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話務員到文藝骨幹,這位「倔強女兵」經歷了什麼?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只要是她認定的事,任憑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戰友們對通信班女兵李園園的第一印象就是「犟」,正因為她這「爭強好勝、永不服輸」的性格,讓她也收穫了滿滿的一大摞美譽。

時光倒回到2007年……

從小就喜歡畫畫的她,在高中時,就抱著想通過學畫畫走藝術生這條文藝路線,有了想法就行動,家人也全力支持她的選擇。為了提高自己的畫畫水平,還課餘報名參加了市裡的培訓班,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制定的目標中。正當她信心滿懷時,高考的當頭一棒讓她瞬間跌入谷底,專業考試通過可文化課卻掉了後腿,是繼續讀書還是選擇放棄,家人再三斟酌女孩子有文化很重要。那一年,她有些失落,更是迷茫地就讀於黃淮學院,選擇了一個與自己愛好格格不入的編程專業。

201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部隊走進學院徵兵,既然讀編程專業不喜歡,那麼何不選擇兒時的夢想,穿上橄欖綠呢,她果斷決定報名參軍。經過層層選拔她完全符合徵兵條件,直到收到入伍通知時,她才將自己保留學籍參軍的想法告訴父母。知道她從小就是要強的女孩,認定的事必須幹好,父母也全力支持參軍,那一年她順利地邁進了武警部隊的大門。

現實並沒有她想像的那樣完美。她帶著一股書生氣穿上橄欖綠經過30多小時的火車慢搖,來到了安寧這個地處滇中高原的東部邊緣城市,開始了新兵連的生活。新兵連生活在她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次站軍姿訓練,就出現高原反應,她心想:別的女兵能站自己也行,便強撐著不舒服的身體,一站就是一小時,直到眼前一黑,醒來才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了宿舍。班長告訴她,不舒服可以打報告,剛才你暈倒嚇壞了身邊戰友。她微微一笑,這點訓練都堅持不了怎麼能成為一名優秀女兵。正因為有了這種當尖兵的想法,接下來三個月的訓練中,她比任何女兵付出的汗水都多,新訓結束時,還獲得了嘉獎美譽。

下連後,她成為通信班的一名話務女兵。作為話務員,主要任務就是接轉電話,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做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練強話務員四功:手功,耳功,腦功,口功,她堅信事在人為,從那一刻起她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加班族」,號碼記不住,她就抄在小紙條上,吃飯看,走路背,直至滾瓜爛熟。普通話不標準,就堅持讀報,聽新聞廣播,說繞口令練發音。每天把班長傳授的技能工整地記錄在筆記本上對照練習,不懂不會的地方就「纏」著老兵們請教學習,短短幾個月時間,她的業務能力就成為了同批兵中的佼佼者。

本以為入伍就荒廢了所學的畫畫,恰好在2012年8月,一場「綠色衛士心向黨」主題書法繪畫攝影比賽上,她重拾起自己久違的畫筆,結合福建地域特色創作了一幅《土樓的故事》,奪得了指揮部繪畫類二等獎。戰友們都紛紛點讚祝賀,可她認為二等獎離心目中的第一名還有差距。自那以後,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她擠出時間又將自己的愛好進行到底。2013年9月,總隊舉辦「鑄軍魂打勝仗」主題書畫攝影展,她躍躍欲試,經過幾天細緻打磨創作出一幅《美麗的家》一舉奪得一等獎,一下躍升為中隊的「明星」,大家都稱呼她「崗位尖兵」「畫畫高手」。正因為有了自己的努力付出,那一年她成功晉級為士官。

獲得榮譽後,她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從繪畫的臺前轉向出黑板報的幕後,她認為這兩項工作是相互相通的,只要融合好,肯定能把中隊這個窗口工程辦好。為此,她養成了剪報、把報紙收集起來裝訂成冊的好習慣,為自己軍旅作品創作提供靈感和素材,將其融入到黑板報之中。2015年6月,武警森林指揮部舉辦文化骨幹培訓,她作為苗子代表總隊參訓,她抓住點滴時間就與身邊的戰友交流學習,課堂上認真聽課,做到不懂就問,老師們都被她好學之心所打動,結業時,她也不負眾望拿下「優秀學員」的稱號。

