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有望達 4億人?你被中產了?#

2020-12-11 經濟網

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5期)

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中產呢?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給了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中產的收入介於各地人均收入的平均值和平均值的2.5倍之間,也就是說,收入要達到平均水平,還得有一定數量的金融資產。蘇海南表示,按照這個定義,我國大概有2.4億中產者,到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增加到近4億。

此言一出,隨即引發眾多媒體轉載和網友熱議:「我是中產嗎?」「啊?我被中產了!」

 

《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4期《 哪些人算是「中產階層」?》

突然發現我被「中產」啦!

@bks123:月收入3萬,這是被中產的節奏吧?可是仔細想想貸款300萬,月供2.8萬,這是個什麼中產?

@十三阿哥就是我:我看了看專家的話,繼續去送「雙11」快件了。只剩下三年的時間,我要努力了,不然就要拖國人的後腿了。

@NIFI浩:看來我已經提前進入中產了嘛!可是為什麼總是感覺兜裡沒錢呢?

只有看到繳稅單時,

才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中產」

@孫文忠:國家應該對那些上億的富翁徵收大部分的稅,對那些靠工資吃飯的人不徵稅,這樣把貧富差距縮小了,矛盾就少了,我想社會也就更安穩了吧。

@靜靜的靜靜:每次我只有看到自己的繳稅單的時候,才真的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中產了。我們公司年薪百萬的高管一年得上繳幾十萬的稅。可有人炒股一夜暴富卻不用繳個稅,想想確實有點太不公平。

@賣慄子的小當家:怎麼說呢,看收入,的確勉強蹭入中產階層。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各種這稅那稅地扣完,還有買車買房這些消費背後沒完沒了的稅費。不是我不想承認自己「中產」,我是真的不好意思認啊!

「橄欖形」分配結構挑戰仍大

@蔡斐:儘管近年來全社會收入差距逐漸縮小,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但邁向「橄欖形」分配結構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

@於德清:個稅改革對低收入人群減稅明顯,而20000元/月以上的收入群體,就沒有什麼太多感覺。在諸多改革中,主要依靠工資收入的中等收入群體獲得感並不強,反而在各種國民平均數中,屢屢被當做了高收入群體。

