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教師招聘考試馬上就到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準備得怎麼樣呢?前面幾篇文章中攸攸分享的是五套測試題的高頻疑難易錯的題目以及知識點的分享,但是總刷題不複習的話是遠遠不夠的,時間太久東西太雜容易忘記,所以今天分享課程的章節要點。
02課程一共6個要點
把整個課程的章節複習一遍,拿個小本本記下來,你會發現一共6個大重點。
一、課程概述
①4個人物;②分類:廣義和狹義;③地位;④類型(6種分類);⑤流派。
4個人物:可以看掃盲教師招聘重難點,情緒or課程or人格,你確定熟爛於心嗎?中間有寫到,這裡不重複寫。
分類:廣義的課程指的是課程的內容和課程的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某一門具體的學科。
地位:1學校教育的基礎是課程;2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依據;3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
課程類型:
1根據組織方式: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綜合課程包括融合課程、核心課程、廣域課程、相關課程。綜合課程有一個人物懷特海。
2根據內容屬性: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學科課程是最古老的課程,中國最原始的學科課程是六藝。學科課程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斯賓塞、誇美紐斯。活動課程代表人物杜威和克伯屈。
3開發主體:國家課程(具有強制性)、地方課程(省教育廳組織)、校本課程(開發主體是教師)。
4課程任務:基礎課程(雙基:基礎技能和基本操作;三基:讀寫算)、拓展課程(橫向的拓展視野)、研究課程(培養探究態度和能力)。
5學習要求:必修課程(研究的是共性)和選修課程(研究的是個性)。
6表現形式: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隱性課程有一個人物傑克遜。
課程流派:
學科中心論:①結構主義:布魯納;②要素主義:巴格萊;③永恆主義:赫欽斯。
學生中心論:①經驗中心:杜威;②存在主義:奈勒。
社會中心論:布拉梅爾德。
後現代課程理論:多爾的4R。
古德萊德:①理想課程:機構和專家;②正式課程:行政教育部門;③領悟課程:教師領悟;④實行課程:上課實施的課程;⑤經驗課程:學習自己體驗的。
二、課程設計
兩個模式: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
目標模式:代表人物是泰勒,可以簡單地記成目標、內容、方法、評價。
過程模式:代表人物是斯滕豪斯。
三、課程內容
①課程內容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課程計劃包括課程的設置(首要的)、學科的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學周安排。
課程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建議、附錄。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
教材的主體是教科書和講義。
②教材的編排方式:直線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
四、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的三種取向:忠實取向、相互調適取向、創生取向。
課程實施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教師;課程實施的保障因素是校長。
五、課程評價
1目標評價模式:代表人物是泰勒,關鍵字是目標。在預期的計劃之內的。
2目的游離評價:代表人物是斯克裡文,關鍵字是實際。不在預期,計劃之內。
3CIPP模式:背景、輸入、過程、成果。
4CSE模式。
六、課程資源
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材是核心的課程資源。
條件性資源(人力物力財力的是條件性課程資源);
素材性資源(知識技能經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是素材性資源)。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二輪複習的課程章節,明天會繼續的,小夥伴們別放棄自己,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哦,加油,你可以看看其他有沒有自己需要的。
你要的教師招聘重點內容來了,難度略高,注意查收!
「教師招聘」二輪刷題經驗總結,有你不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