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女兵》大熱 紅色年代的80後光彩照人

2020-12-23 搜狐網
《新四軍女兵》劇照

  著名導演丁黑的《新四軍女兵》堪稱近段時間最熱門的紅色題材劇作,不僅在東方衛視熱播,收視節節攀升,近日,央視八套也在晚間黃金檔開始每天五集連播。作為獨具個性魅力的紅色主旋律劇大戲,該劇生動塑造了一群紅色年代的光彩照人的80後形象,青春、時尚的氣息感染著廣大觀眾。

  革命年代的80後光彩照人

  《新四軍女兵》塑造了一群以向瑞云為首的英雄群像,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帶著對革命或懵懂或堅定的嚮往,聚集到新四軍戰地服務團,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支持者民族的戰鬥,也在戰爭中,升華著自己的青春。身為革命年代的80後,劇中人物活力四射,個個形象生動豐滿,光彩照人。如,向瑞雲果敢,我行我素,個性獨立;向瑞華的奔放開朗,孤傲好勝;陶七妹的狂野、豪放;林蕤的熱心與任性……和當今80後一樣,他們有年輕時的衝動與不成熟,有自己糾結的情感,有自己不願打磨的個性,也有彼此間的「小團體」,排斥與猜忌,也需要長者的點撥與管束,但這恰恰是青春的表現。真實、自然,不避諱不粉飾,紅色年代的80後才可愛、動人。

  讓人重拾青春的激情

  在《新四軍女兵》裡,戰火中的青春與激情得到前所未有的張揚,令觀眾印象深刻。談到青春,大多數觀眾都會想到諸如《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這類反映當代特色,張揚個性的劇作。在這類作品中,不可否認,真實再現了當代青年人的心理狀態,但也常常給人一種被現實壓抑著的沉重感。而《新四軍女兵》中所展現的青春卻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因為裡面充斥著澎湃的激情和信仰的力量。在劇中,每個人物來自五湖四海,接受不同的教育背景,有著不同的個性和人生經歷,但相同的是,每一個人都懷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和火熱的激情,為了心中的夢想,始終執著而堅持。無論是開始義無反顧的奔前線參軍,還是發揮所長編排節目時那種的投入與努力,還是在面對苦難的從容、灑脫,抑或是在監獄中的艱苦鬥爭,青年人在夢想的滋養下,那種倔強、激情、堅持,都被體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感受得到一股強大的信仰力量,也讓人重拾青春的激情。

(責任編輯:梁爍)

