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文化印象

2020-12-12 中國社會科學網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畔。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亞薩森林,市內由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組成的色彩繽紛的花壇隨處可見。布加勒斯特面積600多平方公裡,人口230多萬,是羅馬尼亞最大城市,也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布加勒斯特是歐盟國家人口第六大城市。

  布加勒斯特的歷史與羅馬尼亞的歷史緊緊連在一起。約公元前1世紀,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達契亞奴隸制國家。106年,達契亞國被羅馬帝國徵服後,達契亞人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並先後組成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獨立小國。15世紀中葉後,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成為奧斯曼帝國轄下的自治公國,特蘭西瓦尼亞則長期處於匈牙利和奧地利統治之下。1859年春,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兩公國合併為一個國家,稱羅馬尼亞,附屬於奧斯曼帝國。1878年羅馬尼亞獨立,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羅馬尼亞國王頒布了關於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合併的敕令,羅馬帝國時期分裂為3個獨立國家的羅馬尼亞最後走到一起,完成了最後的統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羅馬尼亞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舊政權,羅馬尼亞加入了反德國法西斯戰爭。1945年3月6日成立聯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改國名為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曾是世界上石油工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全世界第一座煉油廠是1857年8月在羅馬尼亞投入生產的,那一年羅馬尼亞的石油產量是275噸,布加勒斯特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煤油燈照明的城市。兩年後,美國的石油產量達到274噸,而羅馬尼亞的產量已上升到605噸。羅馬尼亞人說:「1857年不僅是羅馬尼亞石油工業的開端,也是世界石油工業的開端。」

  羅馬尼亞在上世紀中葉曾是歐洲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被譽為「歐洲糧倉」。羅馬尼亞還是歐洲第五大葡萄酒生產國,釀製葡萄酒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厄尼索斯,就誕生在今天的羅馬尼亞境內。

  布加勒斯特於1862年成為羅馬尼亞首都至今。關於布加勒斯特的名稱有兩個說法:一是「布加勒斯特」在羅馬尼亞語裡的發音是「布庫雷什蒂」。傳說,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遠方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便搭起帳篷定居下來。隨著來到這裡的人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一座城鎮。由於牧羊人布庫爾是這座城市的開拓者,為了紀念他,人們便修建了一座布庫爾教堂,這個地方被稱為「布庫雷什蒂」,英語轉譯成「布加勒斯特」。直到今天,布加勒斯特還有一座名叫「布庫爾」的教堂,人們將這座教堂看作是這座城市悠久歷史的見證。二是「布加勒斯特」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歡樂之城」。源於15世紀時,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大公國的一座要塞,並於1477年擊退了入侵的奧斯曼帝國,人們慶祝這次勝利,將這座要塞稱為「布加勒斯特」,即「歡樂之城」。

  布加勒斯特有獨特的文化韻味。登博維察河穿過市區,向多瑙河流去,把布加勒斯特分為兩部分。市區12個湖泊同登博維察河相平行,一個連著一個,宛如一串珠光閃閃的項鍊嵌在布加勒斯特城中,把布加勒斯特裝扮得分外豔麗。布加勒斯特老城就在登博維察河南側,老城在二戰的炮火中倖存下來,因此被稱作「布加勒斯特的奇蹟」。老城不僅有東正教風格的建築,還混入了拉丁和伊斯蘭建築的風格,又雜糅了一點法國、義大利和蘇聯的建築風格,雜而不亂,各具風情。

