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病例:
42歲的周先生,有B肝家族史,自己也曾患過B肝,所以他一直很注意肝功能檢查。讓他高興的是,每年的檢查結果都顯示一切正常。
然而,最近他總覺得精神不濟,沒有食慾,人也瘦了一圈。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考慮到他曾有B肝病史,便增加了肝癌篩查項目。結果令人難以置信,周先生竟然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肝功能檢查,是反映肝臟生理功能的重要檢查方式,也是臨床常用的體檢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為什麼周先生的肝功能正常,卻查出了肝癌晚期?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嗎?如果我們以後要做肝臟方面的檢查,需注意哪些事項?
肝功能正常≠肝臟健康
但肝功能檢查該做還是得做
我們說肝臟有合成、代謝、消化、解毒功能,是人體至關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現異常,整個消化道甚至機體都可能出現問題。因此,合理的檢查十分有必要。
體檢常做的「肝功能常規檢查」,往往是通過抽血採集血液,再進行生化分析,來判斷肝臟功能。
1、肝功能檢查,主要看這幾個關鍵指標
肝功能常規檢查中,有很多個指標,但尤其要重點關注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膽紅素,以及白蛋白。
①谷丙轉氨酶(ALT)
谷丙轉氨酶是急性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標誌,其正常參考值為0~40u/L。當肝細胞有炎症時,血清谷丙轉氨酶就會升高。
但谷丙轉氨酶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為劇烈運動、過量飲酒、感冒、口服某些藥物等也可能導致結果異常。
②穀草轉氨酶(AST)
穀草轉氨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的線粒體上,其正常參考值為0~40 u/L。當肝細胞壞死、線粒體受損時,它就會釋放出來,引起血清中穀草轉氨酶升高。
臨床上常用穀草轉氨酶與谷丙轉氨酶的比值來判斷肝臟受損情況,正常情況下,兩者數值相近。
如果AST/ALT常接近1,可能預示輕度肝炎;若比值常≥1,可能預示中重度肝炎或肝功能衰竭;若比值往往>1,甚至>20,可能預示肝硬化和肝癌。
③膽紅素
膽紅素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是由死亡的紅細胞轉變而成,其經肝臟轉化後再變成直接膽紅素,兩者的總和即為而總膽紅素。
臨床上,醫生通常要結合三者的數值進行判斷,如: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升高,可能預示急性肝炎發作;三者同時升高,可能預示肝細胞壞死,膽紅素代謝受阻,多見於急性肝損傷。
④白蛋白
白蛋白只能在肝臟合成,可以反映肝臟合成功能,正常參考值為35~51g/L。若白蛋白降低,常提示肝臟合成能力減弱,可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情況,且降低程度與肝病嚴重程度相關。
但即便以上指標都處於正常範疇,也不能完全保證肝臟健康!
2、肝功能正常≠肝臟健康
為什麼即便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存在肝細胞損傷?
第一,肝臟擁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只要還有1/3的肝細胞正常工作,就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換句話講,當肝細胞損傷還處於代償能力範圍內時,肝功能可能並無異常。
第二,肝功能檢查結果僅代表抽血時肝細胞的狀態,只要抽血時肝細胞沒有炎症,結果就基本正常。但實際情況可能是:①肝細胞完全正常;②肝細胞曾經有過炎症,但抽血時炎症沒有了;③已經患有肝硬化或肝癌了,但還屬於早中期。
那既然肝功能檢查也不能做到百分百的準確,還有檢查的必要嗎?當然有必要。
3、一般還是推薦檢查
肝功能,是診斷肝膽系統疾病的一種輔助手段。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肝功能檢查基本可以間接判斷肝臟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藥物性肝炎等肝膽系統疾病。所以,每年一次肝功檢查還是有必要的。
而對於肝炎患者、肝炎病史者、肝臟疾病高危人群等而言,肝功能檢查結果局限性較大,更推薦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
肝臟的檢查方式眾多
不同人群,究竟應該怎麼選?
