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餵奶工作既痛苦又難熬,寶媽們千萬別放棄
餵奶是每個家長關注的話題,它是一種學問,也是孩子和家長產生連結的重要組成部分。餵奶餵得好,孩子吃的好,成長發育不用愁。餵奶費勁,家長孩子都跟著上火,這個度需要好好把握。母乳不可被代替,家長一定要掌握這門學問。
太困了,這種折磨真的受不了
露露去朋友家做客,發現孩子才7個月,就已經吃上了配方奶。露露朋友說,沒辦法,孩子太粘人,餵奶的時候也不老實,吃吃玩玩,還願意吃手,正趕上長牙期,每次都把她咬的很疼,實在是受不了了,小小身材,咬起人來,簡直就是下狠嘴。而且在夜裡的時候,總是奶睡,露露朋友聽說,奶睡不好,就狠心,不餵了。可是自己漲奶嚴重,心情也是挺焦躁的。
關於母乳餵養,3個問題家長最關心
1.為什麼母乳好
小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大部分營養成分都是靠媽媽的身體能量,直到孩子出生,新生兒和媽媽之間的連結還沒有完全的斷開,營養成分也都在媽媽的奶水裡,孩子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
在孩子4個月前,堅持母乳,孩子就會汲取奶水中的營養,順利進行身體發育。幫助孩子和母體進行連接,通過餵奶,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熟悉這個世界。儘管4個月後,可以根據孩子的體質增加輔食,但輔食終究是輔食,母乳還是要繼續吃,才能營養均衡。
2.餵養要不要規律
一般來說,新生兒餵奶的次數要和他清醒的時間違規率。一般0-3周,每次清醒時間是在15-20分鐘,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餵奶,以供給孩子身體所需。隨著月齡增長,3-6個月一般是15-30分鐘。
以此類推,家長掌握好孩子清醒的規律,進行餵奶就好了。等到孩子1歲以後,就可以根據孩子的生活規律,將輔食和奶配合好,規律飲食。只有養成良好的餵養規律,孩子才能營養均衡,潛移默化的養成好的生活規律。
3.什麼時候能斷奶
美國兒科學會說,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奶水的營養,一般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可以開始嘗試斷奶。循序漸進的較少母乳的次數,讓孩子提前接受配方奶和奶瓶,在孩子身體沒有過敏的情況下,逐漸的幫助孩子度過從母乳到輔食的階段。
家長要根據孩子自身的體質來定,一般孩子在2歲半會出現自然離乳的狀況,家長就可以在此時,豐富輔食種類,為孩子徹底斷掉配方奶做準備,讓孩子吃到美味的營養配餐。
為了更好地母乳餵養寶寶,媽媽要了解這些
1.正確的餵奶姿勢
正確的餵奶姿勢,要遵循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近乳房。頭高腳低,這樣可以防止溢奶,嗆奶。姿勢一定要端正舒服,不要讓孩子歪著頭,或者是孩子處於低的位置,媽媽處在高的位置,這樣會有壓迫感。因為每個媽媽餵奶習慣都不同,只要是孩子和媽媽都舒適,保證孩子不嗆奶,不溢奶就可以。餵奶的時候,儘量讓盒子及張大嘴,這樣孩子喝的就不會過急。
2.適當乳房按摩
定期進行乳房按摩,幫助媽媽們減少漲奶的疼痛,或者是奶水過少,讓自己在舒服的情況下,更好的餵養孩子。
3.飲食搭配的注意
母乳期間,注意飲食,減少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葷素搭配,自己吃飯的時間,也要規律,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的時候,享受自己的美食,魚湯,豬蹄適量的吃一吃,補充膠原蛋白和蛋白質,更好的為自己的 身體提供能量。而且也可以吃一些菠菜,補充鐵,防止貧血,更好的補充自己的元氣,不要因為自己胃口不好就不吃了,可以少食多餐,也不要放縱自己,暴飲暴食。
只有自己身體素質強,孩子才能在你的身上得到更多的營養。有的家長為了儘早的進行輔食餵養,就會用塗抹辣椒油等刺激性可食用的東西,讓孩子厭惡喝奶,這樣的方式只會阻斷孩子和自己的連結,並不可取。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準備豐富的果泥,菜泥,還有雞蛋,在孩子不過敏的情況下,試探性的給孩子添加,幫助孩子把輔食與喝奶搭配好。
不僅家長要注意飲食,孩子的輔食也要多下功夫。有一個姥姥就是在孩子5個多月,準備精緻的小盒子,專門裝孩子的各種輔食,試探性的加入各種食物,讓孩子適應,為以後孩子自主進食做準備。家長越用心,孩子就會越輕鬆的吸收營養。
在餵養寶寶過程中,媽媽需要注意什麼?
1.餵奶前注意清潔
餵奶前,可以清潔乳頭,重要的是熱敷一下乳房,不僅可以清潔乳房,也會有助於排乳,暢通乳腺,孩子在吃奶時,自己也會很舒服。同時要準備好哺乳襯墊,防止另一側奶水漏出。穿上哺乳胸罩,更加的便捷衛生。對於小寶寶,家長要給孩子清潔小手,先給點水,溼潤口腔,讓他的口腔放鬆,然後再去喝奶,這樣孩子就會更順暢的"暢飲"。
2.準備個吸奶器
對於那些奶水過多的媽媽,也可準備吸奶器,把多餘的母乳吸出來,但是一定要注意,儘量在有效期內給孩子喝,一般母乳吸出,冷藏保存也就是24小時,家長如果想存奶,就要在乾淨的裝奶容器上標註最初擠出來的日期,精確到幾點幾分,再放進冰箱。
如果忘記,就要直接扔掉,能不存,就不存,畢竟存奶,不能保證新鮮程度,對孩子來說也難吸收。如果真的沒辦法,就可以在冰箱拿出,用冷水解凍,然後再用溫水溫一下,不要過度加熱,會破壞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導致孩子不耐受。
3.餵後拍拍寶寶背部
因為奶中,有蛋白質和鈣質。會有氣體產生,喝過奶之後,家長要給小寶寶拍嗝,讓多餘的氣體排出,防止孩子胃腸脹氣,或者出現溢奶。一般來說就是將孩子抱起來,頭部貼在大人的肩膀,可以保持直立,輕輕拍寶寶的背部,給他一個力量,助力他把體內的氣體排出。
聽到"噗",或者是"咯"一聲,就可以再拍幾下,再恢復正常抱孩子的姿勢。如果孩子溢奶,也不要著急,及時的清潔環境,也要給孩子清潔一下口腔,喝適量的水,只要目的是漱口,防止口腔殘留奶水,侵蝕牙齒。
育兒啟迪:
餵奶的真是一門學問,家長一定要多學習,因為哺乳孩子的時間也就是一年多,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面對孩子吃奶的問題。可以多和有經驗的家長交流。不要過早的斷奶,比如在出牙期,打疫苗前後,或者是直接斷崖式斷奶,都是不可取的。
每個孩子的需求不一樣,斷奶的時間也會不同,如果可以從1歲半開始,到2歲半,孩子就會自然離乳。這個過程應該是被享受的,不要覺得煎熬。要一步步來,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每日一問:
您家孩子是什麼時間開始斷奶的?您用了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