經過幾年的歷練,她也慢慢地從一名學員走向了教員崗位,連續兩年總隊舉辦文化新聞骨幹培訓,她作為唯一一名女士官教員給男兵們進行黑板報與手抄報授課。為備好課,她經常加班加點製作課件尋找素材。走上講臺,她又將自己創作中的所感所悟毫無保留地向男兵們娓娓道來,並手把手地進行幫帶,為總隊人才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國防在線」客戶端作者:童鵬程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二炮女兵維護槍械室表現突出 榮立三等功(圖)
    雖沒有央視王小丫的知名度高,但第二炮兵某旅通信一連女兵班班長王丹丹這個「王小丫」也絕非徒有虛名。當兵5年,她經歷過話務員、文書兼槍械員以及傳真值機員3個工作崗位,還長期兼任旅史館解說員,但無論幹什麼,從事什麼崗位,她始終用實力展示風採:先後3次被評為優秀士兵、1次榮立三等功,實現了軍營「王小丫」的漂亮轉身。  2007年,為了實現當文藝兵的夢想,王丹丹將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壓在了箱底,踏上了從軍之路。然而,事與願違,王丹丹卻在下連後成了一名話務員。面對三尺機臺,她頓感失落。
  • 女兵入伍後一般會分到什麼崗位?
    現如今,很多女青年都渴望到軍營發展,她們同男兵一樣,在不同的崗位上綻放青春。同時,她們也成為了軍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無論走到哪裡,她們都是「焦點」般的存在。結合實際情況看,女兵因入伍的起點較高,參軍人數不多,所以導致很多人不太清楚女青年到部隊當兵後一般從事什麼工作,分配到什麼崗位。帶著這個問題,本文做一簡單介紹。
  • 這個女兵不簡單
    文丨張杰、梁惠圖丨楊明達、張成龍在第73集團軍某旅有這樣一位女兵舞臺上,她能歌善舞訓練場,她精武強能工作中,她以身作則生活上,她排憂解難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梁敏梁敏1995年出生於革命老區江西,入伍時是一位大三學生。
  • 聽音識人、聞聲記錄,寧夏話務女兵黑倩的「超強大腦」!
    寧夏武警總隊通信總站話務女兵的答案是——三個月!本期講述,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話務女兵這個鮮為人知的軍人群體,聽她們講講那些電話背後的故事。練的就是「一心多用」在2014年到通信站任排長之前,雖然我學的是通信專業,但其實對話務女兵的職責是完全陌生的,我以為話務女兵就跟接線員差不多,說聲「您好,請問您要哪裡」就可以了,沒什麼技術含量,甚至對背電話號碼也是牴觸的。
  • 話務女兵不簡單!四大基本功缺一不可
    女兵們在學習。康德華 攝    新華網長春11月15日電(康德華)說起話務女兵,馬上讓人聯想到的是吐字清晰的問候聲和甜甜的微笑。    做一名優秀的話務員,要求耳功、口功、腦功、手功全達到優秀,而其中腦功最主要的內容是背記電話號碼,為了練好「腦功」,女兵們專門進行了「記憶訓練」,自創「聯想記憶法」「動作記憶法」「歌訣記憶法」「繪圖記憶法」「故事記憶法」等,把枯燥、繁雜的號碼獨具匠心地串成順口溜、想成舞蹈動作、改成歌詞、畫成漫畫、編成故事來幫助記憶。
  • 朝鮮文藝女兵比空姐和工人漂亮
    丹東到平壤200多公裡,飛機只要40多分鐘就能到。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看美麗的文藝女兵,她們大都在部隊的文工團,應該說,這裡是美女集中營。據說,她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高中畢業後參軍,考上文藝兵。另一個是從小就被發現有天賦,挖掘出來的。
  • 這位金牌「女教頭」:聽音辨人,過「耳」不忘
    連隊的戰友在休息處理個人事務時,常常能聽到「您好,101副班,請問您要查哪裡」……為提高自己「耳功」聽辨的能力,確保一遍聽準用戶的身份,莊詩玲利用到機關走訪用戶的機會,錄製用戶語音,製作成語音庫,總結歸納用戶語音特點,通過每天反覆聽辨,練就了「聽音辨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 婦女節,致敬這群話務女兵
    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陸軍某試驗訓練基地某大隊話務女兵群體,看她們苦練話務本領,闊步強軍之路的巾幗風採。三尺機臺百靈鳥:春風十裡,不如耳畔有你「控」有多種,有「顏值控」「手機控」「微博控」……如果你是「聲音控」,那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群體——話務女兵。
  • 高顏值女兵咋叫「夢十二」?
    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兩次擔任帶新兵骨幹,2016年榮獲旅「兩不怕」傳人。不愛紅妝愛武裝,颯爽英姿五尺槍。「夢十二」用汗水折射出迷彩青春最耀眼,用平凡付出演繹當代「花木蘭」。今天就帶你領略 「夢十二」的強軍故事。
  • 老山作戰,有人找關係調離前線,17歲女兵「走後門」上戰場
