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你曾經穿過的開襠褲也有大來頭在裡面嗎?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過穿開襠褲的經歷吧,那時候天真無邪對於暴露了果體沒什麼感覺,還覺得有點涼爽,直到長大一點要去上幼兒園之後才開始意識到不能再穿了。那麼大家有沒有對這個伴隨了我們一段童年的開襠褲有些好奇呢?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探索一下吧。
開襠褲前身是名為窮褲的一種衣物,顧名思義,這種褲子只有窮苦人家才會穿的,有錢人是穿的裙子、裳等衣物。早期窮褲的設計上,只是為了給腿蓋一些布來取暖,所以就只有褲筒,為了省布料,就不把襠部給縫起來。開襠的設計方便人們下地幹活和上廁所,這種方便的設計致使中國有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貧窮老百姓都是穿開襠褲的。也有不少人有錢了之後還繼續穿開襠褲的,有可能是為了給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的一種反擊吧。
窮褲的發展說來也很蹊蹺,這種窮苦人家的象徵按道理來說並不會流行在上流社會,但恰恰相反,窮褲曾經還在皇宮裡出現過。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在漢昭帝時,窮褲是曾經出現在皇宮的宮女身上,將窮褲改成有檔的和系帶的形式,以防止皇帝跟宮女縱慾過度,也有是因為當時的掌權者是大將軍霍光,而他的女兒是皇后,他為了更好的掌控權力儘量只讓皇帝跟皇后交合。後來窮褲就逐漸改成有檔有系帶的形式,也就慢慢變成了褲子了。不過它的發展過程很曲折,在一段時期發展成有襠的,後來又沒有了襠,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查閱一下資料。
開襠褲作為一種服飾,竟然也可以與一種禮儀有關。孟子有一則故事,大意如下,有一天孟子回到家中發現妻子穿著開襠褲趟開腿在休息,孟子覺得妻子很沒有禮貌,於是就跟母親說想休妻,母親一聽反而批評孟子沒有禮貌,妻子在家休息好好的,是你突然闖進來不打招呼,才會看到妻子不雅的一面,孟子一聽才驚覺確實是自己的不對。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孟子時候就已經有開襠褲存在了,而且進門打招呼也是一個禮儀,其中一個原因是要跟屋裡的人打聲招呼讓他們準備一下不要露出不雅的部位。儘管我們比較少見到這種習俗,但在日本這種習俗還是傳承了下來,這也是大家為什麼經常看到日本人回到家裡要打一聲招呼。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現在的我們都覺得開襠褲是一種比較令人感覺到羞恥的東西,但它也是某種定義上稱為見證了我們中國歷史的傳承的一個物件,如今,即便是小小的一件開襠褲,恐怕沒多少人會對它感興趣了,更別說其他我們不怎麼接觸到的東西了,其實只要我們對生活中一些事物保持一點平常心,說不定就會發現它的奇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