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五月後,一場大戰也即將拉開序幕,以奶奶為核心戰鬥力的「開襠褲戰隊」與以媽媽為代表的「紙尿褲戰隊」正鉚著一股勁兒摩拳擦掌。
奶奶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祖傳之寶——開襠褲,而年輕媽媽則亮出帶娃神器——紙尿褲,爭相對孩子「上下其手」,然而衝突雙方勢均力敵,爭執不下,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在老家人眼裡,紙尿褲就像是洪水猛獸,而在年輕人那裡,開襠褲也被批得體無完膚。
那麼,開襠褲 VS 紙尿褲,夏天到底應該怎麼穿?
祖傳開襠褲,真的那麼好嗎?
面對祖傳開襠褲,老一輩認為:夏天給孩子穿開襠褲,涼快又透氣,避免了尿布疹,把屎把尿也方便。但是,老人家真的說的對嗎?
小小開襠褲,看不見的大危機!
穿開襠褲看似方便,但從衛生和安全的角度來講,存在很多隱患。
1、易受傷
寶寶的私處暴露在外,容易被蚊蟲叮咬,甚至碰、撞、壓、夾、刺、燙、劃,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
而且學步期的寶寶喜歡探索自己的身體,喜歡往小洞洞裡塞東西。沒有衣物或者尿布的保護,與嘴巴、鼻孔、耳朵一樣,孩子也可能會往陰道、尿道、肛門裡塞東西。
2、易感染
寶寶的皮膚裸露在外,通過與外部的接觸,容易感染細菌,引發炎症。
3、沒有隱私意識。
男寶寶和女寶寶都有自己的隱私部位,我們應該及早的告訴孩子哪些部分不能隨便的暴露在外,不能隨便給人看,更不能隨意讓別人觸碰。
紙尿褲好不好,這些真相要知道
1、小孩屁屁又紅了,是紙尿褲惹的禍?紙尿褲:「這鍋我不背。」
尿布疹喜歡找小寶寶的麻煩,奶奶見此狀必然會說一句:「尿布疹都是穿紙尿褲穿出來的。」但是兜媽想說,一出現紅屁屁就給紙尿褲扣上罪名,實在是太冤枉這項發明了。
其實,紙尿褲本身並不會引起寶寶紅屁股。紙尿褲的作用就是吸溼,能夠吸收尿液,也可以吸汗。排除過敏的原因以外,造成紅屁股的原因是潮溼、悶熱所致,就算使用手工布質尿布,如果不勤換,也會出現紅屁股的問題。
那麼,如何預防或減緩寶寶的紅屁屁症狀呢?
1)選用輕薄透氣的紙尿褲,及時更換;
2)避免或縮短皮膚與大便的親密接觸;
3)選用弱酸性的洗劑清洗小屁屁,千萬不要用力摩擦皮膚,而應該輕輕拍幹後塗抹弱酸性的滋潤霜(鞣酸軟膏等);
4)如果「紅屁股」由紙尿褲過敏引起,更換紙尿褲是首要方法。
2、寶寶穿紙尿褲會導致「O」形腿嗎?紙尿褲:「父母的鍋」
「O」形腿的主要病因是骨鈣缺乏和過早負重,是由生理因素決定的。穿著合適的紙尿褲有利於寶寶保持天然的屈髖屈膝狀態,有利於寶寶髖關節發育。但在紙尿褲的選擇上,儘量選擇材質柔軟輕薄的。
3、穿紙尿褲會影響寶寶的生殖功能嗎?紙尿褲:「這話我沒法接」
因為紙尿褲有一定的包裹性,導致部分家長認為穿紙尿褲會引起襠部溫度的升高,影響睪丸產生精子的活力。兜媽只能說,家長們真是事無巨細啊,想的也太周到了。
不過家長請放心,紙尿褲的透氣性較幾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有大學做過實驗,發現寶寶的尿液並不會引起紙尿褲內溫度的急劇升高,一次尿不溼的穿戴,溫度僅有輕微上升,不至於影響孩子的生殖健康。
所以說,只要選擇合適的紙尿褲,穿戴正確,更換及時,紙尿褲絕對是媽媽的省心神器,能將父母從洗尿布洗到天昏地暗的折磨中解救出來......
