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被稱為「2020年上海最牛學霸」的高二學生成為了家長圈的傳奇:被譽為中國版「麻省理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20年一共錄取了48位新生,唯一的上海學生是閔行中學高二年級的徐小航。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公認的中國頂級學府,還有一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也如「世外高人」一般神一樣的存在。中科大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搖籃、中國版的「麻省理工」,早在1978年,中科大就創建了少年班,專門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2020級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共計錄取48名考生,今年上海僅有一名學霸上榜,他就是來自閔行中學的徐小航。
2018年7月,徐小航以589分的中考成績從文綺中學考入閔行中學,在同屆學生中的成績並非名列前茅。但是進入高中後,人生開始一路開掛。
作為一名高一的學生,他拿出了考研的架勢,開始超前自學了許多大學物理和數學的課程,涉及高等數學、理論學習、動力學、計算機編程、C++等。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在寫論文。
為了培養這個好苗子,閔行中學校長何美龍也是舉全校之力,全力培養他。除了數學、物理兩門強項外,科創老師、語文老師、英語老師、信息科技老師、生物老師、實驗老師……輪班上陣,每個老師都為他開小灶。這就好比一個明星的背後,是整整一個團隊在背後支撐!
在老師的重點培養下,徐小航不負眾望,不斷參加各類比賽,成績不俗,拿獎拿到手軟。
他分別獲得了第3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三等獎、2019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三等獎、2019年上海高中生物學競賽二等獎、2019年上海市中學生勞動技術競賽實體設計項目三等獎等獎項,還入選「2019年上海市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
班主任董薈對徐小航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孩子不簡單!」高一進行新生家訪,那天徐小航並不在家,他正泡在交大圖書館看書呢。
令董薈記憶猶新的是徐小航的暑期安排計劃表,密密麻麻精確到分鐘,這其中數學、物理、英語等學習安排都在其中。董薈還發現,徐小航的枕邊放著一本大學的《高等數學》。
徐小航的父親是上海交大的老師,母親原本是某地教育局的美術教研員,之後辭職在家。
「有些孩子的興趣愛好是遊戲、有些孩子是運動或藝術類,而我的兒子從來不打遊戲,偶爾彈彈鋼琴和畫畫,但他最大的興趣還是數學和物理,每次做作業也都是先把這兩門學科做完再做其它的。」徐小航的媽媽介紹說。
高二上半學期,徐小航得知中國科技大學在全國面向高二學生招生的消息後,便有了試一試的心態。
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鼓勵下,徐小航提交材料進行報名,參與了面試、初試、複試等環節。
由於此前徐小航獲得了多項數學和物理相關的競賽獎項,使他成功獲取複試資格,這給了徐小航極大的鼓舞。
高二下半學期在完成了等級考考試後,在班主任董薈與年級組長周琰的安排下,讓徐小航插班到高三(11)班就讀。
插班到高三學習的時間不到一個月,7月7日,徐小航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古美初級中學的高考考點,和高三學生一起參加了高考。
參加完高考後,徐小航並沒有放鬆,因為等待他的是8月份中科大的複試。
準備中科大複試的1個月時間裡,徐小航每天學習內容安排得很滿,書桌上堆滿了書籍和試卷,每天花在功課上的時間,差不多超過10個小時。
今年,中科大少年班複試的時間拉長,往年只需一天的複試測試,今年安排了兩天時間。8月9日上午和下午,分別是兩個半小時的數學筆試和兩個半小時的物理筆試。題目難度不小,相當於奧賽的大題。不過徐小航仍然保持了較穩定的發揮,最終成為今年上海唯一一名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的學生。
「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閔行中學眾多老師的幫助。」徐小航說,是高中豐富的生涯規劃課程為他提供了很多學習與發展的機會。
徐小航的座右銘是「我為人類作貢獻,不求俸祿不求功」,談及未來的職業規劃,徐小航表示:「希望未來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將來能為國家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中科大開學時間為9月4日,這段時間徐小航也沒閒著,已經開始學習大學英語。
即將踏入大學校園,徐小航說:「跳過高三進入大學,這並不意味著輕鬆,而是更艱巨的挑戰。知識沒有止境,學習沒有止境,奮鬥自然也沒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