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歌真的是完全靠靈感嗎?

2020-12-20 音符之語

對於喜歡音樂的朋友來說,心裏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那就是一首歌曲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呢?對於這一問題,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寫歌要靠天賦、靠靈感,就象寫作文一樣想到哪寫到哪,另一種說法是寫歌就靠嘴巴哼哼就行,因為只要哼出心中的旋律就是歌……

對於這兩種說法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歌曲到底又是怎樣寫出來的呢?其實以上兩種說法都對又都不對,為什麼說都對呢?那是因為寫歌確實是需要靈感的,因為所謂靈感就是一首歌最初的想法,一種感動,音樂的「種子」是靠靈感而來的,沒有靈感寫歌無從談起;然而嘴巴啍哼也確實能寫出歌來,有極少數樂感特別牛的人寫歌就是靠啍唱,把啍唱出的旋律錄音,然後把錄音請別人扒帶記譜,只是這種作曲法是非主流的,是不懂樂理和作曲理論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那為什麼又說兩種說法都不對呢?因為完全只靠靈感寫歌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因為靈感是易逝的,不可能是無限並長久停留在你腦子裡讓你想用就有的。嘴巴哼哼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有時確實能哼出一小段旋律,但那都是碎片性的,既沒羅輯性也無連接性,甚至可能連最基本的終止式與曲式規則都不會有。再則,作為非大神的人來說,你心中又有多少旋律?能啍出一首完整的歌嗎?就算能哼出一首完整的歌,那你這歌一定是很鬆散的,沒有主題也沒有思想的,甚至是蒼白的,其質量可想而知了……

真正寫歌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是靠靈感與音樂理論的結合,而並不是只靠靈感或嘴巴哼哼,縱觀中國(包括臺灣和香港)音樂領域的一些著名曲作家,李煥之老師,谷建芬老師,陳耀川老師,羅大佑老師等等,他們無一不是靠深厚的音樂理論支撐而潛心創作的,很顯然他們所創作的那些經典並不是全靠靈感或嘴巴哼出來的。由此可見,要想寫歌,寫好歌,必須得先系統性學習音樂的各項理論知識才是最切實際的辦法。音樂理論包括基礎樂理,旋律發展手法,和聲學,曲式,等等,這些都是寫歌必修的課程,只有撐握了這些理論性的東西,才能很好的對音樂「種子」進行培育、延伸和擴展,逐步把音樂「種子」(音樂術語稱動機)發展成樂句、樂段、最後發展成歌。

結束語

朋友們,你們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音樂溯源,我會持續為朋友們帶來音樂相關的文章,歡迎評論,按贊,謝謝!

