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女青年都渴望到軍營發展,她們同男兵一樣,在不同的崗位上綻放青春。同時,她們也成為了軍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論走到哪裡,她們都是「焦點」般的存在。
結合實際情況看,女兵因入伍的起點較高,參軍人數不多,所以導致很多人不太清楚女青年到部隊當兵後一般從事什麼工作,分配到什麼崗位。帶著這個問題,本文做一簡單介紹。
一、從大多數女兵崗位分配來看
女兵群體其實很少會分配到師級以下單位,而且絕大多數的女兵都是以通信和話務為主。通信主要以話務員崗位為「代表」;後勤部門崗位主要以衛生科的醫生、護士為主要代表,當然還有各機關、部門的一些檔案員、文秘、翻譯等不同的崗位。
在基層尤其是團以下單位各連隊中,其實基本上很難存在女兵編制。就算團級單位的後勤、衛生隊、機關等各部門,也幾乎不可能存在女兵或女幹部,最起碼我在團級單位的十幾年裡,是從來沒有見過女兵的。
從師級單位(含)以上,通常會設立女兵通信站和相應的崗位。而崗位人數最多的,應該以通信和話務為主的師級通信站(不一定都這個名字),女兵也大多從事的是話務工作。
部隊的環境比較特殊,無論網絡還是通信都有其專用「渠道」。有不少人知道,部隊裡軍人所用網絡是內部區域網,而電話則也是內部軍線。而不同的部隊單位,軍線電話撥打的範圍都是有限的。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如果從隸屬於東部戰區的某一個連隊想直接撥打西部戰區的某一個連隊的軍線,這中間一般是不可能直接連通的。
但通過通信女兵在中間的幫助,就可以實現不同兵種和部隊之間對話的可能。工作方面,很多團級單位也可以通過師級單位再接轉到軍級單位,這是很多通信女兵常見的工作之一。
另外如遇有緊急情況,女兵可通過技術手段在第一時間做到傳達。比如說「首長」想要聯繫某一個人或單位,也往往會通過通信站話務女兵來實現。
當話務兵的女兵聲音都非常的甜美,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細心,所以在通信和保障上可以盡情的展現她們的優勢,這方面她們往往比男兵更加出色。
而另一個女兵比較多的崗位就是部隊的衛生部門。雖然現在部隊原有的一些大型醫院,都已歸屬地方管理,但是部隊內部仍然設立衛生部門,用於部隊官兵日常的保障。
這樣的醫療部門通常從團級單位的「衛生隊」開始,但配置女兵崗位通常從師級部門的「衛生科」開始。所以在基層團級下單位當兵,是很少能看到女兵的。
在部隊的環境中,如果戰士們遇到感冒、頭疼這些小毛病,通常在基層衛生隊就能解決,衛生隊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送到衛生科幫助解決,衛生科解決不了的,會逐級協調解決。在每名戰士尋醫問藥過程中,各崗位的軍醫和衛生部門的女兵和發揮的作用不可或缺。
二、從少數女兵的分配崗位來看
女兵在部隊的各崗位同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雖然是女性,但她們同樣時刻保持「站位」,活躍在部隊建設的一線,數量雖然不多,但在不同的時機和場和仍能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
相信在電視、電影中網友沒少看到女子特戰隊題材方面的作品,這是真實存在的,也是女兵崗位的一種。而在一些較大的部隊機關中,女兵還會承擔一些諸如檔案方面的管理、翻譯、助理等很多方面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的女兵都在師級以上的單位,有一些女兵也會生活訓練在一線,她們是飛行員、是研究員、是軍校教員。她們會開坦克、開裝甲車甚至還可以開艦艇,每一個場景,那颯爽英姿的身影,連男兵都會豎起大拇指點讚。
女兵這個群體看似特殊,實則普通。他們和男兵一樣,為強軍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她們理應是驕傲與自豪的,如果自身具備當女兵的條件,如果有機會,真的應該到部隊去看一看,因為那是一片你未曾了解的世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