除了肝功能檢查外,臨床上還有B超、CT、核磁共振、甲胎蛋白、B肝兩對半等與肝臟健康相關的檢查,這些應該怎麼選?
◎肝臟B超:需要空腹進行,可以大致了解是否存在脂肪肝、囊腫、肝膽結石、肝腹水、腫瘤等情況,但小於1cm的佔位性病變難以查出,需配合其他檢查手段。適合普通人群常規檢查。
◎CT和核磁共振:能清楚地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數目以及邊界。適合B超發現異常的人群。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誌物,對原發性肝癌具有早期診斷、鑑別診斷的作用。適合肝癌高危人群(如:B肝或C肝患者、肝硬化患者、脂肪肝患者、肝癌家族史者、長期飲酒者等)。
◎B肝兩對半:判斷是否感染B肝病毒及感染情況,建議B肝病毒攜帶者進行篩查。如果確診B肝,可進一步進行B肝病毒DNA定量檢測,以準確反映B肝病毒活動情況。
此外,身體上的一些小症狀也可能預示肝臟疾病,比如:黃疸、蜘蛛痣、肝掌、肚臍外凸、身上有臭雞蛋味、消化不良、脂肪瀉(糞便顏色淺,有油脂)等,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排查肝臟疾病。
春季最宜養肝
但「2種補法」可能讓你越養越傷
定期有針對性地檢查,是及時發現肝臟病變、守護肝臟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要想擁有健康的肝臟,也離不開「養」。中醫認為,春季正適合養肝,但如果養不對,可能適得其反。
1、多吃豬肝,以形補形?
中醫有「以形補形」的說法,那是不是吃點豬肝就能養肝?其實不然。
豬肝雖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鐵元素等營養物質,但其膽固醇含量較高,約288mg/百克,食用過多容易導致血脂上升;而且豬肝也是豬的解毒器官,可能暗藏各種毒素,大量食用反而加重人體肝臟解毒的負擔。所以,並不推薦經常食用或一次性吃太多。
一般來說,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50g即可,而且要選擇顏色紫紅均勻有光澤、觸摸有彈性、聞起來無異味的好豬肝。
2、多吃酸更補肝?
中醫有「五味入五臟」的說法,肝臟正好對應酸,所以有吃酸補肝的說法,但其實因人而異。
肝陰虛的人春季適當吃一些酸味食物,可以使陰血更充足,對健康有益;但如果是肝火過旺的人,多吃酸味食物,無異於火上澆油,容易傷害脾臟,影響腸胃功能,不利於消化吸收。
一般來說,春季肝氣本身就比較旺盛,所以更適合「減酸增甘」。這裡的甘不只是味覺上的甜,更重要的是對脾胃有補益作用,可適當多吃南瓜、蓮子、紅薯、山藥等五穀雜糧,既不會助長肝火,又有助於健脾益氣。
正確養護肝臟
這些方法用得上
怎樣才能正確養護肝臟呢?生活中除了戒菸戒酒、不吃黴變食物、少吃高脂或煎炸燒烤食物、少生氣等以外,以下幾種養肝法也可以試試。
1、促進肝臟代謝:水飛薊
肝臟是解毒器官,但當其功能受損,一些代謝廢物、毒素等就有可能滯留在肝臟,加大肝臟負擔甚至陷入惡性循環。因此,促進肝臟代謝,能更好的改善肝臟環境及功能。
水飛薊是一種草本植物,《中華本草》記載:味苦性涼,有解毒、清熱利溼、疏肝利膽之效,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管炎,可煎湯內服,或製成衝劑、膠囊等,但具體遵醫囑。
現代醫學也表明,水飛薊中富含水飛薊素,其為二氫黃酮木脂素類化合物,對排出肝臟毒素、修復酒精性肝損傷等有非常好的作用。
2、促進肝臟修復:B族維生素
肝臟有很強的再生功能,臨床上大部分肝切除或肝損傷後,殘肝細胞會快速生長,逐漸恢復正常肝功能。因此,促進肝臟修復也是重要的護肝方法。
B族維生素能加速物質代謝,讓它們轉化成能量,不僅能給肝臟「加油」,還能修復肝功能、防止肝脂肪變性;此外,還有助於肝細胞蛋白質的合成,加速肝組織再生,增加肝臟解毒能力。
日常可適當多吃瘦肉、奶類、蛋類、蘑菇、堅果、玉米面、小米等食物,有助於補充B族維生素。而奶類、蛋類等都屬於優質蛋白,更有助於肝臟修復。
3、日常調養:益腎養肝茶