相關焦點

  • 寫作時靈感、天賦和直覺之間的關係,理解了也能靠靈感寫作
    很多人說,寫作是要靠天賦的,這個我承認,一流作家的確需要靠天賦,或許投胎的時候那個天賦點正好全員打開,人家寫文章就和咱們玩兒似的,行雲流水似的就能寫出深入人心的獲獎作品。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仔細考察一下知名作家,還真沒有幾個靠天賦寫作的,這類型要麼一生就一部名作,然後封筆,要麼就陷入毒品、酒精的深淵,萬劫不復,沒有技藝的支撐,僅靠靈感閃現,如同等待流星雨,可遇可不求。
  • 你聽過《童話》這首歌嗎?光良在《異口同聲》中講述當年的靈感!
    說到光良,你還記得曾經聽過的那首光良演唱的《童話》嗎?在本期節目中,演唱的第一首歌就是《童話》。隱隱約約我還記得這首歌的歌詞: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這首歌曾獲得21個獎項,發行於2005年,是當年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這讓產生了一個疑問?什麼樣的環境下讓光良寫出了這首歌曲!
  • 蔡健雅寫歌有怪癖:一部分歌在馬桶上完成
    蔡健雅寫歌有怪癖:一部分歌在馬桶上完成   六七歲的時候,爸媽讓蔡健雅學鋼琴,她說自己那時並不喜歡,甚至還有些排斥音樂,「因為總覺得這是爸媽安排給我的,並不是我真的喜歡。」可她那時已經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她會把發黴的錄像帶拆開來用酒精清洗乾淨,然後忘記怎麼組裝回去時,就再拆開一盤做樣本,直到把兩盤帶子都還原為止。  直到十五歲時,蔡健雅說自己突然像「開竅」了一樣想念鋼琴,於是自己在新加坡找老師學習彈奏。
  • 電焊工「老男孩」為心儀女孩16年寫歌百餘首
    後來了解到他在工地工作的情況,我覺得我很樂意為他寫歌。」許小猛對記者說。  為心儀女孩,16年前學寫歌  昨天下午,記者電話聯繫上正在吳中區天韻廣場項目工地上工作的鹿鳴山。因為手上有工作,他特地請示了工地負責人,得到批准後才暫停工作接受了採訪。  鹿鳴山告訴記者,他最初寫歌是為了一個心儀的女孩。
  • 專插本可以完全靠自學嗎?
    專插本可以完全靠自學嗎?很多報考專插本的同學心裡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不論什麼考試都是可以靠自學的,包括中考、高考都是一樣的,更不用說專插本了。學習終究是回歸到你自己身上。沒有老師帶著學無非就是怕自己不夠自律,沒有做好規劃,不能夠完全靠自己學到東西。但是專插本考試更多的就是靠你自己的自律和堅持。還有每個人自身是基礎。
  • 李榮浩15分鐘寫出《李白》,是靈感還是積累,創作能力有多重要?
    最近,他因為15分鐘寫出《李白》上了熱搜,有很多人說對於歌手來講靈感來了擋也擋不住,這點我非常同意。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他的靈感來源自哪裡呢?我們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這句話適用於各行各業,包括樂壇。我不相信一個沒有生活閱歷和音樂素材積累的人可以短時間創作一首好歌,如果有那大概率是抄襲。
  • 馬思唯 黃子韜 熱狗等場外寫歌?
    一開始導師們切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beat,然後大家瞬間靈感激發,往裡面填各種詞。一發不可收拾,馬思唯等人提議大家來寫歌,然後黃子韜與Dz對上口,組了個隊互相寫詞「洗面奶用的是Hater的人的眼淚」味夠衝。馬思唯靈機一動組隊熱狗,RichBrian孤零零獨自寫詞。
  • 靈感,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嗎?
    媒體試駕品鑑會 打破傳統編隊試駕形式 體驗者通過推薦的 「靈感路線」 自由馳騁探尋個性靈感目的地 時尚健康 將靈感寄託於林野中和諧的自然之色 不僅如此 一場MINI範兒十足的靈感派對
  • 沈玉琳邀寫歌?黃明志:看新聞才知道
    大馬創作歌手黃明志日前推出最新專輯《亞洲通牒》,自2011年開始,時時推出新作的他,直說自己完全沒有創作瓶頸,在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還搞笑的說,『如果Youtube停了兩個月沒更新,那就是真的遇到瓶頸了』。
  • 純露真的是完全無添加嗎?
