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門旅遊攝影,發現各地餐廳很多,但幾乎看不到書店,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重度讀書控,圖書館建築愛好者,尤其喜歡追尋藏匿在各大城市中的書店或圖書館,在我看來圖書館、書店就是一個城市最純潔、最乾淨的地方,這裡不僅是知識的海洋,還是人類淨化心靈的天堂。題主的問題,書店在不斷減少的問題,其實在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網際網路電子書的衝擊外,還有一些經營的問題導致了書店日益減少,但好在的是很多城市也重新開了很多更加人性化、藝術化的書店,開始重視閱讀。
還有很多城市都開設了24小時書店,雖然進度緩慢,但是書店是必不可少的,難道不是嗎?還記得小時候,放假就喜歡去書店看各種各樣的書嗎?我在青島旅行的時候,就偶遇了一家非常文藝、非常藝術感的書店,也是青島著名的網紅書店,它的名字叫做方所也被譽為青島最美書店,全國十大最美書店之一,這一家書店也許能滿足你對實體書店所有的想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方所書店位於山海之間的青島,地址位於山東路,在這裡你能買書、可以喝咖啡,還可以看演出展覽,還可以購買精緻的設計品,方所書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和生活美學,我是從來沒見過書店也可以如此的獨特,讓我醉心於此方所整體設計還遠了材料的本色、石材混泥土的本色、木材沒有過多的裝飾、既有體積感也有質感之美,這裡是百丈書廊,這裡有5萬種書籍、共15萬冊、也是方所最核心的區域,視覺上看起來非常震撼,書籍的分類又及其讓人感嘆不已,讓口味刁鑽的讀者也能滿足得到。
這是通往2樓的旋轉樓梯,走上去讓人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樓梯下方是咖啡區,提供有品質的飲品和甜點,這個角落是方所著名的汗牛充棟、穩重弧形、集合了一萬多本書籍的精神之牆,配有舒適的沙發供你閱讀和思考,方所的每一處的設計感都很強,在這樣的書店閱讀,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讀書的巔峰呢?相信每個人都會愛上這樣的書店的。
我偶爾也可以真人出境的,假裝一個很文藝的旅行達人,走千裡路,讀萬卷書,還有就是餐廳多不奇怪,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大街上的餐館飯店,大鋪子小攤子都不會少,無論走到哪裡,餐飲飯店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書店少了,說明你觀察得很仔細,沒錯現在各地的書店已經大量在減少,不少書店都在艱難的支撐著營業,為什麼呢?網購的興起,就我們家來說,每年購書並不少,但幾乎全部是從網上購買,因為在網上選書容易,還有打折和優惠,付款方便,網上預訂後,2-3天就快遞上門了。
書籍電子化這個社會發展很快,信息通訊高度發達,書籍電子化趨勢已經嚴重的衝擊紙質書籍,造成紙質書籍消費的降低,智慧型手機的多功能化,使傳統的紙質閱讀轉化為自媒體閱讀,各類書籍、各類信息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播和閱讀,使得傳統的書籍類存在的空間大大削弱,通過以上可以看出,不是閱讀的人少了,也不是看書的人少了,而是網際網路和信息化的衝擊,導致實體店運營陷於困境,同時網際網路信息化導致購買書籍的減少,從而導致大街上的書店越來越少,這種現象從10年前已經在開始了。
吃穿住行,吃排在第一位,當然最重要從古至今都如此,這就是事實。當一個文人快餓死了,他第一時間想到是書,還是有口飯吃呢?再說現在社會,有一部手機都比書,書店好用想看什麼書,手機一點,不就什麼都有,還用得著又厚又重的書,還需要跑書店嗎?我媽說的一句話很經典,手機能當飯吃嗎?手機都比得上飯,比得上吃,比得上餐廳,更何況是書店,很簡單的道理,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你說生意人會不知道嗎?所以我們去外拍攝,當然餐廳多於書店,因為誰也不會拒絕毛爺爺。
3天不讀書可能沒事,1頓飯不吃就餓得慌,因此吃飯是剛需,但如果一個月不讀書,可能大部分人感覺不到會怎樣,而事實是跟讀書的人還是有區別的,希望大家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可以有時間看本書感受生活,感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