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印象——首都一日遊「國家博物館」昨天結束南部部落行程,從阿瓦莎回到阿迪斯阿貝巴。
出發設計行程時,考慮到南部部落一周,吃住行都比較辛苦,就計劃了在阿迪斯阿貝巴休整一天,重點是安慰安慰一下胃,然後逛逛阿迪斯阿貝巴。
考慮天氣太熱,於是在ETT包了一輛車,一人10美金,來了個阿迪斯阿貝巴一日遊。
阿迪斯阿貝巴海拔2400米,位於衣索比亞中部高原,埃塞首都也是非洲聯盟、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的總部所在地,是非洲最高的城市。
阿迪斯阿貝巴AddisAbaba的選址是由泰圖王后所選定並命名,意思是「新鮮的花朵」。
我來博物館就是為了看一眼露西Lucy,Lucy是一具發現於衣索比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生活於約320萬年前的類人族,科學界普遍認為全球人類皆由Lucy所屬的種群進化而成,很有可能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母親。
「露西」以其化石的完整和年代的久遠而極受重視。
距今大約350萬年(或不到320萬年),是已發現的、可以肯定的最早的人類祖先。
其骨架完整性的大約40,在迄今已發現的早於距今10萬年以前的人類化石中,還沒有發現過這樣完整的。
在博物館展示廳,有美國博物館送來的露西骨骼完全復原後的直立模型,旁邊是一副化石的複製品,據說如果將複製品和化石原件放在一起,就連考古學家也有可能看走眼。
據說真品在美國。
博物館偶遇了當地的小學生也在參觀,據我觀察,這些覺得可能類似天朝的貴族學校的學生,因為衣著打扮很新潮,基本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好多玩自拍杆。
門票很便宜,團體票10比爾。
衣索比亞印象——聖三一教堂TrinityCathedral,首都最古老的教堂。
聖三一大教堂是衣索比亞第二重要的宗教勝地,埃塞最後一個皇帝海爾·塞拉西在他加冕後的1930年設計建設的,HaileSelassie夫婦都安葬於此。
埃塞的教堂都要脫鞋進入,我們當然不能免俗,脫鞋進去。
鼓在埃塞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聚會用、遊行用、教堂的各種活動都要用。
彩色玻璃窗非常漂亮。
教堂的內飾比較簡樸,不過教徒的虔誠度一點不差,教堂門口就有信徒在叩首膜拜。
看點:有近代歷史的穹頂壁畫,塞拉西在聯合國接受義大利侵略者投降的歷史一幕。
衣索比亞印象——大學裡的「皇宮」在阿迪斯阿貝巴可以稱為宮殿的至少有4個地方。
除了恩託託山上的泰圖皇宮,孟尼利克二世後來在阿迪斯阿貝巴城內溫泉處興建了皇宮,現在是總理官邸。
剩下的兩座皇宮均與海爾·塞拉西一世有關。
這位末代皇帝於1930年登上皇位時興建了格內特略宮,又於1955年慶祝他登基25周年興建了朱比利宮,後者現為國家宮,是總統官邸。
在城內能供遊人參觀的便是格內特略宮,現在是阿迪斯阿貝巴大學的一部分。
位於城北的阿迪斯阿貝巴大學是一所著名的大學,始建於1950年。
該校大門由石頭砌成,門上兩頭象徵衣索比亞帝國的雄獅雕塑顯得氣勢十足。
這座大門也是舊皇宮的入口。
格內特略宮的主建築是一座二層的黃色建築,現在是人類學博物館。
裡面有當年海爾·塞拉西一世的生活起居以及宮廷用品展,以及衣索比亞歷史、藝術和民族民俗展。
這座皇宮裡的陳設已經和歐洲宮殿內飾大同小異。
這座宮殿在1936年至1941年間被義大利侵略者改為總督官邸。
直到1941年,海爾·塞拉西一世在英國人幫助下驅逐了義大利人,光復國家。
隨後,這位末代皇帝繼續進行現代化改革,成立大學,並利用自己的威望將非洲統一組織總部設立在阿迪斯阿貝巴。