相關焦點

  • 長篇小說《女兵安妮》在寧首發
    2020-12-15 08:2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南京作家書寫南京紅色基因長篇小說《
  •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 解剖戰爭給兒童的創傷 長篇小說《女兵安妮...
    作為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推薦作品,《女兵安妮》是首部國際視角抗戰題材兒童成長小說,也是建黨100周年獻禮之作。書中塑造了黨領導的軍隊與國際主義戰士群體形象,弘揚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傳承紅色基因,解剖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心靈創傷,透視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閃光,「拯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靈魂,拯救沒有國際」。
  • 新四軍軍部首批女機要員毛維青逝世,曾親歷皖南事變激戰
    www.thepaper.cn)記者從新四軍研究會以及毛維青同志親友處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新四軍老戰士、雲嶺新四軍軍部首批女機要員、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離休幹部毛維青同志(地專級),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3日16時15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99歲。
  • 這個「模範通信女兵連」又有5名女兵考入軍校
    秋收季節,金榜題名,在東部戰區某部「模範通信女兵連」,又有5名女兵陸續收到軍校錄取通知書,奔赴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等院校深造。
  • 記江蘇省道德模範、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的事跡
    ;八路軍、新四軍、家鄉民眾的抗日故事在他稚嫩心田播下紅色種子,他是聽著抗戰故事長大的。三、鍥而不捨,為犧牲在家鄉紅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尋找親人和歸宿1983年3月,徐振理退伍回鄉做民政工作,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辦理烈士換、補證,他為9名有爭議的天場籍烈士補發了證書。一個是潘吉岡村民兵中隊長潘其龍,在1943年清明節深夜,被偽軍抓捕並打斷兩根肋骨,寧死不屈。家人用80斛小麥贖回了奄奄一息的潘其龍,但因傷勢過重犧牲。
  • 安徽淮南市新四軍紀念林景區再添紅色教育新景點
    安徽淮南市新四軍紀念林景區再添紅色教育新景點時間: 2014-01-27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1月27日訊 記者從安徽省淮南市旅遊局開發科獲悉,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精心籌備,1月26日上午,思源書院「新四軍在安徽」展室正式開展。
  • 追尋紅色足跡,弘揚愛國精神!溧陽小記者走進新四軍江南紀念館
    為弘揚紅色文化,學習歷史故事,培養小記者們的愛國情懷,近日,溧陽市埭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計耀明家庭隊室組織小記者們開展了主題為「追尋紅色足跡,弘揚愛國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暨「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活動」,計老師帶領小記者們走進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聆聽歷史故事,祭奠革命烈士。
  • 暴脾氣的他因女兵站崗發脾氣,結婚當天感慨,洋包子嫁給了土包子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他被調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參謀長,這期間,陳老總給他改名為陶勇。陶勇這個人脾氣非常的火爆,性格豪爽重義氣,打起仗來經常是赤膊衝鋒,「拼命三郎」的稱號也由此而來。其實,抗戰時期他還因為這暴脾氣而驚動了陳老總呢。
  • 《新四軍騎兵團徵戰發展紀實》
    一、內容簡介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黃淮大地上活躍著一支「快如風,閃如電」的「紅色哥薩克」,她就是由著名抗日將領新四軍4師師長彭雪楓等師領導組建的騎兵團。這支部隊是新四軍以及後來的華中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惟一的建制騎兵團,是彭雪楓的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團、騎兵團)之一。本書講述的就是這支英雄部隊的傳奇故事。
  • 五六十年代駐守金門的臺灣省女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照片裡的那些事,ID:lzpgs26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故事不長我說給你聽女兵閱兵式上的臺灣女兵,她們一般是軍事學校學員,畢業後多負責政工、情報和通訊工作。駐守金門的國軍播音女兵大膽播音站?真是夠大膽的。
  • 大眾電影雜誌社80年代末的「影壇群星」掛曆:陶慧敏、韓月橋等
    1月:劉曉慶,1975年從影,先後拿過五次百花獎、一次金雞獎,從80年代起到現在,觀眾們一直能在影視劇中看到她的身影。2月:鞏俐,1988年在首部影片《紅高粱》中的九兒角色就讓她一炮而紅,成為了第一代也是成就最高的「謀女郎」。
  • 解放軍74式女兵裙服,豈止是漂亮二字可以形容的!
    65式軍服「一身綠,三片紅」,「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一度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標誌,也承載了中國人對於20世紀60-80年代的記憶。取消裙裝後,解放軍女兵與男兵一樣,穿上了寬寬大大的軍褲。
  • 宣城紅色記憶之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設於此,指揮華中敵後各抗日戰場的新四軍部隊。中共中央東南局也同時設於此,新四軍的參謀處、秘書處、作戰科、機要科等機構駐紮於其中,另外還有葉挺、項英、周子昆的辦公室和舊居。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到此視察,即住在「種墨園」內。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紀念館籌建。
  • 見識一下「真·紅色女拳」何子友:從武當女俠到共和國功臣
    「紅色女拳師」何子友,由此擔負起了「女紅軍總教習」的重任。此外,何子友的父親是家鄉一帶蘇維埃主席,後來也被反動派殘忍傷害。何子友聞訊後,何子友咬著牙大喊「老子一定要報仇!」「紅色女拳」再立奇功。行軍途中,婦女獨立團傷員過半,兵疲糧乏。反動派3個團的追兵在後,「山大王」坐擁地利在前,橫豎就是不放行。強行進山必然會發生衝突,團長陶淑良就帶著何子友進山,跟「山大王」談判。
  • 黃埔女兵周玉雲,因為「文夕大火」離家80年,99歲才回到家鄉
    抗戰時期很少見到女性的身影,雖然在影視劇中能夠見到一些女兵,但卻很少有家喻戶曉的女兵。男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女兵也想巾幗不讓鬚眉,她們也想衝在前線,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比如周玉雲就是一位經歷坎坷的抗日女兵,她的家鄉被大火侵蝕,晚年才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回到家鄉。
  • 80萬蘇聯女兵走上戰場,戰鬥力強悍不輸男兵,一旦被俘下場很慘
    在這場戰爭中,還有80多萬的蘇聯女兵,她們的戰鬥力同樣非常強悍,完全不輸那些男兵,但是戰爭是殘酷無情的,這些女兵一旦被俘,下場也是特別的悽慘。 為了保衛國家,獲得勝利,蘇聯徵收了很多的女兵,組成了80萬的女兵部隊,這些女兵的年齡並不大,都是一些平均年齡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左右的女孩子,她們穿上了軍裝,走上了慘烈的戰場。
  • 細數八路軍、新四軍的識別標誌
    為紀念八路軍、新四軍成立80周年,中國軍網微信特推出專家系列稿件,從不同視角去介紹歷史上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紅軍改編八路軍、新四軍後,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說起八路軍、新四軍的識別標誌,很多人都能想到臂章和帽徽,可是你知道八路軍、新四軍都戴過哪些臂章嗎?另外,八路軍、新四軍的胸章及領章是怎麼回事?
  • 溧陽竹簀:用綠色農莊展示紅色經典!
    記者昨天在荷花靜園生態農莊見到馬英網時,這位壯實的中年漢子暢談了他用綠色農莊展示紅色經典的初衷。讓記者深感興趣的是,荷花靜園、謝家祠堂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兩者與「竹簀橋會議」 又有怎樣的關聯?經了解,馬英網所在的竹簀鎮鮑莊村原名為官墩村,因上世紀60年代修建呂莊水庫而遷移更名。
  • 解放軍女兵連續執勤十幾小時 脖子無法轉動
    巾幗傳令兵演繹青春傳奇 ——走近南京軍區「模範通信女兵連」新一代女兵群體金陵城東,紫金山下,駐紮著一支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兵連隊——南京軍區「模範通信女兵連」。戰爭年代,她們頭頂炮火精準傳令;和平時期,她們擔起軍區首長機關人工話務保障重任。如今,新一代女傳令兵又將演繹怎樣的青春傳奇?讓我們走近這個群體一探究竟。
  • 長興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
    為牽制敵人,配合正面作戰,新四軍六師十六旅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在王必成、江渭清的帶領下,挺進郎溪、廣德、長興一帶。年底,旅部進駐長興槐坎。部隊進入新區後,主動打擊日偽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僅1944年作戰135次,其中著名戰鬥有杭村戰鬥、長興戰役、青峴嶺戰鬥和泗安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