 【乾貨】定量/高光譜遙感之—光譜分析技術
    在遙感裡面經常會看到光譜分析和波譜分析兩個概念,可以將光譜分析視為在微觀條件下定義;波譜分析在宏觀上定義的。也就是光譜分析是廣義定義,波譜分析是狹義定義,在不太嚴格的情況下,兩個概念是一樣的。遙感中的光譜分析技術可以理解為基於電磁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波長與反射強度,即地物波譜特徵,而進行物質分析的技術。
  • 葉綠素測定儀幫助果樹健康生長
    葉綠素測定儀的主要作用就是快速檢測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多少,那大家就想問了,測量葉綠素的多少有什麼作用呢?小編告訴大家葉綠素的多少可以直觀的反應出植物的長勢,而通過該儀器,人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植物的葉綠綠含量,並結合公式計算出植物含氮量,從而知道氮肥的使用,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
  • 葉綠素2個吸收高峰中,藍紫區域內的高峰為所有的卟啉化合物共有
    2.葉綠體色素的吸收光譜當葉綠體色素被提取和純化後,就可以用分光光度計來測定純化色素對各種波長光的相對吸收。色素溶液隨波長改變而發生光吸收變化的圖譜叫做吸收光譜(absorp-tionspectrum)。
  • 色素的吸光率、吸收光譜和作用光譜區別,紙層析的原理是什麼?
    若用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綠素a提取液,測量並計算葉綠素a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率,可繪製出該色素的           。解析:因為葉綠素不穩定,容易受環境影響,沒有加碳酸鈣(中和酸性物質,機理明天公眾號再推送),葉綠素容易被分解;光合色素分離的機理就是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及在濾紙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導致移動速度不同而分離;以某種物質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率為縱坐標,以波長為橫坐標作圖,所得的曲線就是該物質的吸收光譜(如圖)。
  • 重慶文理學院:媲美葉綠素的螢光粉!光合效率高達83%
    本文首次報導了一系列新的高效螢光粉,其藍紫色和深紅雙發射峰分別在419和669 nm處,通過控制Bi3+和Mn4+的濃度比,可以滿足不同植物對光的需求,其光譜最高可達90.64%,與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吸收光譜相似。目前用於光合作用的發光二極體和螢光粉存在著效率低、熱穩定性差、發射波長不變或光譜不匹配等問題,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 葉綠素測定儀的工作流程及用途介紹
    葉綠素測定儀是用於檢測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儀器,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範圍內的透光係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也就是在葉綠素選擇吸收特定波長光的兩個波長區域,根據葉片透射光的量來計算測量值。無需採摘植物葉片,可直接檢測,工作效率更高。  葉綠素測定儀在校準過程中,壓頭不夾樣品,兩個LED依次發光,被接收的光轉換成電信號,光強度的比率被用來計算。在壓頭夾住樣品後,兩個LED再次發光,通過葉片傳輸的光打到接收器上,被轉換成電信號,傳輸光的強度比率被計算。兩個計算值用於計算葉綠素的測量值,即表示夾住的樣品葉片當前葉綠素相對含量。
  •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但是當葉綠素含量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其含量對光合作用就沒有影響了。這是因為葉綠素已經有餘,與葉綠素密切相關的光化學反應,已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為了表示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的關係,常用「同化數」的大小作為指標。
  • 近紅外光譜的柔性生命力——Norris導數濾波淺說
    導讀:近紅外(NIR)光譜分析是融合樣本、變量和模型三個多維空間的建模體系。它具有直接快速的分析優勢,同時,也對方法學提出了挑戰。光譜預處理是一項基本技能,在信息提取、去噪,模型維護及傳遞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於對象、條件和測量方式的多樣化,預處理模式通常需要個性化優選。
  • 關於可攜式葉綠素儀的操作步驟的詳細介紹
    可攜式葉綠素儀是由託普雲農研發供應的,該儀器是還專門用於測定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儀器。該儀器的測量原理是測量兩種波長範圍內的透光係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葉綠素儀的測量範圍為0.0-99.9spad。現在很多葉綠素含量是通過spad值來顯示的,因為spad值與葉綠素含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因為通過測定spad值可以了解葉片的葉綠素含量。 另外,在植物體研究中,我們還經常會用葉綠素計等儀器來對植物葉片面積進行測定,是我們進行作物產量預估的重要步驟。
  • 析疑|遮光後葉綠素a/b比例為什麼會下降?這樣的變化有什麼意義?
    分別提取經兩種光照處理的品種 B 的光合色素,再用濾紙進行層析分離,與正常光照相比,弱光照處理的濾紙條上,自上而下的第4 條色素帶變    ,這有利於品種B利用可見光中較短波長的       光。(3)實驗結果表明,經弱光處理,該植物可通過改變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         來適應弱光環境。品種      的耐蔭性較高。
  • 植物多參數螢光與葉綠素螢光技術及應用
    Multiplex植物多參數螢光技術使用多種激發光源(UV、藍、綠、紅)來激發各種植物材料的螢光,比如葉片、針葉、作物、草地、果實、蔬菜、穀物等。它可以非破壞地同步測量20項參數(表1,Zhang, 2012),比如花青素、黃酮和葉綠素的含量,葉綠素螢光激發比和UV(紫外)激發的藍綠螢光(BGF)等。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