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古稱鍾吾,位於江蘇省北部,地處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華北平原南端,系徐州市下轄縣級市,是江蘇的正「北大門」,1952年以境內新開闢的新沂河得名。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花廳古文化就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發祥,這裡是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交流融匯的重要區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多次下榻於此,留下了「第一江山」的讚譽。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江蘇新沂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窯灣古鎮
窯灣古鎮位於新沂市窯灣鎮,地處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距新沂市區約45公裡,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始建於唐朝初期,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聞名全國的水鄉古鎮,因周邊窯多,故稱窯灣。千年運河百道灣,黃金分割在窯灣;千年古槐,見證了古鎮窯灣的興衰;後院醬缸,雕琢著歲月久遠的痕跡;老式建築,散發出濃厚的文化氣息。窯灣古鎮既像蘇南的周莊有湖有水,水網相連;又像山西的平遙,有著古老的街巷,文化相襲數千年。
窯灣古鎮人文歷史景觀厚重,昔日店鋪櫛比,商賈雲集,街上行人如織,水上舟楫連綿。古鎮中,城門、樓、店、院、宮、寺、廟、殿,自宋至清,代有營建。古老的街巷、宅院、會館、作坊、商行、貨棧、典當、碼頭等古鎮昔日風貌仍基本猶存。古鎮街巷獨具一格,院舍青磚灰瓦,亭臺樓閣交錯,形勝之美稱於江淮,集古鎮景觀、水泊景觀、名勝古蹟、神話仙境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觀賞、遊覽和歷史研究價值,自古以來即為中國大運河第一古鎮和遊覽勝地。
二、馬陵山風景名勝區
馬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新沂市馬陵山鎮境內,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沂、沐河中下遊地帶,距新沂市區約18公裡,是一條綿延幾十公裡的帶狀低山丘陵。馬陵山又稱馬嶺山、馬連山,發脈泰嶽,綿亙數百裡,號稱「八百裡馬陵」。公元前341年,齊魏馬陵之戰孫臏勝龐涓於此,因戰馬相連故得名。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鍾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的詩句,形象地讚美了馬陵山的瑰美,並御封為「第一江山」。
馬陵山風景名勝區內山體連綿起伏,北高南低,長約35公裡,寬約8公裡,總面積約280平方公裡,保護面積56平方公裡,由峰山、鬥山、虎山、奶奶山、黃花菜頂組成,最高處五華頂海拔91.8米,有花廳、黃巢湖、三仙洞和大龍溝四大景區。整個景區為丹霞地貌,帶來了淡紅色的山體和許多巖洞,擁有大片竹林,丘陵與湖泊錯落,湖上有需付費的遊船坐,風景秀麗,適合周末休閒、爬山。景區綠化覆蓋率達到95.2%,空氣中負氧離子較高,被遊客親切地譽為「天然氧吧」。
三、駱馬湖風景區
