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
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表示,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兼顧內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隨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如下是「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回應三問三答:
此次降準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此次降準與9月中旬稅期形成對衝,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而且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也有利於穩妥有序釋放資金。
因此,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此次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答:此次降準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定向降準是完善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三檔兩優」政策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高層連連發聲。
兩天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透露降準信號。9月4日晚會議內容顯示:
降準預期也隨之陡然升溫,不少業內人士預計9月就是窗口期。
新京報報導認為認為:
從國際看,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央行貨幣政策重啟寬鬆、今年已有約30家央行降息,包括美聯儲9月18日進一步降息也是大概率事件;
從國內看,7月社融、信貸、廣義貨幣(M2)數據全面回落,國內投資、消費面臨下行壓力,企業實際利率並未下降,流動性分層問題仍導致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貴。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在穩健貨幣政策前提下,還是需要進行普遍降準。不過政策上曾多次表態不搞大水漫灌,同時為保證資金達到精準使用,防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還需要進行定向降準。
值得一提的是,9月7日、9月17日分別將有1765億元、26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到期。這也被分析人士視為是可能降準的一個因素,央行有可能9月時進行降準置換或一次普降,對衝MLF到期同時緩解資金面緊張。
9月5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指出:
金融管理部門要強化監管責任,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強金融與財政政策配合,支持願意幹事創業、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
支持銀行更多利用創新資本工具補充資本金,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穩妥化解局部性、結構性存量風險;
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落實好各項開放舉措,以開放促進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9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專題研討會上表示,下一步中國將加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工具。
這是年內第三次「降準」。
(文章來源:資本邦)
(責任編輯:D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