    我雖然負傷致殘,但大難不死,居然在前線醫院得到這位漂亮女兵的貼心護理,負傷千值萬值!」 這個女兵叫鍾惠玲,是72醫院一名戰前剛入行的女戰士,當時18歲,參軍才一年,戰前則是通訊班的話務員。
  • 資料:劉迎霞——從小女兵到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演講結束後,當記者真正採訪到這位美麗、自信而又智慧的女性時,卻也意外地見識了她的忙碌,無意於耽誤太多時間,記者只能了解劉迎霞7年軍旅生活的主要片段。  當然,我們也有必要介紹一下劉迎霞的成名故事。劉迎霞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在9年前。在2002年度《新財富》中國400富人榜上,劉迎霞首次亮相就以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179位。
  • 一位女兵說出了難以啟齒的經歷
    十年後,一位幸運逃出魔窟的女兵說出了難以啟齒的經歷。烏幹達動蕩期間,在烏幹達北部有這樣一支反政府武裝,它就是臭名昭著的「聖靈抵抗軍」,這支武裝組織造成烏幹達北部地區數萬人死亡,200多萬人無家可歸,由於「聖靈抵抗軍」極其殘暴,被國際社會成為恐怖組織。
  • 話務女兵揭秘:1分鐘背8組64個打亂順序數字
    一分鐘,在常人眼裡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但在話務女兵眼中,一分鐘卻可以做很多事......
  • 【關注】 女兵入營,女新兵班長的第一天如何度過?
    ▲一個多月前,餘草順利拿到帶新兵「資格證」;9月23日中午,餘草盼來了第一批女兵,開啟了自己軍旅生涯的第一次帶新兵之旅。趁核對女兵信息空隙,餘草與新兵連連長一起查閱女兵所帶的檔案資料,了解兵源基本情況。▲在宿舍,餘草和其他幾名骨幹一起對女兵攜帶的物資進行清點整理。
  • 培訓藝術骨幹 繁榮佛山文藝創作
    原標題:培訓藝術骨幹 繁榮文藝創作佛山日報訊 記者呂文斐報導:26日上午,馬克思主義文化工作者培養工程之2018佛山市群眾戲劇曲藝骨幹創作與表演培訓班在佛山市文化館正式開班授課。據悉,佛山市文化館將開展更多藝術門類的群眾藝術骨幹培訓,為我市群眾文藝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 邊關女兵,綻放在新時代的木蘭花
    從北疆草原到南方叢林,從海防前哨到飛彈發射場,從野外訓練一線到特戰競技賽場,處處都有戎裝女兵特有的絢麗風採。 春回大地,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聆聽幾位邊關女兵的別樣故事,同時也向全軍女戰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 她們是世界上顏值最高的女兵,為何敢娶她們的人並不多?
    如果要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女兵顏值最高?恐怕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指向俄羅斯。確實,俄羅斯女兵不僅具有迷人的外表,更有著無法比擬的氣質。圖為俄羅斯女兵。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儘管俄羅斯女兵的顏值極高,可真正敢主動娶她們的男人並不多。為什麼很多俄羅斯男人不敢娶他們呢?圖為俄羅斯女兵。
  • 解放軍女兵連續執勤十幾小時 脖子無法轉動(圖)
    但聽說連隊缺少技術骨幹,她都沒和家人商量,遞交了留隊申請,成了連隊建立以來首位女上士。她卻不幹:「平時敢流血,打仗才敢犧牲,這點小傷不算什麼。」第二天,她舉著纏滿紗布的左手堅守陣地,一直奮戰到演習結束。  「只要在連隊待上一段時間,保證讓『小公主』變成『女漢子』。」連長孔葉萍告訴記者,為了錘鍊女兵的血性膽氣,她們除了組織大家觀看戰鬥電影、閱讀軍史書籍、學習英模故事、開展戰鬥力標準大討論等,還常常「自討苦吃」。
  • 《新四軍女兵》大熱 紅色年代的80後光彩照人
    《新四軍女兵》劇照  著名導演丁黑的《新四軍女兵》堪稱近段時間最熱門的紅色題材劇作,不僅在東方衛視熱播,收視節節攀升,近日,央視八套也在晚間黃金檔開始每天五集連播  革命年代的80後光彩照人  《新四軍女兵》塑造了一群以向瑞云為首的英雄群像,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帶著對革命或懵懂或堅定的嚮往,聚集到新四軍戰地服務團,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支持者民族的戰鬥,也在戰爭中,升華著自己的青春。身為革命年代的80後,劇中人物活力四射,個個形象生動豐滿,光彩照人。
  • 當好話務員的「貼心大後方」
    今年28歲的徐璐,6年前進入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第一個崗位是話務員。「這是幫助市民解決問題的首道關卡,有時會遇到一些情緒激動的投訴者,我必須保持冷靜。有些來電不在受理範圍之內,我也要儘量安撫對方情緒,耐心解釋。」徐璐坦言,剛參加工作時,個人心情也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