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 祖廟老街舊事

2020-12-22 珠江時報

    ■葉家莊裡用青石鋪成的巷子。

    ■葉大夫祠。

    ■葉家莊內有葉氏家族自己的圖書館。

    ■任圍裡的鑊耳屋。

    ■任圍的鳥瞰圖。

    有著「中國最美文化魅力小鎮」之稱的祖廟街道,有著不少充滿故事的老街巷。它們在歲月的流逝中依然保留著獨特的歷史韻味,靜靜綻放芳華,寄託著一代又一代佛山人的記憶與情懷。《祖廟社區》特開設「老街舊事」欄目,與你尋訪這些老街的往事。歡迎各位市民踴躍分享關於老街巷老建築的點滴故事和回憶。

    聯繫方式:673976360@qq.com

    葉家莊

    富商葉氏家族建於清末

    葉家莊東連市東上路,西靠原東方廣場汽車站(現已撤銷),原稱寶善坊,為富商葉氏家族在清末時所建,自佔一巷,故又稱葉家莊。

    據葉氏族人葉承蔚介紹,清中葉後,葉氏家族在佛山、香港等地以經營中西成藥起家,清末時成為省港佛知名的華僑巨富,其產業遍布廣州,香港等地,而祖居的佛山以莊宅,房產為主。葉家莊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據說其範圍之大,在佛山當時的同類莊宅建築中也是少有,至今保存完好。

    葉家莊內葉大夫祠,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始建時,東、西均有門樓,今西側門樓已不存,現存東側門樓外表是水磨青磚,石額刻「南陽」二字。葉大夫祠是目前佛山保存較完整的祠堂建築,對研究佛山宗族制度較有價值。

    祠堂磚雕、灰塑雕刻精美,祠前有花園。「祠堂後面的花園,以前是有專門的人打理的,非常漂亮,我就在這裡出生,但是後來去了香港。」葉氏家族在佛山的第四代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家族中很多人都是在佛港往返,所以房子中就加入一點洋派元素,如門樓處的圓柱等。直到後來日本攻打香港,讀小學四年級的他才隨著父親回到佛山。當時,葉家莊也被日軍徵用了,抗戰勝利後,他們葉氏的後人才重新回到葉家莊,回到自己的家。如今葉氏後人很多都在香港或者國外居住,「最遠的在南美洲。」他說。

    葉氏族人葉承平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葉氏家族生意最大時,香港半條彌敦道都是葉家產業。如今屈臣氏的前身,也是當年葉家的生意之一。」

    任圍

    見證昔日佛山絲織業榮光

    燎原路的華安市場,人聲沸鼎,周邊的街坊如常到這裡買菜。在華安市場和「雲香小食」後面,蘊藏著一片見證昔日佛山絲織業榮光的莊宅——任圍。這是任氏兄弟二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興建的大型莊宅建築。

    明清時期,桑基魚塘是珠三角腹地的主要經濟生活方式,華南商業重鎮佛山自然成為中國絲織業的中心之一。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清嘉慶、道光年間),佛山出現了兩位巨富,任偉和任應兄弟,兄弟二人做絲綢生意,發財後在家鄉興建了大型莊園。

    任氏兄弟的莊園包括兩部分,包括位於現在禪城區樂安裡的任偉莊宅和西側任映坊的任應莊宅,這兩組建築群都建有高大的圍牆,後來佛山人把兩座莊園稱為「任圍」。

    物換星移幾度秋,如今任氏兄弟的莊園也僅保留一小部分,但是這片殘留的古建築群依然是兩百年前佛山古鎮輝煌商貿史的重要見證之一。

    由於與華安市場靠得很近,那一帶也是老房子居多,即使天天去買菜的阿姨都未必留意到這裡有一片古建築。

    從華安市場走入任映坊,抬頭一望便是嶺南特色的鑊耳屋,一些屋簷的灰塑依然精緻如舊。質樸的古老大屋仿佛讓時間停駐,讓人暫時遺忘每天來往的喧鬧人潮。

    任圍是一片很大的不相連的古建築群,包括任映坊任應莊宅和樂安裡的任偉莊宅,二者相距30米左右。

    任氏家族後人任中枝曾在佛山一中讀書,畢業後在佛山水泵廠工作了21年半,後來移居澳門。他在任映坊出生,並度過青壯年,曾聽長輩說起祖宗任氏兄弟的發家史。

    任中枝曾說,任氏兄弟早期做布匹生意,有一次把布匹送到北京,運輸途中掉進水裡,洗幹處理後布匹顏色改變,變成大城藍,皇帝對大城藍讚不絕口。任氏兄弟有了第一桶金,隨後開始從事絲織業,生意越做越大。

    佛山民俗專家餘婉韶所著的《佛山記憶》一書裡,也談到這個故事,雖然內容有點出入,但餘婉韶也曾說,過去永安街一帶有很多染色的作坊,把水排到大街的水溝裡,所以任氏兄弟的布才被染得鮮豔有光澤。

