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把孩子教育的太老實,長大後可能會因「老實人」性格吃虧

2020-08-19 文文育兒寶典

年輕時聽過一首歌,叫《找個好人就嫁了吧》,當時我就想,什麼人才算是好人呢?我媽說是「老實人」。

確實,老實人不與人爭,一心撲在老婆孩子熱炕頭上,算是一個「好人」,但老實人不算是一個「強人」。

企業老闆也好,政法精英也罷,這些「有出息」的人,都不太「老實」,大多工於心計,城府非常深

反觀一些家長與老師就容易走向「乖」的誤區,一切以「老實、聽話、溫順」為準則,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個佛系的「老實人」。

老實人看問題往往比較天真,很容易相信別人。這種人在生活中就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我在上學時讀的是寄宿學校,入學那一天,聽到家長對老師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老師,我們家孩子太老實了,您多照顧照顧。」

為啥老實就需要老師照顧啊?還不是因為怕被欺負!此處的「老實」已經不僅僅是沒有壞心眼了,更多的是一種憨厚、木訥、好欺負

中國沿襲數千年的傳統教育是一種壓制型教育,動輒打罵,孩子都變得比較內斂,甚至是比較內向。

在一遍遍的禁止與懲罰之後,循規蹈矩已經成為他們待人接物的準則,創造性與自主性幾乎不存在,成為了規矩的奴隸。

陽光、開朗、幽默的外向型特質在當前社會顯然是比較「吃香」的,而「沉默的大多數」往往會給人以一種存在感的缺失,漸漸地變成一個「小透明」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一個能說會道,善於交際的人往往會左右逢源,而那些獨來獨往,又沒什麼存在感的人往往就成了被欺負的存在。公司搞團建想不到你,髒活累活,卻想起你來了。

而反觀那些崇尚平等尊重的家庭,孩子的表現就要好很多,因為在這些家庭當中,子女的想法可以自由的表達,父母的懲罰也是有度的,不會傷及孩子的內心

這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給人的第一直觀感受就是機靈,甚至是有點兒「淘氣」,但是不討人厭、不招人煩,影視中的童星都是這種性格,而那些比較乖的孩子,反倒沒什麼「觀眾緣」。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那麼調皮,又聽話又懂事,所以我們獎懲分明的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個「乖寶寶」,等到孩子長大後我們又希望他可以八面玲瓏,當個「人精」,這是不是有點太難了?

世間的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把好事都讓你佔全了,既然追求「乖」,就不要奢望他「勇」,希望他「強」,就不要把他養成「綿羊」。

我還是那句話,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才是畫師,好的畫師在草稿紙上也能畫出大作,不入流的畫家用再好的紙也是浪費

一些家長總是在埋怨恨鐵不成鋼,你不去煉鐵,鐵怎麼變成鋼?我們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說「你笨死了,我來替你做吧!」

比起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老實人」,倒不如把孩子培養成荒地裡的「開創者」。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老實人」。

其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只是家長們不知道什麼方法更適合孩子,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本《蒙臺梭利教育全書適合0-6歲的孩子,是幫助家長找出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的,經典教育書籍。

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第一次用試驗方法證明了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並開創了影響西方幾個世紀的教育方法。

而這本書是由20世紀全球知名的幼兒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而改編撰寫的。

針對孩子不同的時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從而更好更科學地教育孩子。

當初我就是用這套書的方法來教育我家孩子的,效果很不錯,就是感覺字有些小,對我這個近視眼有些不友好,不過還是非常優秀的一本書,值得大家購買!

往期回顧:

