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髮出全面降準的信號後不久,央行宣布,在2019年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
1月4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後,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央行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央行公布降準消息前,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稱,李克強總理於1月4日接連考察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普惠金融部,並在銀保監會主持召開座談會。總理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
對此各路分析師都做了解讀,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多數觀點認為,今年將有3-4次降準。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2019年至少還有3次降準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表示,總理強調進一步減稅降費、全面降準的基本背景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通縮跡象明顯、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依然低。
他建議,降息、降準、減稅、上調赤字率突破3%,2019年一個都不能少,並強調,2019年降準空間大,建議不少於4次降準。
天風證券:今年將有對應3-4次降準
今年會降準多少次?天風證券表示,目前來看2019年有200bp左右的降準空間,對應3-4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6萬億。節奏上,綜合考慮財政繳款時間、MLF到期時間與到期量、宏觀數據集中公布時間、地方債券發行節奏等因素,結合我們前期對全年經濟走勢的判斷,預計1、4、7月降準的概率相對較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每個季度仍有降準的可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未來每個季度仍有降準的可能,以便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從而營造適宜的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市場流動性穩定。
興業證券:降準周期剛至中段
興業證券此前在貨幣政策展望中表示,央行可能繼續通過降準、TLF或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等手段應對春節流動性需求。
第二,未來再貸款額度和適用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意見也有望推出,進一步激勵商業銀行一線人員服務小微企業。
第三,這一輪降準周期剛至中段,年內仍有繼續降準的空間。目前MLF餘額高企,商業銀行對批發性融資的依賴仍高。但在流動性監管趨嚴的背景下,MLF、逆回購等有期限的流動性投放方式難以滿足商業銀行對中長期資金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繼續降準置換MLF,提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性。
長江宏觀分析師趙偉:配置天平已傾向權益類資產
長江宏觀趙偉表示,此次降準仍屬定向調控,兼顧春節前現金投放和穩增長需要。春節前取現需求較大,加之1月為季度繳稅月份,在1月分兩次降準,有利於銀行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與此同時,MLF到期規模1.44萬億,疊加1季度信貸投放量較大、地方債提前發行,通過銀行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配合穩增長需要。央行表示,此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釋放背景下,央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對衝式託底。長江宏觀調,隨著穩就業必要性上升,對衝式託底亟待加碼。穩增長加碼過程中,積極財政發力的同時,貨幣政策與之配合,通過定向工具等,維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引導實體融資成本下降、幫助信用派生修復。
伴隨政策維穩加碼,信用派生加快修復,社融增速或在1季度前後企穩。當下,信用派生環境已進入築底階段,隨著政策維穩的進一步加碼,信用派生環境將加快修復。預計在2019年1季度前後企穩、隨後進入修復通道。滯後於信用環境2-3個季度,經濟的底部或需要等到3季度末之後才能看到;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1%左右。
在信用環境築底的過程中,「向風險要收益」,或將是2019年市場的重要邏輯,配置天平已傾向權益類資產。估值或先於盈利修復,帶動風險資產表現好於避險資產。從年度資產配置的角度看,股票風險溢價高位的年份,第二年股票收益大概率跑贏債券。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房企現金流緊繃的狀態將得到改善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對於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此次全面降準,且未明確限定資金流向,流動性的寬鬆,對渴求資金的地產行業將帶來重大利好。
對於房企而言,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的難度將大大降低,房企現金流緊繃的狀態將得到改善,同時融資成本也有望下調。特別是國企、央企,以及全國排名前30位的頭部房企,更將從中受益。房企資金面的寬鬆,將有助減少此前在全國頻頻出現的土地流拍流標現象,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將逐步升溫。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更應該關注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存準率下調有兩方面理由:一是經濟仍有下行壓力,需要金融加大力度給予支持,尤其是在非信貸融資推進存在一定瓶頸的情況下,信貸適度加快投放步伐可能性較大,這就需要銀行負債端保持良好狀態;二是2019年外匯佔款可能處在較低水平,因此需要通過存準率的下降來適度增加市場流動性。但為了避免「大水漫灌」,在流動性已基本達成合理充裕的條件下,存準率不可能持續大幅下調。
但這次降準與過往有所不同,連平表示,2019年貨幣政策將以「穩貨幣、增信用」的方式去配合「寬財政、促投資」,存準率幅度和頻率會小於2018年。他還指出,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