兜媽想到了自己小時候還在使用尿布,就不得不替自己和自己的父母羨慕出生在21世紀的的寶寶,擁有紙尿褲的寶寶無疑是幸福的——當然,他們的父母可能更是倍感幸運。以前的父母可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的啊,光是想一想大人給孩子換尿布或褲子的場景,仿佛就已經有一股氣味從想像中傳來......
不過,紙尿褲的消耗很快,家長省心的同時,錢包也越來越小了......因此,父母最大的心願,並不是能放心無憂地使用紙尿褲,而是寶寶能儘早地脫掉紙尿褲,學會自己上廁所。
可是,兜媽相信有過給孩子戒除紙尿褲的「小心思」並付出過實踐的媽媽都知道,紙尿褲穿上容易,卻不是想脫就可以脫的。
下面是媽媽的心聲:
「訓練寶寶如廁剛一周,尿褲子就有十幾次,褲子都洗不過來了,我先放棄了……」
「孩子已經連續幾次拉到床上了,倒黴的是陰雨綿綿,床單被罩已經不夠換了。」
「每當聽到寶寶喊著要尿尿要便便了,我都虎軀一震一級響應,延遲一秒孩子可能就憋不住了......」
「這哪是訓練孩子如廁啊,分明是訓練媽媽日後靠快速增長的洗衣速度養家餬口的本領!我要考慮去開一個手洗店了。」
……
綜上所述,如廁訓練這條道路它又長又難,媽媽們蠢蠢欲動的心逐漸停止躁動。但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小竅門,孩子較早地徹底脫離紙尿褲不是夢!來,兜媽在這裡雙手奉上如廁訓練寶典。
如廁訓練小竅門
1、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什麼時候戒除紙尿褲比較好?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在2歲左右開始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但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有所差異,重點是寶寶是否準備好自己如廁。那麼,寶寶如廁訓練有哪些信號呢?
1)能步行去廁所;
2)能在馬桶上坐穩;
3)能保持數小時尿不溼乾爽;
4)能穿脫衣物;
5)能聽懂大人簡單的指示;
6)有相應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表達如廁需求。
2、如廁訓練5步進行時
1)提前適應
● 在衛生間給寶寶換紙尿褲;
● 讓寶寶觀看大人是如何入廁的;
● 讓孩子坐便盆,以建立便盆與排便的關聯;
● 如果是從夏季開始,換洗方便,最為理想。
2)準備便盆
給寶寶買一個適合他並且能被他接受的寶寶坐便器,不要用成人馬桶,買的時候最好帶上寶寶,挑選他喜歡的款式。
寶寶坐便器可以放衛生間裡也可以放房間裡,這個看家庭情況和寶寶喜好,然後擺放的地方最好能固定。
3)固定步驟
統一一個如廁的順序,以免寶寶在實際如廁中產生混淆。
4)多多表揚
鼓勵寶寶脫下褲子後坐在便盆椅上。當寶寶告知看護者自己需要上廁所時,應表示稱讚。寶寶用便盆椅排便成功後進行表揚。
5)堅持到底
如廁訓練的時間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間,也有可能會超出這個時長。在這個漫長的訓練期裡,媽媽需要有耐心,來應對寶寶狀況百出的如廁行為。
對於還沒有表現如廁信號的寶寶,家長不必著急,自主如廁是孩子早晚都會的事。18個月前,兜媽不建議家長心急火燎地開始如廁訓練,以免弄巧成拙,還是老老實實給孩子換上紙尿褲吧。
說了那麼多,開襠褲VS紙尿褲,夏天怎麼穿,你心裡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