中醫認為,「腎為肝之母」,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腎精逐漸不足,肝血也會受到影響,稱之為「肝腎同源」。此時,應該肝腎同養。
食材:【護肝之母】枳椇
枳椇是一種性溫的清血劑
有很好的解渴利水作用
枳椇樹葉、枝含有豐富的
葡萄糖、蘋果酸、鈣質等人體有益成分
枳椇泡水喝不但能保持肝指數正常
並且有助水分的排走
所以有【護肝之母】的美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枳椇:
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
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
由此可見,李時珍對此藥用的重視
歷代醫學家也常把它用在護肝方中作為主藥
枳椇對養肝、護肝、排毒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長期單純使用枳椇對胃不好
需要其他食材配合進行調理
2、食材:【養肝高手】葛根
葛根,有「千年人參」的美譽
《本草綱目》、《傷寒論》等都對葛根有記載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葛根還是低調的「養肝高手」
《本草綱目》記載:葛根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
氣平、味甘,具清熱、降火、排毒等功效
在我國葛根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其花、根、粉均是歷代清熱解毒
通脈、保肝護肝的要藥
在古代更是一種官藥
由此可見葛根的地位舉足輕重
葛根提取物又稱「護肝寶」
富含肝臟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糖原、胺基酸等
一是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恢復正常肝臟機能
促進膽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臟堆積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肝臟解毒功能
三是強化肝膽細胞自身免疫功能
抵抗病毒入侵
還可預防肝臟功能障礙引起的急性肝炎
3、食材:【滋補肝臟】桑葚
桑葚益氣補血,桑葚含有大量的白藜蘆醇
是抗癌防癌的重要物質
中醫認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
入心、肝、腎經
為滋補強壯肝臟、養心益智的佳果
具有補肝益腎、清腸排毒
補氣補血、清肺醒腦等功效
那麼,以上這幾款食材和養肝護肝的配方有什麼聯繫呢?
長期以來,中醫在運用枳椇、葛根、桑葚調理肝臟時發現,單獨使用枳椇、葛根、桑葚進行養肝還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斷改良,最終研製出了以枳椇、葛根、桑葚、人參、甘草、茯苓、菊花、佛手、薄荷、山藥等23種食材(中藥材)熬製出的【枳椇葛根膏】。
這20幾味食材各有益處,按照配方組合在一起使用,可充分發揮調和肝臟、養肝護肝的作用。
下面小編就將這款具有很好的養肝護肝效果,以枳椇、葛根、桑葚、人參、甘草、茯苓、菊花、佛手、薄荷、山藥等23種食材(中藥材)熬製出的【枳椇葛根膏】,推薦給大家。
這款【枳椇葛根膏】由葛根、枳椇子、桑葚、山藥、蓮子、茯苓等23種食材(中藥材)精心研製而成。膏方採用64倍原料反覆煎煮提取,把所有食材經過12小時浸泡、3道提取、4次濃縮,把食材有效成分幾乎全部提取出來,煉製的目的是針對原材料的精華反覆濃縮成膏滋,從而達到高度濃縮,把精華鎖在膏滋裡。
一瓶膏方需要大量食材來熬製,每一勺都是高倍濃縮的營養。這樣熬煉出來的【枳椇葛根膏】,膏體醇正粘稠;可衝飲,亦可直接入口,膏滋潤唇,粘稠,一拉成絲,輕鬆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