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如今很多人養孩子,會因為對孩子的喜愛和對小時候自己的補償心理,在看到有趣、好玩的玩具時,基本會幫自己的孩子購買。
如果小孩在購買玩具上有其他的要求也可能儘量地滿足。
當然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喜歡玩具的小孩,可能智力發育得更好、動手能力更強,於是會幫他們挑選很多優秀的玩具。
不過,小孩子玩的玩具多,真的就代表他們的智力更好嗎?
結果恰恰相反,研究表明,孩子的玩具更多,他們的智商可能反而更低。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位教授,研究表示,孩子的玩具如果太多,特別是擁有的玩具超過5個的孩子,他們很少會充分地利用每個玩具,創造力和想像力也可能因此下降。
兒童發展學家克萊爾勒納也對此做過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的玩具過多,無法發揮每個玩具最大化的作用,對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是一種破壞。
而玩具少的孩子因為會研究玩具更多的玩法,從而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變得更加的聰明。
除了智商方面,玩具少的孩子還容易擁有其他優秀的品質。
專注力更高
玩具多的孩子面臨的吸引力更大,他們在玩其中一個玩具遇到難題時,很容易拋棄這個玩具而玩其他的玩具,時間長了,會影響大腦額前葉的發育,孩子就很難專注同一件事物。
而玩具少的孩子由於面對的誘惑更少,他們更能專心地玩同一個玩具,也使自己的專注力得到鍛鍊,以後專注力更高,更容易成功。
更加珍惜
美國心理學家施瓦茨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孩子分為兩組,一組擁有3支彩色筆,另一組擁有24支彩色筆。
後來,他讓兩組的孩子從自己擁有的彩色筆中選一支送給別人,結果有3支彩色筆的孩子很不舍,而擁有24支彩色筆的孩子送的很果斷。
這也表示,如果孩子擁有的玩具更少,他們可能對自己的所有物更加的珍惜、愛護,而擁有的玩具比較多的孩子,就比較隨意,很難學會珍惜。
幸福感更強
玩具多的孩子因為常常收到父母送來的新玩具和禮物,對此見怪不怪。
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他之後每收到一次玩具,獲得快樂和滿足就會更少,到後來,即使有滿屋子的玩具也很難感到幸福快樂。
而玩具少的孩子,之後再收到父母送的玩具時,感到的快樂會更多,也可能更加的幸福。
家長除了不能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比如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擁有5個以上的玩具,在購買玩具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玩具的成分:
家長在為寶寶挑選玩具的時候,需要注意玩具的成分,儘量在在正規的商店購買,或選信得過的品牌,以免其中的有害物質超標,傷害寶寶的健康。
不安全的玩具一般具有氣味刺鼻、顏色不均勻、做工較差等問題,家長注意避免。
玩具的形態:
選玩具的時候還要注意玩具的形態,那些繩子多的,小部件多的,最好不要給太年幼的孩子玩,容易誘發安全問題。
注意玩具適用的年齡
玩具也有適用的年紀,太小的孩子就不要玩大齡兒童玩的玩具了。
首先是安全性的問題,打孩子玩的玩具、一般細小的部件較多,有害成分也較多;然後是有效性,大齡兒童的玩具一般不能激發小孩子的創造力。
不能用玩具代替家長的陪伴
家長不可以有「讓玩具陪伴孩子,自己就不用陪孩子」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依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大人最好參與進來。
一來可以避免孩子遇到不必要的危險;
二來,有了家長的參與,孩子玩得更有興致,有時候父母的一個小小的提示,還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來,和孩子一起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更容易培養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