不過1960年他出訪巴西時,青年軍官發動擁立皇太子的軍事政變。
海爾·塞拉西一世回國挫敗了政變,並在格內特略宮內處死大批政變官員。
也是這個原因讓他決心搬到新建的朱比利宮,也就是後來的國家宮內。
1961年,他將格內特略宮捐給了阿迪斯阿貝巴大學,於是大學有了這麼個氣派的大門。
儘管海爾·塞拉西一世在抗意戰爭和戰後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晚年的他和當時的貴族階層日益腐化,引起民眾不滿。
1970年後,衣索比亞連續遭受旱災影響,出現全國規模饑荒。
而海爾·塞拉西一世在皇宮中用金銀盤子給自己圈養的獅子餵鮮肉的照片,更是使他喪失了民心。
1974年,一批少壯軍官發動政變推翻海爾·塞拉西政權,廢黜帝制,成立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
1975年,隨著塞拉西在阿迪斯阿貝巴死去,衣索比亞的王朝時代畫上句號。
現在,到阿迪斯阿貝巴的遊客依舊可以從城內各處皇宮窺見過去一個世紀這個古老國家的。
門票100比爾,裡面可以照相,只是不能攝影。
如果有時間,這裡還是值得來看看。
衣索比亞印象——去皇后創辦的酒店去逛逛參觀完國家博物館、三聖一教堂和歷史博物館後,時間已是下午一點,告訴司機「gototaituhotel」。
出發前做功課時看到很多的推薦,本來是想入住這裡,但是從南部部落回到阿迪斯阿貝巴時,泰圖酒店已只有二個房間,不夠我們12人入住。
那麼,退而求其次,網上好多帖子都推薦泰圖的自助餐,說是當地人都喜歡來這,幾乎都是門庭若市。
來到阿迪斯阿貝巴,那麼,泰圖酒店就必須的來親眼看看了。
泰圖酒店位於阿迪斯阿貝巴Piazza區的一個小山丘上,如果不是特意留意,很可能會錯過這個泰圖皇后親手為客人打造的家。
它是一棟簡潔雅致的三層建築,安靜的矗立在街角,與熱鬧繁華的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也許就是這份特立獨行才勾起了人一探究竟的欲望。
經過百年的歲月洗禮,白色基調的牆壁已褪去了往日的光澤,「TaituHotel」兩字也變得劃痕累累,老木門旋轉著,把泰圖酒店曾經的華麗都關了起來。
費力推開那扇旋轉門,書畫、咖啡、木梯、地板瞬間仿佛進入到皇后的夢想中,許多的驚喜和故事出現在腦海中。
酒店來歷在19世紀90年代,隨著衣索比亞通往吉布地鐵路的運營,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裡,整個阿迪斯阿貝巴沒有一家拿得出手的酒店,頗具遠見的泰圖皇后在1898年創建了這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酒店(TaituHotel)。
酒店二樓是住宿,一樓有自助餐廳,外面花園有咖啡廳。
我們慕名而來,吃自助餐。
果然很多人,當地的?、各國遊客,滿滿的人,座位都需要預約和等候。
菜品種類很多,除了沒有肉。
最後結帳:90比爾一人,還是包含稅收和服務費,真心便宜。
如果你有機會來阿迪斯阿貝巴,那麼來泰圖酒店吃一次自助餐吧,也算是一個體驗。
衣索比亞印象——背水的隊伍一日遊包車的行程,本來有看日落的安排,無奈天氣不好,落日是沒法看了,同伴們大多在客棧睡覺。
我和芬、何媽三人,實在不甘心把大好光陰貓在客棧,於是讓司機開車把我們送到山頂。
山頂看日落和觀阿迪斯阿貝巴全景的地方,需要200比爾門票,看著這陰沉沉的天空,我們果斷沒進去,而是在旁邊村子裡轉了一圈。
我們這一程都是住酒店,雖然也感受到了水資源的缺乏,但還是沒有今天看到長長的取水隊伍給我們的視覺衝擊。
同伴芬感慨萬千的說「投胎真不能到非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