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釋放1.5萬億元,機構表態「小意思」:全年還有3-4次「放水」

2020-12-13 智通財經APP

總理髮出全面降準的信號後不久,央行宣布,在2019年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

1月4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央行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央行公布降準消息前,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稱,李克強總理於1月4日接連考察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普惠金融部,並在銀保監會主持召開座談會。總理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對此各路分析師都做了解讀,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多數觀點認為,今年將有3-4次降準。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2019年至少還有3次降準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表示,總理強調進一步減稅降費、全面降準的基本背景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通縮跡象明顯、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依然低。

他建議,降息、降準、減稅、上調赤字率突破3%,2019年一個都不能少,並強調,2019年降準空間大,建議不少於4次降準。

天風證券:今年將有對應3-4次降準

今年會降準多少次?天風證券表示,目前來看2019年有200bp左右的降準空間,對應3-4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6萬億。節奏上,綜合考慮財政繳款時間、MLF到期時間與到期量、宏觀數據集中公布時間、地方債券發行節奏等因素,結合我們前期對全年經濟走勢的判斷,預計1、4、7月降準的概率相對較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每個季度仍有降準的可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未來每個季度仍有降準的可能,以便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從而營造適宜的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市場流動性穩定。

興業證券:降準周期剛至中段

興業證券此前在貨幣政策展望中表示,央行可能繼續通過降準、TLF或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等手段應對春節流動性需求。

第二,未來再貸款額度和適用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意見也有望推出,進一步激勵商業銀行一線人員服務小微企業。

第三,這一輪降準周期剛至中段,年內仍有繼續降準的空間。目前MLF餘額高企,商業銀行對批發性融資的依賴仍高。但在流動性監管趨嚴的背景下,MLF、逆回購等有期限的流動性投放方式難以滿足商業銀行對中長期資金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繼續降準置換MLF,提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性。

長江宏觀分析師趙偉:配置天平已傾向權益類資產

長江宏觀趙偉表示,此次降準仍屬定向調控,兼顧春節前現金投放和穩增長需要。春節前取現需求較大,加之1月為季度繳稅月份,在1月分兩次降準,有利於銀行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與此同時,MLF到期規模1.44萬億,疊加1季度信貸投放量較大、地方債提前發行,通過銀行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配合穩增長需要。央行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釋放背景下,央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對衝式託底。長江宏觀調,隨著穩就業必要性上升,對衝式託底亟待加碼。穩增長加碼過程中,積極財政發力的同時,貨幣政策與之配合,通過定向工具等,維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引導實體融資成本下降、幫助信用派生修復。

伴隨政策維穩加碼,信用派生加快修復,社融增速或在1季度前後企穩。當下,信用派生環境已進入築底階段,隨著政策維穩的進一步加碼,信用派生環境將加快修復。預計在2019年1季度前後企穩、隨後進入修復通道。滯後於信用環境2-3個季度,經濟的底部或需要等到3季度末之後才能看到;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1%左右。

在信用環境築底的過程中,「向風險要收益」,或將是2019年市場的重要邏輯,配置天平已傾向權益類資產。估值或先於盈利修復,帶動風險資產表現好於避險資產。從年度資產配置的角度看,股票風險溢價高位的年份,第二年股票收益大概率跑贏債券。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房企現金流緊繃的狀態將得到改善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對於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此次全面降準,且未明確限定資金流向,流動性的寬鬆,對渴求資金的地產行業將帶來重大利好。

對於房企而言,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的難度將大大降低,房企現金流緊繃的狀態將得到改善,同時融資成本也有望下調。特別是國企、央企,以及全國排名前30位的頭部房企,更將從中受益。房企資金面的寬鬆,將有助減少此前在全國頻頻出現的土地流拍流標現象,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將逐步升溫。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更應該關注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存準率下調有兩方面理由:一是經濟仍有下行壓力,需要金融加大力度給予支持,尤其是在非信貸融資推進存在一定瓶頸的情況下,信貸適度加快投放步伐可能性較大,這就需要銀行負債端保持良好狀態;二是2019年外匯佔款可能處在較低水平,因此需要通過存準率的下降來適度增加市場流動性。但為了避免「大水漫灌」,在流動性已基本達成合理充裕的條件下,存準率不可能持續大幅下調。

但這次降準與過往有所不同,連平表示,2019年貨幣政策將以「穩貨幣、增信用」的方式去配合「寬財政、促投資」,存準率幅度和頻率會小於2018年。他還指出,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相關焦點