相關焦點

  • 擔心孩子太老實在幼兒園會吃虧?2個小方法,引導孩子的在校交流
    為什麼很多父母會像我的朋友曉梅一樣為孩子的老實性格而傷腦經呢?就是因為害怕孩子長大了也像在幼兒園、學校一樣因為這種性格而被人欺負,抱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想法,自然不願意孩子變成一個老實人了,也因此,現在說別人家的孩子老實就好像在說那個孩子沒有競爭力,只會任人欺負一樣。但是老實人就真的那麼不堪嗎?和「老實人」相反的「聰明人」就真的那麼值得推崇嗎?
  • 擔心孩子太老實在幼兒園會吃虧?2個小方法,引導孩子的在校交流
    這個情況老師也有和曉梅反映,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因此曉梅最近為孩子的這個性格很傷腦筋。老實人真的那麼不堪嗎?為什麼很多父母會像我的朋友曉梅一樣為孩子的老實性格而傷腦經呢?就是因為害怕孩子長大了也像在幼兒園、學校一樣因為這種性格而被人欺負,抱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想法,自然不願意孩子變成一個老實人了,也因此,現在說別人家的孩子老實就好像在說那個孩子沒有競爭力,只會任人欺負一樣。但是老實人就真的那麼不堪嗎?和「老實人」相反的「聰明人」就真的那麼值得推崇嗎?事實上老實人除了本身所帶有的忠厚老實的優點之外,還有其餘很多優點。
  • 還能不能做個「老實人」?如今社會,老實變成了貶義詞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成了困擾,「老實人」也變成了貶義詞,經常會聽到親戚長輩的忠告:「做人要知道變通、圓滑一些,你就是太老實,才會被欺負。」甚至有時候,你的「老實」還會成為別人嘲笑的談資。小時候聽人說我老實,總是樂呵呵的,還有些害羞、含蓄,可長大之後再被人說「你這人可真老實」,就怎麼聽都不順耳,因為這就代表著,在一些事情上自己又吃了虧,現在別人說你老實,就跟他說你傻沒什麼區別。在家裡,兩個孩子一起玩,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囑咐:「這孩子老實得很,你可別欺負人家。」為什麼認定了老實人就一定會被欺負呢?
  • 男人太老實,多半就會有這三個「缺點」,嫁了很難幸福
    女人想嫁給老實人,多半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會背叛婚姻,結婚後會對自己好,這種男人靠譜,值得託付終身。女人總是這麼天真,想事情仿佛總是只看到好得那一部分,老實人難道就沒有缺點了嗎?當然不可能,太老實的男人,多半會有這三個缺點,嫁了也不一定能幸福。
  • 到老了都不知道,要不要做老實人
    在剛剛懂事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做老實人,不許撒謊,長大了,社會上又教育我們學習大慶人的三老精神,「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社會上還流傳著一些古訓,什麼「吃虧是福」、「老實人福常在",連年輕人找對象都說要找老實人,就這樣,我就暗自囑咐自己要做一個老實人。
  • 老實人為何總吃虧?生活中這三種錢最好別借,平時不妨留個心眼
    現實生活中有特別善於鑽營的人,就一定會有性格特別老實的人,正所謂陰陽互補、虛實兼備。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而心眼比較實誠的老實人卻寥寥無幾。但是老祖宗卻告訴世人,做人千萬不能太老實,否則就會吃虧上當、憋氣窩火。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認為老實人好欺負,所以在與老實人打交道的時候,往往都抱有輕視的心態。
  • 越老實的孩子,為何長大後越混得不好?大多逃不過這幾個原因
    曾幾何時,「老實」意味著一個人誠實守規矩,人品好,踏實可靠。換言之,老實其實是一種被人們所追求的美德和好品質。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和「軟柿子」「倒黴吃虧背黑鍋」「腦瓜不機靈「「傻瓜笨蛋」直接掛鈎。對於父母來說,如果聽到誰誇自家孩子」老實「,那內心簡直是要鬱悶半天,甚至想懟回去」你全家都是老實人「。這不,前幾天帶兩個月的寶寶去水育館洗澡。
  • 吃虧的總是老實人?悟透這三句話,做個有鋒芒的老實人
    作者:一勺美文 老實,本是一種美德,老實人性格通常都很溫和,為人都比較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會欺瞞別人事實上,我很少看到一個老實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恰恰相反,不管什麼時候,得便宜的都是機靈人,吃虧的都是老實人。 本不該出現這樣的事的。
  • 家長都要明白的一件事:不讓孩子成為「老實人」,才是真正的愛他
    文|好孕姐之前大家都喜歡老實人,因為他們敦實、可靠、有責任心。但現在大家都不太喜歡老實人,就像有一個朋友說的,日常辦事還是不要找老實人,因為他們不知變通,思想木訥。由此看,現在的老實人在某些人眼裡,就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們的家長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老實人,是因踏實誠懇、不滑頭,容易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走得長遠。但如今這個社會,老實人也需要創新,也需要變得不那麼「老實」。如此,才不會無緣無故被人欺負。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告訴孩子,不要讓他成為以前的老實人。