    在任中枝的記憶裡,他小時候生活的任映坊很大,有前院、後院、池塘,除了祠堂外,還有學堂、桑基魚塘,整個華安市場都屬於任圍。任中枝說,任映坊和任偉莊宅都有各自的圍牆,兩個莊宅中間隔著一條小巷。以前任映坊門前掛有「外翰第」官匾,一入門還有官員出行所用迴避、肅靜、官銜牌,宅裡有很多傭人。不過,任中枝不太了解「外翰第」是什麼官。據網上資料顯示,「外翰第」即有地位的文翰人家的外衙的意思,既顯示了主人與眾不同,又含表明家世顯赫,或藉以弘揚祖德,啟裕後人的深意。

    本版整理/譚碧韻資料來源:佛山一中土著、佛山日報、南方都市報、發現佛山攝影/羅樂平、苗健、苗壯、葉承蔚

相關焦點

  • 尋訪金清老街
    我從東部的金港東路入鎮,從菜市場迂迴繞入,這裡到處是現代樓廈,兒時印象中的鎮區老街被這些高大的建築物層層包圍,幾條支河呈東西走向並列,寬度10米左右。這是中心地帶的支河,當中有廣場,有公園,有鬱鬱蔥蔥的綠化帶鑲在河邊。 金清鎮歷史上是與黃巖、海門、路橋齊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
  • 老城中的舊事 「記憶雜貨鋪」訴說《城事》故事
    「城事」中的舊事——記憶雜貨鋪還記得「老街江湖」嗎?還記得那些終日琢磨於美食,穿行於老街的「老炮」嗎?坐落於陝西鹹陽,渭城古樸巍峨的北平街牌坊,傳承至今的老街美食,依水而居的老鹹陽人……這一點一滴的過往和曾經沁潤我們成長的味道,都已成為我們記憶細胞中不可磨滅的基因。我想,在每個人的腦海深處,都有一個角落,存放著某個人、某個地方,和他們陪伴過的一場往事、一段回不去的歲月。
  • 回味遺忘的時光,老街舊巷的寧靜與淳樸
    淡水老街,指的是河邊橋頭市場那一片老城街道,解放初期淡水最為繁華的地方,淡水鎮的中心區,老一輩們曾經在這裡揮下熱汗,打拼人生。潘屋巷。雖然地面經過了翻新,但依然保留著舊貌.....它總是淡定地躺在喧囂的都市中。那流動的時光凝固下來,暖暖的,照出一群漂浮跳動的塵埃。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四十:安慶市桐城孔城老街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安在線推出「行走安徽老街」系列攝影報導,集中展示老街場景及生活在老街人們的質樸、勤勞、幸福、喜悅、自信。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孔城老街。孔城老街坐落於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鎮境內,距桐城市市區12公裡,已有1800多年歷史。
  • 來佛山必遊祖廟,給你一份祖廟一日遊攻略!
    來佛山必遊祖廟,給你一份祖廟一日遊攻略!祖廟,可以算是佛山的一個地標,見證了佛山這座城市的時代更替。對很多第一次來佛山的外來人士來說,第一個會去的地方,就是祖廟。祖廟處於佛山這座城市的商業中心,所以這裡更算是一個休閒時尚旅遊的好去處吧。
  • 與芳鄰,共渡好時光——專訪「芳鄰舊事」酒吧吧主、詩人 李侃
    圖/鄧平模 仰面,一棵飄著白須的樹,樹上的葉子很大很密,仿佛意念中的菩提,隱約拂著南風。說直白點,接手酒吧,為詩人提供一個聚集場所,搞詩歌朗誦會、舉辦詩歌節……記者:截止目前,酒吧不僅成為了成都詩人的會客廳,全國各地詩人也會慕名而來,「芳鄰舊事」已然成為了一張文化名片。簡單談談詩歌節和朗誦會好嗎?
  • 大溪老街 古建築巡禮
    大溪老街充滿異國風的建築,每一幢都有歷史痕跡、都有故事可道說,令人大發思古幽情。 和平老街是大溪最著名的一段老街,街上的巴洛克建築多彩多姿,每一家都有意義深遠的故事。  到了日據時代,鎮上大舉進行都市改正計劃,目前所留下的和平老街和新南老街(中山路)巴洛克式建築,就是那時期的傑作。
  • 10位民俗專家相聚三林塘:老街就是要改造得像條「老街」
    步入三林老街文化長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陳勤建一抬頭,見到被譽為三林塘「活字典」的曹琪能,老曹興衝衝拎著兩件寶貝:「喏,這是幫您修補的漿桶和被拍,看看還行不?」 撫摩著油亮簇新的老家什,陳勤建直樂。
  • 天涯熱風: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天涯熱風: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中新社海口10月17日電 題:尋訪海口百年華僑大宅「何家大院」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今年76歲的何子健走進位於海口市義興后街67號祖宅「何家大院」,眼前依稀浮現中門敞開紅毯鋪路的場景。
  • 廣東惠陽淡水老街整治收尾 10條街巷還原青石板