————————————————————————————————————————

2016年第45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相關焦點

  • 中產階層比例佔總人口18% 2020年有望達4億人
    專家:到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文章導讀: 如果用「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去衡量,中國的「中產階層」的確有點名不副實。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4期)2016年7月,《經濟學人》雜誌指出:中國的中產階層有2.25億人,他們是目前全球最焦慮的人。該文對中國中產階層的定義是:「家庭年收入在1.15萬到4.3萬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萬到3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群體。」蘇海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國際上通行的對「中產階層」的定義,指其收入和財產處於社會平均水平及其附近區間或收入、財產中位數及其附近區間的人員的集合。
  • 中國2020年中產階層或達4億人 看看你算嗎?
    2016年7月,《經濟學人》雜誌指出:中國的中產階層有2.25億人,他們是目前全球最焦慮的人。該文對中國中產階層的定義是:「家庭年收入在1.15萬到4.3萬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萬到3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群體。」蘇海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國際上通行的對「中產階層」的定義,指其收入和財產處於社會平均水平及其附近區間或收入、財產中位數及其附近區間的人員的集合。
  • 2020年中國中產階層或達4億人 哪些人算中產階層?
    11月2日,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在2030年前邁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3/4的中國人將成為中產,讓「中產階層」再度成為焦點。
  • 如何定義中產階層?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中國中產階層十年後達4億(圖)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最新發布報告稱,在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數量將從1.5億增長到4億以上,其中三分之二將居住在小城市。報告還發現,大城市的中產階層消費者與小城市的中產階層消費者之間存在顯著差別,小城市的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更願意增加消費支出並進行消費升級。這份名為《小城市大收穫:把握中國快速增長的新機遇》的報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群體將新增2.7億消費者,這與目前美國同類消費者的數量相當。這裡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的定義是扣除稅收和通脹因素後家庭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
  • 你離中產階級有多遠?2020年我國中產階層或將超7億,你怎麼看?
    在我國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下,有4億人跨進了中產階級,那麼,中產階級怎麼界定?一般指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這是一個貌似明晰,實則含混的定義。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擁有的,所以中產階級主要由「中產家庭」組成。
  • 研究稱2020年中國中產將達7億人 年收入8萬(圖)
    法制晚報7月18日報導 全球領先的市場信息公司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稱,隨著 中國經濟大踏步地向前, 中國的中產階層的隊伍也不斷壯大,到了2020年,在經濟的強大驅動下,這一數字將達到7億。中國  2020年將有7億中產  中國中產收入標準:11800-17700美元/年(編輯註:約合人民幣79 945-119 918元/年)  23%  目前中產階層佔全國人口的比例  1978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翻天覆地一番之餘,帶來的是一代人身份的變遷
  • 中國14億多人口,一年收入多少錢,才算進入了中產階層?
    認真地說,作者認為,部分中產階層,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其實從各個角度來說,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最多算中產階層或者中等收入人群,距離真正的「土豪、名媛,」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可能是不可逾越的,因為圈子不同。那麼,在我國14億多總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夠進入中產階層,每年又需要收入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階層?
    如果是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如下圖所示,我們看一下國內對於中產階層的定義,從表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產階層的跨度很大分為三個檔位,新興中產階層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只要家庭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能達到5200-8300元就可以算是新興中產階層,按照一個家庭有夫妻2個勞動力來看,只要夫妻雙方的月收入能達到2600元-4150元範圍內的都屬於入門級中產,這個層次的中產人群應該也是最多的,至少覆蓋了
  • 你算得上中產階層嗎
    在中國,一個合格的中產階層,應該擁有什麼級別的財富積累和生活水平?人人心中都有一套主觀標準:從隨意採購高檔海鮮水果,到有車有房有優質學區,各種大城市生活側面均可充當某個年齡段的中產標尺,也因此紛紛淪為焦慮重災區。
  • 中國中產階層的結構問題與發展對策
    瑞信(Credit Suisse)2015年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2015》以個人擁有財富5-50萬美元為標準,認為中國大陸的中產階層人數居世界各國之首,達到1.09億,佔比約為10.7%。每一個收入或財富指標的提出,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被中產」的爭論。究其原因在於,中產階層並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更是一種社會關係。
  •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
    2020中產階層標準,到底是多少才可以2020年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新中產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是在371萬左右的,平均負債為112萬元,主要是集中於房貸。而在大部分的中產家庭之中,56%的新中產擁有房產,其中39%是自住房產,17%是投資房產。當然了,你所看到的只是中國一個中產家庭的收入,其實這樣的家庭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大部分的二線城市都是很容易達到的。
  • 中國消費最大潛力:1.8億「中產邊緣」人群
    《中國國民休閒狀況調查(2020)》數據顯示,2020年國民年均休閒消費(旅遊、體育運動、網絡直播等休閒娛樂服務支出)為5647元,其中,11.8%的人年休閒消費開支超過10000元,但44.4%的人一年休閒消費開支在1000元及以下。
  • 「中產階層」成為熱議話題,月薪多少算得上「中產」?你達標嗎
    在中國,「中產階層」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彙,如果你是屬於這個階層的,那麼你的感覺就是「高人一等」,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乍一看城市裡的白領都是中產階層,但是真正算下來,這些人的工資還沒有農民工們高,這樣算,大家不都是中產階層嗎?憑什麼他們就要「高人一等」呢?
  • 如何界定「中產階層」的標準
    學者們圍繞收入、職業、聲望、權力、教育、生活質量、消費方式、個人素質、價值取向、社會影響等維度,設計了一系列指標體系,來對中產階層進行實證研究和量化考證。  以收入水平為基礎的多元指標體系。即以收入、財富或財產為劃分中產階層的基礎性標準,將社會中介於富有階層與貧困階層之間、具有中等收入水平的群體界定為中產階層。
  • 六萬元劃線標準引起熱議 中產階層是什麼樣子?
    6萬元劃線標準引起熱議  近日有媒體報導,國家統計局城調總隊曾發放30萬份問卷,花費600多萬元,歷時4個多月,完成了一份抽樣調查報告,把我國中產階層首次用數字界定下來。「6萬元至50萬元,這是界定我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年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計算)的標準。」
  • 福布斯定義中國中產階層:年收入1至6萬美元
    《福布斯》對中國中產下定義 年入1萬-6萬美元是硬指標國內外專家對此意見不一七指標看你是否屬中產生活在城裡,年齡在25至45歲之間,擁有大學學位,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文章稱,以此為標準,2010年中國中產階級超過3億,大於美國的總人口數。文章還質疑了中國中產階級定義中的一些誤區。誤區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產?5萬元還是50萬元?]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經濟學家們尚無定論。
  • 算一算:你是中產階層嗎?
    本文選擇居住地城市核心區配套設施完善,達到標準住宅面積,房齡不超過5年,中等檔次偏上的住宅確定為標準住宅,作為社會大眾的追求目標,並以此為基準,僅考察維持家庭(或個人)社會價值、社會地位和社會聲望的收入和物質基礎,以社會階層指數形式,將社會劃分為超貧階層、貧產階層、中產階層和富裕階層四大基本階層,十四個社會階層,其中超貧階層劃分為暗黑階層、赤貧階層、極貧階層三個階層,貧產階層劃分為下貧產階層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2020年到2035年是我國由中高收入階段邁進高收入階段的關鍵時期,中等收入群體比例需要從現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中等收入群體在社會學裡屬於「中產階層」研究的範疇,李強教授從事中產階層的研究已40餘年,為這一領域貢獻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學術作品,這本著作是李強教授在社會分層和中等收入群體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該書於2019年底由三聯書店出版,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學術圈及社會各界的巨大反響。
  • 參照中國的中產階層,孩子學習馬術,家庭到底能否支撐?
    因為中產從收入、學歷、興趣愛好等方面,確實高於普通的工薪階層。同時,與富人階層又有很大的距離。其實,在美國、日本等國家,中產階層佔了社會的主體部分,尤其是日本,中產階層佔了勞動總人口的46%。在我國,中產階層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很大,但處於穩定上升階段。我們看一下收入多少才能算中產階層,按照我國2018年的統計數據,在我國14億多總人口中,勞動人口大約有7.75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