    最近有朋友問,純露真的是什麼都沒添加嗎?保溼劑、抑菌劑、防腐劑?其實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畢竟完全無添加聽起來總有幾分難以置信,但事實上,真正好品質的純露就是完全無添加,純粹地通過蒸餾而得。對此,一些人可能會問,不添加防腐劑,那純露靠什麼防腐呢?純露都是弱酸性的,不同品種PH值從2點到5點多都是有的,酸性環境天然抑菌,加上含有多種天然植物的抗菌成分以及純露裡的水溶性芳香成分像脂、醚、酸、醛、酚等都很穩定,所以純露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成分防腐。
  • 學習真的全靠腦子嗎?
    有個孩子邀請我回答:「學理科真的全靠腦子嗎?」我的第一反應是,學習當然要靠腦子,不靠腦子還靠什麼呢?這豈不是一個無效的提問?但是進一步想,關於「腦子」,孩子是不是另有所指呢?仔細一推敲,孩子所說的「腦子」不是指大腦這個器官,而是指大腦的功能和特點,就是腦子好使,聰明的意思。
  • 莫非真的是報復性寫歌
    把毛不易、淘汰、新歌、43分鐘這四個詞聯繫起來,就可以得出「毛不易報復性寫歌」這樣的結論。報復性寫歌:為了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華,而瘋狂寫歌的舉動。然而如果不仔細去了解,這43分鐘的時長到底是怎樣一首歌,就更容易讓人產生「報復性寫歌」這樣的想法。
  • 如何從零開始學會寫歌?
    淘歌可用蝦米音樂上的相似藝人 (真的挺準!),bandcamp上找各個風格的藝術家。4 扒歌練耳,陪練樂感。找幾十首自己喜歡的歌來扒,每個樂器都扒,不管是葫蘆絲嗩吶二胡還是戰國編鐘,最好能把每一軌的都給扒出來。學習你喜歡的樂隊是如何作曲的。
  • 如何用吉他和弦寫歌?
    用樂器彈奏出來的旋律來引導詞作者寫歌是每一個詞作者創作路上尋找靈感的驛站,每個詞作者也必將有自己最愛的樂器伴身,吉他便是很多詞作者的首選,用吉他和弦寫歌更是詞作者們最常用的一種音樂創作手法,那麼,他們是如何用吉他和弦寫歌的呢?學會聆聽,在聆聽他人創作的和弦中尋找自己的創作靈感。
  • 王若琳為暗戀老師寫歌
    而對於創作靈感,王若琳也表示自己有一首歌《莎賓娜,不要再結婚了!》是在夢中創作的,她在夢中夢見自己在翻唱一首九零年代的歌曲,醒來就把它記錄下來了。這首專輯中也救了很多王若琳自己的感情觀,《夏天》《現在人生無憂無慮了因為我終於上電視了》《騎著電動滑行車的葉豆老師》都是根據自己真實的經歷感悟寫出的歌曲,而《騎著電動滑行車的葉豆老師》是寫給高中暗戀老師的歌曲。
  • 大張偉再陷抄襲風波,音樂真的沒有完全的處女作?
    然後有人質疑「技術帖」的 UP主:16年將兩段和弦走向不一樣的段落旋律說成完全一樣,這次的比對又將兩個不一樣的曲子強行說一樣,一點樂理都不懂。這次更正難道是因為被人發現抄襲了嗎?比如音樂家Sandy Wilbur表示:「音樂中是沒有完完全全的處女身歌曲的,我們都會受到前人音樂作品的啟發。」比如 「Teenage dream"創作者Bonnie Mckee說:「很多情況我們沒有靈感的時候,會找些東西聽來啟發靈感。
  • 填詞人壓力大,不敢幫劉德華寫歌,華仔親自寫下這首歌,卻唱火了
    導語:填詞人壓力大,不敢幫劉德華寫歌,華仔親自寫下這首歌,卻唱火了大家都知道在80年代的樂壇,很多歌手都只會唱歌,不會填詞,很多歌手都是在公司的包裝下成名的,都是拿著別人創作好了的歌唱,唱出來好聽就能火,在那個年代就連王傑,也是拿著別人的歌來唱
  • 不會寫歌的愛豆不會紅得久?沒自作曲的團體會被淘汰的時代來了?
    (素材來源:哎一股韓流)如今會自己寫歌的愛豆越來越多,漸漸演變成了一種「必備技能」一樣的存在,會自己寫歌的愛豆、團體自然是會更吸引人,但是否真的會迎來不會寫歌就淘汰的時代呢?首先第一個要提的人物是GD權志龍。
  • 叮砰巷裡又有人開始寫歌了
    歌曲創作者和記者門羅·羅森菲爾德(Monroe Rosenfeld)被認為是「叮砰巷」的起名者叮砰巷裡,聚集著一群靠寫歌維生的職業創作者,他們受僱於曲譜商,日以繼夜的工作工作條件不算很差,有的曲譜公司還為創作者提供「枯竭補貼」,以應對靈感枯竭、寫不出歌的狀況。對於這些職業創作者們來說,寫歌並不難,15分鐘內寫出一首歌是基本功,有的歌甚至幾分鐘就寫好了。
  • 花3分鐘寫下的一首歌,專輯賣了2600萬,靈感來自賭博先贏後輸
    花3分鐘寫下的一首歌,專輯賣了2600萬,靈感來自賭博先贏後輸。而說到創作,有時候真的很難,難到如華語樂壇公認的創作天王周杰倫,在這幾年裡也寫不出一首能媲美過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