  布加勒斯特及周邊城市,有三處景區吸引著大量的遊客。

  一、卡羅爾國王在布達佩斯的皇宮和在錫納亞的佩雷什夏宮。1859年,摩爾多瓦與瓦拉幾亞合併,組成羅馬尼亞,隸屬奧斯曼帝國。1862年,摩爾多瓦親王和瓦拉幾亞親王歷山德魯·約安·庫扎,成為統一的羅馬尼亞的首位大公。1866年,羅馬尼亞上層發動政變,強迫庫扎大公退位,並驅逐其出國。他們從德國請來卡羅爾王子擔任羅馬尼亞大公,為卡羅爾一世。卡羅爾一世最大的功績,是在1877年至1878年俄土戰爭中,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方,共同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作戰。特別是在戰爭關鍵時刻,俄軍已疲憊至極,卡羅爾國王御駕親徵,率領羅馬尼亞軍隊大舉出兵助戰,使俄軍轉敗為勝。1878年1月,俄、羅聯軍攻到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其籤訂停戰條約,在這個條約中明確規定:羅馬尼亞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這使卡羅爾在羅馬尼亞深得擁護。1881年,羅馬尼亞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卡羅爾加冕成為第一任國王。他逝世於1914年10月10日,享年75歲,在位長達48年。

  在布加勒斯特,卡羅爾當時居住的皇宮,現已成為總統府和國家藝術博物館。這是一組佔地龐大、相當豪華的建築。裝飾精緻華美,大廳的柱子、樓梯的欄杆都選用精美而名貴的彩色石材做成,地面用彩石板拼鑲成花紋,雕刻細膩的廊柱美輪美奐,宮殿裡的門都是用帶雕花的沉重的橡木做成的,有的還包上了青銅邊飾。值得一說的是,在國家藝術博物館,有許多珍貴的畫作。其中,在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幅羅馬尼亞畫家彼拉西姆創作的版畫《震撼世界的十天》。這是一套組畫,內容是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開頭的那10天裡發生的事情,是革命的內容和藝術形式完美統一的紅色經典。上世紀70年代它們被介紹到中國來,廣泛宣傳,為當年中國廣大觀眾所熟知。

  在距布加勒斯特以北約130公裡的南喀爾巴阡山中,有一座已有300年歷史的童話般的美麗小山城錫納亞。1873年卡羅爾國王從德國請來建築師,在這裡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夏宮——佩雷什宮。這是一座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哥德式建築,是19世紀浪漫主義時代的產物,設計建造時採用近代工程技術,讓德國傳統的城堡風格與山區風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佩雷什宮為鬱鬱蔥蔥的森林所環繞,背後是綿延不斷的青山,前面幽麗雅致的花園正中聳立著卡羅爾一世的塑像,一條小溪從旁邊潺潺流過。宮殿正面是一個大理石砌成的平臺,平臺上有噴水池和各種千姿百態的石雕。這座王宮外觀精巧華麗,內部陳設富麗堂皇,深得卡羅爾一世喜愛,並將自己的珍愛之物盡收於此。宮殿內部有兵器廳、議事廳、辦公室、音樂廳、宴會廳、小劇場、臥室、起居室等共160間房子,展現了德、意、英、土等不同國家的裝飾風格,有的房間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有的房間是法國路易十四的款式,甚至還有奢華絢麗的土耳其式客廳……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堪稱羅馬尼亞建築藝術中的瑰寶,被認為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美麗的宮殿之一。

  二、布加勒斯特的舊王宮和錫納亞的布朗城堡。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託克(1847—1912),1897年出版了傳世經典著作《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書中講道:律師喬納森·哈克前往羅馬尼亞的一所古堡辦理房產買賣相關事宜,卻不想將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招致倫敦。伯爵在倫敦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後,被範海辛教授和他勇敢的朋友們打敗,逃回羅馬尼亞,最終被循跡追來的眾人消滅。這本小說是最早的吸血鬼文學,其中涉及的概念、體例、角色設定等都為後世無數吸血鬼文學所引用,受到驚悚文學愛好者推崇。斯託克也因《吸血鬼伯爵德古拉》而享有「吸血鬼之父」的稱號。

  小說中描寫的德古拉伯爵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弗拉德·德古拉是羅馬尼亞三大公國之一的瓦拉幾亞公國的王子,他曾是抵禦奧斯曼帝國的民族英雄,但也異常殘暴且生性多疑,習慣把犯人釘死在削尖的木樁上,無論戰俘還是官民,都是如此。在他的嚴厲統治下,當時的羅馬尼亞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但他的殘暴也使得官民憤怒。1462年,德古拉在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被殺,他的嚴酷刑罰成為不少文學作品的題材。