    廣東惠陽淡水老街整治收尾 10條街巷還原青石板 2014-07-31 10:34:10  從惠陽區淡水橋頭市場旁的淡水古城牆往裡走,那裡是有著百餘年歷史的淡水老街,曾是東江流域最繁華的商貿聚集地之一。  30日,記者從惠陽區方面獲悉,作為惠州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淡水老街綜合整治已經進入到了收尾階段,正義街、大魚街、米街等10條老街巷已完成了青石板鋪裝,初步還原了傳統風貌,而原有的殘舊電錶和線路也陸續改造完畢。
  • 汕尾鳳山祖廟旅遊區
    汕尾鳳山祖廟旅遊區 2008-05-13 11:25:21 來源:中國天氣網
  • 重慶彈子石老街全面開街,夜景璀璨,或成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重慶市南岸區的彈子石老街一期街區,已經於去年開街迎賓了。彈子石老街還被評為4A景區。今天,6月1日,彈子石老街二期街區也開街了,這意味著彈子石老街全面開街了。彈子石老街從繁華的南濱路一路往上,一直延伸到了彈子石轉盤,長近一公裡。
  • 祖廟,你究竟有幾個英文名
    記者連日巡城調查發現,除了不少交通指路標誌、公交站牌出現英文、拼音出錯之外,還有祖廟、南風古灶等佛山熱門旅遊景點名稱的英文翻譯存在多種不同的譯法現象,讓遊客也感到「凌亂」。有專家指出,路牌、交通指示牌本是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工具,但一些路牌、景區的名稱、公示語書寫、翻譯不規範,不僅會給一些外籍人士的出行帶來不便,也會給佛山國際化的城市形象帶來一定的影響。
  • 新竹老街必享美食 湖口芋頭 北埔擂茶(組圖)
    外地遊客白天可先到湖口老街或北埔老街,在喧譁的小巷中享受舊時代的靜謐氛圍,窺見老街的繁華與在地人情味,晚上再到竹北市賞燈,一日兩種體驗,精彩絕倫。從中山高竹北交流道下,也可從臺一線北走,到湖口老街,老街保存完整,巴洛克風建築、拱門走廊是許多懷舊電影拍攝場景。
  • 湄洲媽祖下南洋 祖廟探路菲律賓
    湄洲媽祖下南洋 祖廟探路菲律賓 2018-09-14 14:45: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 臺北縣三峽老街:滄桑歲月掩風流 期許風採重現(圖)
    今年2月,臺北縣三峽鎮重修後的民權老街熱鬧開張,幾十家老店鋪盛裝迎客,老街一改平日的寂寥,迎來了久違的熱鬧人氣。  民權老街全長248米,共有102間店屋。重修後的老街,依然是整齊的拱形門廊,精細的楣飾,古樸的立面,巴洛克風格依舊,但簇新的紅磚夾雜著被風吹雨蝕的舊磚,無聲訴說著老街走過的歲月風塵。  三峽,舊稱為「三角湧」,因地處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匯流之處,地形呈三角形而得名,「湧」為閩南語「起浪」之意。日據時期,因「三角湧」發音類似「三峽」而改名。
  • 穿過時光縫隙,尋訪屬於青田的溫暖記憶
    小編捧著簡單的早餐,走進青田老街,源於朋友圈看到的一張照片。我還記得大大泡泡糖,幾毛錢一大把的五香瓜子,破銅爛鐵置換的麥芽糖,也擁有過吃辣條的童年……(圖片/網絡)越長大,越喜歡搜尋記憶裡的某些片段。也許,你們回憶的是老街弄堂深巷裡的追逐打鬧,或是小攤上油炸糕餅飄出好幾條街的香味……(圖片/網絡)我想尋訪仿佛被時光遺忘的各個角落,那些停留在歷史畫卷中,緩緩訴說的一點一滴。或許它們沒有太多深刻的故事,卻在歲月變遷中,默默無言,溫柔靜候。
  • 湄洲媽祖祖廟春節前走訪金門
    2019年01月30日 11:32:59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30日電 (張麗明)近日,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在金門拜會金門縣縣長楊鎮浯等人,並與金門縣12家媽祖宮廟代表座談交流。
  • 龍母祖廟:深厚精蘊璀璨輝煌
    南方網訊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視察龍母祖廟,談到越來越多海內外龍的傳人前來龍母祖廟尋根問祖這一獨特的地方民俗民間文化現象時指出,龍母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積澱的產物,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她更加深厚精蘊、璀璨輝煌。
  • (新春見聞)海口騎樓老街尋找椰城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海口2月13日電 題:海口騎樓老街尋找椰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 王辛莉 凌楠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在老街上的旅館相識相愛結婚的!」今年60多歲的符阿姨在中山路上的每一間老商號前尋訪。她的父親曾任瓊崖縱隊的高層領導,上世紀50年代初,他們的家安在老街,兒時的她常常在騎樓二層窗口目睹各種遊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