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從四川宜賓嫁到浙江海寧後,由於不甘心自己一直為他人打工,因此想到了創業,12年的風風雨雨,從白手起家到企業初具規模, 12年資產從4.5萬元翻到1500萬元,重要的轉折竟然就是普通的五趾襪。
創業初期需要一定的啟動資金,而陶敏只有1.5萬元的積蓄,向婆婆借來3萬元後,1995年,陶敏用著4.5萬元開啟了他的創業計劃。她有成衣製作經驗,於是她用3萬買機器,1.3萬元租賃一個鋪位,在全部資金用完後,她硬是靠賒來一些皮料先做了起來,,一件成本900元的皮衣甚至可以賣到1700元。憑藉著暢銷的皮衣,陶敏迅速挖到了第一桶金。1997年,陶敏突遇雙重打擊。一方面因為買到了質量有問題的皮料,不能按時交貨。 另一方面,被一個溫州客戶騙去了貨款和產品共計26萬多元。但陶敏越挫越勇,她迎難而上,開始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浙江海寧是紡織品生產中心,投入少的襪子成為陶敏的新目標。
2004年, 陶敏在海寧成為出口第一名,海寧金益襪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起初只是單純的做襪子,但喜歡嘗試新事物的她在穿過一次五趾襪後,很快看到了商機。通過一定的市場分析和調查後,她發現生產五趾襪能夠在半年內收回成本。陶敏很快交了不少同行好友,被她稱為「師傅」的吳為民是海寧最早引進五趾襪機器的人,陶敏經常向他請教,跟他一起討論市場。儘管有競爭,但吳為民佩服這個想做行業第一的「徒弟」,甚至親自為她聯繫機器廠。
2006年網商大會,陶敏與偉雅在西湖邊上有了深入交流。由此她決定把五趾襪的網上零售外包給上海偉雅來做。「現在每批產品通常會多生產500雙,我都發給上海偉雅,再通過跟他合作的300多家淘寶店鋪把襪子零售出去。」陶敏坦言,合作省心不少,能專心做好大買賣。2003年,銷往日本的襪子利潤可觀, 目前,陶敏的國內業務已經佔到總經營額的30%,國內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年收入超過1500萬元。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