  小說中講的德古拉城堡,就是位於距布加勒斯特以北130公裡的錫納亞小城中的布朗城堡。《吸血鬼伯爵德古拉》這樣描述布朗城堡:「它矗立於陡峭的山崖,像一隻雄踞在巨巖上的鷹——高大、古舊,曾經或許輝煌,現在卻滿目蒼涼。在慘澹的月光照耀下,更顯悽冷,城堡裡悄無聲息,遠處松濤澎湃聲隱隱傳來,偶爾夾雜一兩聲野獸的悲鳴。約拿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世界的盡頭,在這裡,時空似乎都停止了運轉。」布朗城堡由匈牙利國王所興建,最早用來抵禦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城堡建立在山頭上,易守難攻。1382年城堡建成後,逐漸成了集軍事、行政管理、司法於一身的政治中心。現在的布朗城堡被闢為一座博物館,2009年向公眾開放,裡面展示著許多中世紀的珍貴藏品。斑駁的城牆象徵著它所經歷過的滄桑歷史。布朗城堡的看點之一是這裡的防禦設施,它的角樓眾多,功能各不相同,形成了完美的防禦體系。布朗城堡因吸血鬼的故事而成為羅馬尼亞最有名氣的景點之一。

  其實,當時德古拉伯爵並不住在布朗城堡。他居住在布加勒斯特,現在布加勒斯特還有他當時居住的舊王宮的遺址,已成為一個博物館。倒是卡羅爾國王的繼任者、斐迪南一世(1914年至1927年在位)的王后瑪麗,經常住在布朗城堡。現在,布朗城堡已成為一個展示瑪麗王后收藏的家具和藝術品的博物館,還原了昔日瑪麗王后在此居住的場景。城堡內也有關於吸血鬼電影和小說的展覽,加之光線昏暗、陰氣森森,讓遊客感覺似乎真的會有吸血鬼出現。武器陳列室裡,擺放了各式盔甲、長矛、刀劍,令人不禁聯想起城堡在過去數百年經歷的血雨腥風。

  三、議會宮。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宮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山坡上,1984年奠基動工,佔地3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面主體建築長270米、高86米,地上11層,地下7層。議會宮耗資巨大,1989年時已耗資20億美元,還未完工。議會宮的建築設計和施工均由羅馬尼亞人自行完成,這座建築動用了2萬名工人、700名工程師。所用建材和家具均為羅馬尼亞本國生產,淡粉色大理石是羅馬尼亞北部特有的石礦,其紋理細膩,似水墨畫一般;兩噸重的大型水晶吊燈、貼滿金葉的牆壁裝飾、手工雕刻的橡木大門、鮮豔的手織地毯等等,無不令人讚嘆。議會宮號稱世界第二大單體建築,僅次於美國的五角大樓。其中3項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即世界上最大的非軍事建築、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辦公建築、世界上難度最大的建築。羅馬尼亞議會目前在這裡辦公,大部分不對外開放,只有一小部分可以預約參觀。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政權更迭後,有人提議把整個大樓一炸了之,因為這是為個人樹碑立傳的建築。但如今議會宮卻被視作羅馬尼亞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被認為是羅馬尼亞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現在,許多重要國際會議在這裡舉行。這裡也成為布加勒斯特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議會宮正對著的是宏偉寬闊的統一大街。這條3.2公裡長的大道中央是一個接一個造型各異的噴泉,一共有42個,象徵著羅馬尼亞42個行政區,大道的噴泉池中最大的一組噴泉代表著布加勒斯特。