駱馬湖風景區位於新沂市西南,地處新沂、宿遷兩市接壤處,距新沂市區約30公裡,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因其形狀像馬而得名,總面積約375平方公裡,是蓄洩兼備,具有灌溉、航運、漁業、旅遊和工業用水的多功能,多效益的大型人工湖。景區內湖光秀美、水岸淺緩、水體清澈、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優質的、可供度假利用的森林、湖泊、溫泉等多種自然旅遊資源,北納沂蒙山來水,南匯中運河,是遊人旅遊度假休閒的好地方。
駱馬湖風景區以湖光山色之美、歷代文人墨客,多留詩、會文、題記載入典籍。柳塘魚浪、萄山醉月、梅林煮雪、林海鶯梭、長虹臥波、揚帆戲魚、駱馬晚波與三山賞月並為駱馬湖八景。駱馬湖邊有一個休閒新景點,叫碧湖銀灘,又稱蘇北小三亞。這裡有海的感覺,沙灘也比較細軟,水域廣闊,水岸淺緩,小吃也多,比海濱沙灘更妙的是岸邊有蒲草,很漂亮。遊客們在沙灘邊戲水、放風箏、扎帳篷露營,或泛舟湖上,還可以去歡樂島感受一下世界排名第四的摩天輪。
四、黑龍潭生態旅遊景區
黑龍潭生態旅遊景區位於新沂市東北部,地處馬陵山南側,江蘇、山東兩省三縣交界處,距新沂市區約18公裡,是依託黑龍潭水庫開發的一個以自然環境、古鎮建築、馬陵山、黑龍潭溼地風光帶為重點區域的特色鄉村生態旅遊景區。景區西與山東省郯城縣接壤,南與新沂市為鄰,籍馬陵山為障,打造出具有蘇韻魯風的桃花塢公園、馬陵古道、黑龍潭戰國文化產業園、桃果採摘園、梨花嶺、南山森林公園、蔬菜博覽園等著名鄉村生態旅遊景區。
黑龍潭生態旅遊景區南北長3公裡,總面積有4000餘畝。其中主要由黑龍潭、小三峽、由吾洞和細石器遺址幾個部分組成。黑龍潭水面面積3平方公裡,水質清澈。黑龍潭邊有一流水衝擊形成的山澗,因為取其形似而稱之「小三峽」。山澗之上有一石洞,名為由吾洞,又名仙洞雲壑。洞內有石床、石刻壁畫,道家佛像、海水、龜龍水獸以及鳳鳥雲紋等圖案,清晰可辨,栩栩如生。經考證形成於隋唐時期。細石器遺址主要分布在黑龍潭南側,大澗溝以北地帶,以及白雞窩等處。
五、禪堂古寺
禪堂古寺位於新沂市馬陵山鎮東南,地處馬陵山西麓,距新沂區約22公裡,始建於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距今已有540多年的歷史。這裡地勢幽靜,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清康熙時達極盛,有幾百名僧人分支到外地廟堂,素有「南京到北京,禪堂半邊僧」之說。據寺內殘碑記載,禪堂古寺曾於明萬曆47年間重修,清道光25年擴建,幾百年來,歷盡滄海,幾度浩劫,所有資料全部被毀,解放後僅存遺址。禪堂古寺傍依梅村,當年植梅甚多,每逢梅花盛開之時,遊人如織。
禪堂古寺內目前有前殿,中殿、後大殿及東西廂房等23問殿房,並建有九層磚塔一座,大殿木構之梁架為萬曆重修時舊構件,磚塔毀於五十年代,現存的磚塔是近年新修的,這是馬陵山唯一保存之古建築。近年廟堂經過整修,恢復了宗教活動。重建的大雄寶殿內有4.4米高的佛像三尊,十八羅漢像,西方三聖像,以及重達三噸的平安鍾,還有千佛燈、彌勒佛像、滴水觀音像,大殿前面還有放生池,寺內到處蒼松翠柏,環境優美,佛聲陣陣,耳邊縈繞天籟之音。
六、沭河塔山風光帶
沭河塔山風光帶位於新沂市城區腹地,風光帶內湖光山景,一片秀色。沭河古稱九曲沭水或曲水。塔山,一名雙石山,頂如砥平,相傳為雀兒城,後周太祖屯兵於此。清代文人胡簡文《建陵遠眺》詩云:「閒步西巖石,荒原四顧清。斷虹殘雨後,曲水野煙生。草沒虞姬宅,山橫郭雀城。白雲飛不去,徙倚聽泉聲。」此詩不僅道出沭河至塔山一線的美麗風光,也讚美了這片土地上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沭河九曲南行,至唐店塔山大閘戛然而止,沭河與黃墩河在此交匯,形成一大天然湖泊,東岸與塔山相連,湖光山色,巧然而成。塔山之南有雀兒溝,至今仍有這一地名,一說是雀王的出生地,一說是雀王的飲馬處。1946年前,塔山頂上有座著名的古剎,名曰「東嶽廟」,盛極一時。這一帶水天一色,沙明水淨,是人們蕩舟遊覽、休閒度假、垂釣休憩的理想去處,是新沂市文化旅遊開發的突出亮點,已引起省內外遊人的廣泛關注。
對於江蘇新沂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