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今天的高考同樣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大事,作為過來人,亦知其中的不易。
截止到昨天,應該大多數的同學們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高考成績,成功佔據熱點的自然是高考狀元們。
有人在為自己沒考上一本或者988,211而感到嘆息,還有人復讀了一年卻與本科失之交臂,前路迷茫。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這個知識化的時代,對於普通人的我們而言,高考實在太過重要。然而,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性,大家都前赴後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總有人萬般努力卻不慎跌落。
就在昨晚,四川高考分數查詢,我的一位好友復讀了一年,緊張的點開它,卻看到比去年還低的分數。她不努力嗎?不,她比我努力好多倍,來自於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拼了命的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在與她相處的三年中,她的努力我都看在眼中。
她不僅是學習上的拼命三郎,在家裡也為家人分擔農活兒,可以說,她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幹農活兒的路上。
可惜,去年我們考得全國三卷,尤其以數學題為主,比2018年難了一個度。我了解她的,一名文科生,可以把政史地修得面面俱到,可就是解不了函數題,寫不會英語作文。就連一篇《琵琶行》都要背上一個星期,才勉強能默寫過關。
她常說很羨慕我們有聰明的頭腦,不像她怎麼學也學不會。
今年的高考分數線雖然降了,題卻比去年更難,復讀一年迎來的是更沉重的打擊……
她特別迷茫,不知道要不要去讀專科,作為朋友還是勸她去了,畢竟自己沒什麼擅長的,不讀不行。
每年像這樣的不在少數,也許沒有認真,也許認真了卻因為時間和能力問題而失敗了。
汗水與犧牲沒有得到回報,並不代表自己有多麼差勁,未來的路還很長,必然還得繼續走下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拿破崙曾說: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離成功不遠的時候。
也許此刻這個成績不是我們想要的成績,但畢竟是我們一筆一划寫的,正視它,好好決定下一步。無論是何種選擇,沒有人可以說它就是不對的,未來有無限可能,實施者就是你自己,誰能代表你的感受呢?
記得在某一期《極限挑戰》中,劇組為即將高考的孩子們準備了一場賽跑。每個人站在父母為我們準備好的起跑線上,然後便是靠自己的努力往前衝,到達終點,才能獲得禮物。
誠然,每個人若站的位置都不相同,父母的半生努力為成了許多人的跳板。而更多的平凡人,還是得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記得我小學快畢業的時候,縣裡唯一的一所重點初中招生,用推薦的方式來擇優錄取,名額有限。我恰好不在名額之中,在初中報名那天,父親又帶著我去找校長,這也是學校給我們這些人有限的機會。
見到了校長,沒有試卷,只是問了我幾個問題,比對了一下我的水平,便留了名字和號碼回去等電話。那時的我,像極了去工作面試被婉拒,但仍舊抱著一絲希望。
後來,一位同班同學的父母也去了,他可算是班上墊底的,硬是靠著關係就進了,而我卻沒進,就在鄉鎮初中讀了三年,中考成功考上了市裡的一所省級重點高中。
可到了高中以後,明面上不準招收分數不夠的學生,可暗地裡卻還是有不少靠關係進來的,是我一度覺得我的努力就是一場笑話。
好在,後來熬到了高考,考了一個二本,雖然不是很好的學校,但我也知足了。
再次看看他們,大約世界還是公平的,也或許是她們從未珍惜過父母爭取來的機會。把學校當做養老院,從未正眼看過自己的人生,規划過未來。
在這方貧瘠之地,並非所有貧窮出生的孩子都有一顆向學之心,他們壓根兒就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開始便放棄自我。得過且過,今日之樂今日享,今日之苦明日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那些優秀者相比,我承認在高中之前,學習時間的確不足,全依靠學校老師安排的那點兒時間來學習,其餘的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在這裡,每年都會有考上的大學的,成功從這裡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像我這樣一直待在這裡的人,一直都在思考外面到底是什麼樣的,讀書也就是我最好的出路。
也許,以前在走親戚的時候,父母長輩總是拿我們和其他的小孩子比,可是怎麼也比不過人家。不說文武雙全,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大概是她們最好的寫照。
我們所羨慕的不僅僅是別人的成就,也羨慕那樣好的家庭環境。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父母沒有讀過幾本書,只能翻來覆去的用那幾句話來教導你,所有的耳提面命都是父母的期待與辛酸,而我們的心裡除了感動,還有愧疚與無可奈何。
從幼年到成人,我們在與父母的矛盾中不斷長大,直到18歲,真正成了一個大人,走到這個分叉口,才發現一切並不容易。
我想說的是,即便與他人相比,我們並不那麼優秀,也要做到能為自己而自豪。高分之人何其多,我們這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或可留給自己一份傲氣。
如果你是觀望者,還在為夢想而努力奮鬥,就請珍惜少年時,繼續努力;如果你是今年高考的成功者,也請不要驕傲,畢竟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之說;如果你是落榜者或者對成績不滿意的人,請不要過多糾結於過去,準備好未來的計劃,揚帆起航。
高考後,陸陸續續的開始填報志願。對於那些大神來說,自然沒有問題,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即可。
而我們這些中等人,又要考慮專業,又要考慮在省內還是省外,哪所城市,分數不夠會不會被調劑。每年的這個節骨眼,總有部分老師和機構公開幫人收費填志願,人滿為患。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有分數實在看不過眼,準備自己填的。無論怎麼填,都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和興趣愛好,量力而行。
還有那些糾結於復讀,打工還是去能上的學校。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如果說覺得自己還有可供挖掘的潛力,一切都好說。如果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瓶頸,那麼復讀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楚,還是能走就走的好。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權利,一切的動力皆來自於我們的選擇。
有人把大學當成成年人娛樂的場所,有人把它當成未來找工作的基礎,對待未來的態度不一樣,最後的結果也不一樣。大學並不是保險箱,也不是養老院,那是一個學術的地方,希望所有人都能過認真對待。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專業點,卻不是決定點,不要讓對成績的情緒影響你的未來。我們既然都勇於去過這條獨木橋,就不要怕未來會怎樣。
無論優劣,也請以平常心對待,青年學子,少年風華,是最美的一條風景線。遇見千難萬苦,喜怒哀愁,也仍記得初心,曾經的夢想沒有熄滅,就不會對現實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