相關焦點

  • 「羅馬尼亞」的三座城——布加勒斯特、錫納亞、錫比烏
    羅馬尼亞 是我巴爾幹之旅的第二個國家,來到 羅馬尼亞 之前,我對這裡為數不多的印象就是奧運會上女子體操的身影,再就是吸血鬼題材電影中人物形象,看來巴爾幹地區的國家,我真是不甚了解。來到 羅馬尼亞 的首都 布加勒斯特 之後, 羅馬尼亞 在我的字典裡又多了一個形容詞去,那就是「美女眾多」,以前刻板的印象總覺得出產美女的地方是 烏克蘭 ,但到了之後才發現與 烏克蘭 接壤的 羅馬尼亞 絲毫不遜色,街上、咖啡館裡,每一個向你走來的姑娘都有一副精緻的五官,看著真是賞心悅目。
  • 布加勒斯特冬日集市
    布加勒斯特近日舉辦冬日集市。集市匯集各色美食、手工製品和文藝演出等,吸引大批市民和遊客參加。↑這是12月7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冬日集市上拍攝的聖誕樹。新華社發(彼得雷斯庫攝)↑12月7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人們在冬日集市上參觀遊玩。 新華社發(彼得雷斯庫攝)↑12月7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人們在冬日集市上乘坐旋轉木馬。 新華社發(彼得雷斯庫攝)↑12月7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人們在冬日集市上參觀遊玩。
  • 一起去歐洲南部,感受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魅力!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相傳在13世紀,有一個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邊遠山區趕著羊群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因而定居下來。此後,來此定居的人逐漸增多,商業貿易也日益興隆,這塊定居地逐漸發展成為城鎮。
  • 布加勒斯特市民雪中求樂組圖
    1月7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民在雪後的公園裡玩耍。暴風雪6日席捲包括布加勒斯特在內的羅馬尼亞大部分地區。雪後氣溫驟降,氣象部門對全國發布未來三天寒冷天氣黃色預警。儘管暴風雪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但不少布加勒斯特市民帶著孩子到公園散步、騎車或滑雪。
  • 《老厝回憶錄:鼓嶺》在「布加勒斯特建築三年展」展出
    Triennale)中國館之「營園造家」特別展開幕式,在布加勒斯特莫戈什瓦亞宮舉辦。二戰後,莫戈什瓦亞宮收歸國有,改為博物館、文化中心,是布加勒斯特市名勝。(攝影:路透社) 布加勒斯特建築三年展在歐洲建築領域富有影響力,備受世界多國尤其是中東歐地區專業領域人士關注。本屆三年展為中國首次參展,為呼應本屆三年展「家園」(HOME | any | more |?)
  • 東南歐四國領導人在布加勒斯特舉行會晤
    3月29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從左至右)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羅馬尼亞總理登奇勒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握手。新華社/羅通社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3月29日電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和塞爾維亞四國領導人29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會晤並籤署一份共同聲明,重申支持西巴爾幹國家加入歐盟的進程,強調四國在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合作的重要意義。
  •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超警戒線
    10月20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們戴口罩在公交車站候車。 羅馬尼亞新冠疫情防控規定,如果一個城市或地區每千人中確診病例超過3例,即感染率超過千分之三的警戒線,則自動成為「紅色」區域。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已超警戒線。
  • 陳求發在布加勒斯特會見羅馬尼亞副總理加夫裡列斯庫
    原標題:陳求發在布加勒斯特會見羅馬尼亞副總理加夫裡列斯庫 6月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在布加勒斯特會見了羅馬尼亞副總理兼環境部長加夫裡列斯庫。 陳求發在會見中說,遼寧與羅馬尼亞在經貿、投資、教育、文化等領域有著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雙方產業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
  • 羅馬尼亞公布地方選舉結果: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職位競爭最激烈
