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現在的我,已步入高中,正常地學習、成長。我覺得我很陽光,不再覺得低人一等,因為我有那麼偉大的母親,還有那麼關愛我們的黨和政府、社會團體和老師。」
——若爾蓋縣中學 高2018級 德機措
我叫德機措,來自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個單親家庭。我從小都沒有感受過父愛,是母親一手把我帶大的。記憶中,母親總是起早貪黑地幹活,默默承擔著家裡的重擔——不僅要走好幾公裡去遠牧點放牛,還要回來幫奶奶幹農活。漸漸地,我長大了,到了讀書的年齡。母親為了供我讀書,賣掉了家裡唯一的一頭牛。也是在那之後,家裡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母親每到夏季都會翻山越嶺地挖草藥、撿蘑菇,冬季就到山裡去撿乾柴。記得中學的時候,每次讀到課本上「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我就會想到母親,心裡揪著疼,在我心裡她就是撐起整個家的女超人。
回想起我的童年生活,有心酸也有歡樂。
家裡大人都省吃儉用,可母親卻捨不得讓我老是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在過年時總會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卻捨不得給自己買雙新襪子。我心裡十分心疼母親卻又不知能做什麼,只想要快點長大,接過家裡的重任,成為母親的依靠為她遮風擋雨。
有一天放學後,我的好朋友約我去河裡抓螃蟹,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沒注意到時間已經很晚了。一回到家,母親就陰沉著臉問我:「去哪了?」。我不敢告訴她實話,就說:「在學校做作業呢。」知子莫若母,她只上下打量了我一下,一看我褲腳溼透了就知道我肯定是去哪裡玩了。母親非常生氣,她狠狠地把我罵了一頓。可我當時心裡也有氣,我不是學習的機器,總要有休息的時候。我跟母親因這件事吵得天翻地覆,爭吵後,我摔門而去。可後來我卻在無意中發現,在生活重壓下都從不掉眼淚的母親,居然自己偷偷躲在房間裡哭。那一刻,我心如刀割——母親那樣地含辛茹苦,可自己卻這麼不懂事,這麼不爭氣……
▲德機措在校園
後來,國家為了幫助更多像我們家這樣的貧困家庭,實施了許多扶貧政策,我在學校裡也得到了許多資助與幫助,有來自政府的、也有來自社會團體的。在高中開學後不久,學校領導和老師就得知了我的情況並立刻給予了我很大的物質幫助,為我減免了學雜費;中國扶貧基金會和中石油的叔叔阿姨還每月給家裡送來補助,大大緩解了家裡的經濟壓力,讓母親從堆積如山的農活中解脫了出來。並且,學校那句「不讓任何一名同學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承諾,讓全家徹底放了心。我漸漸發現,隨著經濟負擔的明顯減輕,這個家裡也開始出現了許多笑聲。在我就讀期間,老師還經常找我談心,消除我心裡的不安和憂慮。記得當時「旭航」項目組的哥哥姐姐們來家裡看望,還帶了好多課外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社會組織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多的是讓我知道,還有很多很多人在關心著我、鼓勵著我,給我帶來精神上的支撐。
「感激涕零」是我唯一能用來表達自己內心感激和感動之情的詞語。內心深受觸動的同時,我也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我的家鄉是一個十分閉塞的山村,我很幸運,母親對我的學習無比上心。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還十分陳舊,這就使得許多和我一樣有求學夢的孩子苦於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無緣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被永遠地禁錮在了大山裡。因此,我要做的不僅僅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更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父老鄉親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讓更多像我一樣的孩子看到希望,堅定理想!
我一直都堅信:陽光是一定能透過層層烏雲照耀到每一棵小小樹苗身上的…
項目介紹
「旭航」高中生助學項目,是中國石油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專注於教育領域的自主公益項目。針對部分欠發達地區貧困高中生面臨輟學的情況,通過為貧困高中生學習生活提供助學金和獎學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實現求學夢想。
「旭航」高中生助學項目首期在四川、河南開展,第二期延伸至貴州、江西兩省。按照「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生較為集中」的學校選取原則,2015年,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通江中學、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小金中學、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第一高中、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高中四所學校實施助學項目,2018年新增7所學校,分別是河南省扶溝縣高級中學、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四川省若爾蓋縣中學、冕寧中學,江西省橫峰中學,貴州省六盤水市第八中學、天柱縣民族中學,累計為11所學校建立了63個旭航班,為2900名學生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助學資助,並為609名考入一本院校的優秀旭航班畢業生提供每人5000元獎學金,累計支出獎助學金1286.95萬元。
原標題:《旭航助學丨每一棵小樹苗,終會有陽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