  • 做人不能改變老實本分的性格,原因是這樣兩點,你懂的
    使我不得其解,也許在這些人眼中,做老實人吃虧,人只有改掉了老實本分的性格,做個能說會講,能交際、會應酬的人才能適應商品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才是聰明之人,也是一個能幹的人。我時常感悟,不少老實人變得很快,不是知識學問增加,不是素質提升,而是從善良變成了不善良了,從老實變成了不老實,從不會說,變成了會說,從不會應酬,變成了會應酬,從注理」內在「,變成了注重」外表「。老實人為什麼喜歡改變自己老實的性格呢?原因主要是這樣幾點,一是社會上有老實人吃虧之說;二是有人喜歡欺負老實人;三是在人們心中老實人是無能的代名詞。
  • 家長都要明白的一件事:不讓孩子成為「老實人」,才是真正的愛他
    文|好孕姐之前大家都喜歡老實人,因為他們敦實、可靠、有責任心。但現在大家都不太喜歡老實人,就像有一個朋友說的,日常辦事還是不要找老實人,因為他們不知變通,思想木訥。需要他們的時候,再去找他們,才算是可靠。由此看,現在的老實人在某些人眼裡,就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 老實是福,時代呼喚老實人
    有人說,「老實人」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詞語。這裡面包含了誠實的品格特徵,也披上了一層任人欺負,吃虧是福的悲壯色彩。在不少人的眼裡,老實人=傻=好欺負。然而,曾幾何時,「老實」卻成了「死心眼」、「不開竅」、「憨」、「發迂」、「沒用」的代名詞和同義語。「那人太老實」、「他是個老實人」,淡淡一句,寥寥數語,不無輕蔑和譏諷。俗話說「柿子專找軟的捏」,這是人性的不好一面,但也是無法改變的現實。自然界的規則是弱肉強食、欺軟怕硬,人類也是如此。
  • 民間識人術:老實人的身上,通常都有這5個特徵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做個老實人,不要惹是生非,長大後突然發現,太老實也不好。老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知從何時起,老實人越來越不受待見。 一、太好說話,不懂拒絕 朋友之間的交往,講究真心換真心,但現實的社會有多少真心付出的朋友呢。古人云:「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不管人緣多好,真正的好朋友並不多,當別人開口求你幫忙的時候,老實人往往太好說話,不懂得如何拒絕,基本上會竭盡所能,到頭來有可能會吃虧,費力不討好。
  • 為何老實人總是吃虧?謹記鬼谷子這4句話,讓你變得遊刃有餘
    但凡是老實的人在面對困難或者是挫折的時候總是會化大為小,化小為了,最後默默的承受著傷害,這何其不公?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老實人需要怎麼才能不吃虧呢?謹記鬼谷子這三句話,讓你變得遊刃有餘。老實人要怎麼做才能少吃虧?
  • 老實人總是被小人欺負?四招教你對付小人避免吃虧,很實用
    戰勝小人最好的辦法便是了解小人今天這篇文章阿胖會藉助《羅織經》中小人算計人的心理,來與你分享四招乾貨,教你對付小人避免吃虧,很實用。心不可託,託則禍伏」,意思是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就會很容易產生嫌隙,小人便是利用這樣的人性來算計老實人。他可能會刻意的組織一些聚會,拉近老實人和其他人的關係,似乎是想讓他們成為好朋友,但其實這兩人的性格、觀點、思維完全不一致,近距離接觸一會兒便會產生嫌隙,久而久之兩人還可能發生衝突。
  • 做人,不能太老實!
    確實,老實人身上存在很多的優點,做人實在,為人厚道,幹實在事,不裝樣子,老實本分,不惹是生非,也不會爭名奪利,與別人發生衝突。現在評價一個人,說他為人老實,好像已經不是一個褒義詞了,老實被定義為愚蠢和軟弱。因為在進入社會後,老實人一般都膽小怕事。
  • 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
    導讀: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職場中不要做這三類老實人,不然很容易吃虧,還替別人背黑鍋
    在以往,大家在大學裡的教育,肯定都是老師告訴學生們,一定要穩重老實踏實的對待別人,在為人處事的時候更要真誠實在,所以大家在工作後都會選擇真心對待同事和領導,希望和同事成為朋友,可是在職場中大家工作以後卻發現,老師教的這一套在職場中並不適用,因為競爭非常激烈,大家之間爾虞我詐,誰也不服誰
  • 老實人是非常苦的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的「做人要實」就提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年輕幹部「要把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不管官方為老實人站過多少次臺,發過多少次聲,不得不承認,在機關單位裡,這些老實人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
  • 一個人再老實,也不要在這3件事上軟弱,容易被人瞧不起!
    老人常說「吃虧是福」,肯吃虧的人,常常比較大度,能容忍,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和利益,希望與人為善,不計較事,不摻和事兒,也不想惹事。這樣的人,往往很有福氣,上天也會照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