    投票率最低的是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公民:只有37%。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最富裕的城市,其經濟和社會指標高於歐盟平均水平,並且在人口統計方面最具活力。因此,布加勒斯特市長職位也是所有政黨都努力爭取的重要角色。
  • 布加勒斯特不眠之夜
    ◎ 劉元舉 羅馬尼亞廣播音樂廳坐落在布加勒斯特老區的一條資深街巷裡。素樸的外表經風沐雨,積澱深厚。世人矚目的羅馬尼亞國際廣播音樂節日前就在這裡隆重開幕。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名團BBC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等6個世界著名交響樂團中,深圳交響樂團第一個出場亮相,率先進行了開幕音樂會演出。因此而備受關注。
  • PGL公布布加勒斯特Minor解說分析團隊
    日前,PGL在官推上公布了即將開賽的由鬥魚TV獨播的布加勒斯特Minor的直播團隊成員。其中包括了主持人REDEYE。而分析臺上則是邀請了前coL戰隊選手、北美老隊長Kyle以及小B神Black,這兩人在遠離職業舞臺之後,開始逐漸轉型,多次出現在各大比賽的解說臺和分析臺。
  • DOTA2 PGL布加勒斯特Major小組賽首輪抽籤分組情況
    DOTA2 PGL布加勒斯特Major於北京時間3月4日至11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打響。本次比賽小組賽採用的是瑞士制,小組前八晉級淘汰賽,後八名直接淘汰,因此首輪的抽籤分組也極為關鍵。然而根據最新的首輪對陣來看,中國戰隊的抽籤並不算理想。
  • 羅馬尼亞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不斷上升 首都布加勒斯特已恢復對餐飲...
    羅馬尼亞連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不斷上升,國家緊急情況委員會向疫情最為嚴重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市民發出警告,當前該地區平均每千人中感染人數為2人,呼籲大家遵守防控措施,正確佩戴口罩。首都布加勒斯特單日新增579例確診病例,累計確診21434例。
  • 布加勒斯特Minor開戰在即 小邵陽本土作戰
    如果EHOME或者KG能夠在布加勒斯特奪冠,那麼十天後的重慶Major上就會有四支中國戰隊了,TI直邀的機會就更大了。
  • 布加勒斯特Minor第三日:BOOMID魔幻GG
    如果你在看完KG和EHOME的內戰後就打開了自走棋,或者在OG敲出GG後就上床睡覺了,那麼你便錯過了布加勒斯特Minor第三個比賽日中最「魔幻」的一個畫面。其實早在昨天的比賽結束後,就傳出了「BOOM ID打假賽」這一消息。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這件事最終也不了了之。
  • 孫一凡摘得「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青年指揮比賽」桂冠
    昨日,從第10屆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青年指揮比賽賽場中傳來一則喜訊。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學生孫一凡在比賽中榮獲第一名。雖然近年來也有中國青年指揮家在國際上獲得獎項,但和古典音樂其他領域相比屬於十分「難得」。
  • 羅馬尼亞聖誕義賣多元文化完美融合 中國展臺深受歡迎
    新華網發(林惠芬攝)新華網布加勒斯特12月11日電(記者林惠芬)羅馬尼亞一年一度的聖誕慈善義賣集市10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51個國家的駐羅使團及多個非政府機構參加了當天的活動。當天的義賣現場人頭攢動,各國使團工作人員身穿各自的民族服裝,以特色美食、豐富多彩的傳統手工製品、圖片等來展示各自國家的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
  • 布加勒斯特Minor預測:誰能殺出重圍?
    北京時間1月9日至1月13日,由PGL主辦鬥魚TV獨播的布加勒斯特Minor將如期舉行。本次比賽共匯聚了來自全球六大賽區的八支強隊,他們會在為期五天的時間裡向最後一個晉級重慶Major的資格發起衝擊。實力差距明顯,南北美隊伍或一輪遊既然是寫預測,那就不能說一些類似「八支戰隊都很強,每個都有機會拿冠軍」這樣的片兒湯話。
  • 中國報導與印象文化達成戰略合作
    12月10日,中國報導《文化中國》頻道與北京印象藍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象文化)企業形象傳播戰略合作單位授牌儀式在北京航天商務舉行。中國報導《文化中國》頻道主編陳衛明、文化中國頻道《長徵精神》欄目主任沈德福與印象文化總經理丁曉及雙方代表,就共同建立企業品牌形象傳播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布加勒斯特Minor決賽日回顧:EHOME奪得新賽季首冠
    作者:梅雨時節   北京時間1月14日凌晨,EHOME以三比一的比分在BO5總決賽中擊敗Gambit戰隊,從而奪得了本次布加勒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