  • 降準釋放1.5萬億元 機構集體表態「小意思」:全年還有3-4次「放水」
    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央行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 央行: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
    央行: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 央行今日發布公告稱,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其中,2018年4次降準釋放資金3.65萬億元,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準釋放資金1.75萬億元。
  • 313定向降準影響全解讀:放水無熊市?
    還會降準嗎?這等於問經濟還有沒有下行壓力,當然有,即便沒有疫情中央都明確指出「經濟下行壓力」,更別說疫情之後了。後面降幾次誰也沒法預測,但可以給個參考:這輪寬鬆周期2018降了3次共2.5個百分點,2019降了3次共1.5個百分點,2020年壓力比前兩年都大,力度不會比前兩年小。3. 這次怎麼降?
  • 存款儲備金是什麼意思?2018年至今降準12次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
    5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2018年以來,央行共降準12次,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在12次降準中,2018年4次降準釋放資金3.65萬億元,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準釋放資金1.75萬億元。
  • 央行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1.5萬億 距總理講話僅幾小時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君秀 深圳報導1月4日下午5點多,央行發布降準消息,決定於2019年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對於此次大力度的全面降準,市場不僅要問:全面降準放水,貨幣寬鬆是否捲土重來?
  • 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8000億增量 解讀其中4重內涵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 13大專家評降準:2019年還有3到4次降準 全面降息可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1月4日,央行決定於2019年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及相關操作淨釋放約8000億元長期增量資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貸款資金來源。
  • 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 釋放資金1.5萬億!最全解讀如何...
    全面降準三問三答   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1、此次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2、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應該被這條信息刷屏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
  • 13家機構解讀央行降準:2019年A股投資不悲觀
    此外,李迅雷還表示,短期改善流動性,投放1.5萬億,外加定向降準和tmlf的5000多億,加在一起達2萬多億。一月投放2萬億左右,剔除一月到期的3000多億mlf,短期淨投放1.6-1.7萬億左右,春節前提現m0會有1萬億以上的需求量,財政存款也會增加幾千億,故實際投放量並不算太大。
  • 又一「降息」落地:LPR降低已有鋪墊 年內或再降準2-3次
    央行昨日已表態「降息」了!時隔3個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再降。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2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1年期LPR為4.05%,下降10bp。5年期以上LPR為4.75%,下降5bp。此外,自2月3日算起,不到三周時間,央行僅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的流動性就已高達3萬億元。雖然同期也有不少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回籠,但這種大手筆的投放出現在春節後這一時段十分罕見。
  • 央行宣布降準!業內:2019年將降準2個百分點
    央行宣布降準!釋放資金約1.5萬億,民企、小微企業最受益2019年的第三個交易日,A股終於雄起了!今天(1月4日)上證指數大漲2.05%,深證成指漲2.76%,創業板指數漲2.52%,大金融板塊集體走強,近20隻券商股漲停。業內人士認為,今天股市大漲最直接的刺激來自政策的利好。
  • 降準預期落空了嗎?多家機構:4月下旬降準可能性很高
    東北證券認為,鼓勵民企、小微企業融資是主旋律,經濟企穩根基還不牢固,定向的降準工具仍會使用,預計二季度仍將有降準操作。中泰證券認為,1月份降準釋放的資金已經花完,超儲率已降至相對低位,此外,如果不降準,第二季度仍會造成5000億的基礎貨幣缺口。
  • 國泰君安:貨幣政策表態略超市場預期 預計6月降息降準持續
    來源:中證網國泰君安:貨幣政策表態略超市場預期 預計6月降息降準持續中證網訊(記者 趙中昊)國泰君安宏觀研究團隊5月22日發布研報表示,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貨幣政策表態略超市場預期,預計6月降息、降準持續。
  • 剛剛,央行定向降準,釋放資金5500億!將如何影響股市樓市和你的錢袋...
    此前3月10日國常會就指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1,此次降準釋放多少資金?為抗擊疫情並有序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央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春節假期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MLF操作累計釋放流動性3萬億元,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並下調逆回購、MLF利率引導LPR下行,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 放水後更容易借錢了,有一點要警惕!
    4月3號晚,央行再次宣布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並下調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央行公告,將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別下調存準率0.5%,預計共向市場釋放資金約4000億元。
  • 降準2019年內第三次!這次央行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
    如下是「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回應三問三答:      此次降準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 央行2019年首次全面降準 一個數據包含三大利好
    楊明靜 攝4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又有大動作,宣布2019年1月再次降準,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2018年央行實施了四次降準,這是央行2019年首次全面降準,將釋放多少資金?對經濟、民企、樓市、股市等方面產生哪些影響?
  • 中信證券明明:如何看待降準降息的政策效果?
    8萬億元流動性,且2019年11月起已經進行了3次降息操作,MLF利率已經從3.30%降低至2.95%。正文201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進行降準降息操作,中國進入貨幣政策寬鬆周期:依據央行行長易綱在今年陸家嘴論壇上的講話,201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進行了10次降準並釋放了超過8萬億元的超額準備金;我國自2019年11月起已經進行了3次降息操作,MLF利率已經從3.30%降低至2.95%。
  • 機構火速解讀:降準後降息也不遠了!股市...
    正是因為有此前總理釋放的政策信號,市場對於此次降準早已充分預期,金融市場也有所反應。對於這個新年大紅包,各大機構迅速進行了解讀。此次降準對於A股市場、樓市、債市等影響有多大呢?降息不遠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央行已進入降息周期,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力度將顯著加大,2020年降準或有2-3次,共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5-2個百分點;降息有望實施4次,共計下調MLF利率40個基點。光大策略謝超團隊表示,從政策經濟周期的角度看,2020年上半年屬於「數據強、政策松」的第一階段,此次降準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