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爸媽以後,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的變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是在不斷的變得優秀。
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是付出了很多,有些家長為了可以讓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學校,在下班以後還在做兼職,比如開著或者做鐘點工之類的。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家長就應該多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這樣等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學東西都會比別的孩子快一點,下面看看我的一個朋友是怎麼做的吧。
我的朋友麗麗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不管是在家人面前還是在朋友面前一直大歐式話題的創造者以及延續者,我們都說她的情商很高,總是可以將一件尷尬的事情巧妙的化解。
麗麗的老公是一個比較靦腆的性格,在外人面前不怎麼喜歡說話,在朋友面前也不怎麼參與話題,我們問過麗麗,找個這樣性格的老公不覺得悶嗎?
但是麗麗卻覺得,兩個人的性格互補是最好的,她老公的性格也沒什麼不好的,最主要的是對她很好,很有責任感。
麗麗生了孩子以後,就和老公商量,希望孩子以後的性格是兩個人的中和,既可以在生活上有好朋友玩耍,也可以在喧鬧的環境中,讓自己安靜下來。
於是兩個人在培養孩子性格上,就花了很大的功夫,果然後來,麗麗的孩子真的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麗麗的孩子在學習上面是班裡面的佼佼者,在家裡又是爸媽的開心果,不會特別的吵鬧,這樣的性格讓我們都很羨慕、
一個智商高的孩子,在學習上面會表現的很優秀,或者是有自己的特長,在以後的學習環境中也會遇到更多的機會。
當然了培養一個孩子的情商比學習成績還要重要,一個情商高的人,可以在讓身邊的朋友無時無刻都過得很舒心。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麗麗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的吧。
1)遊樂園
在周末的時候,麗麗和他老公會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耍,這樣會比在家帶著孩子看動畫片更有意義。可能你覺得帶孩子去遊樂園只是為了玩,其實並不是,在孩子遊玩的過程中也會學到很多的東西。
在排隊的時候可以教會他們懂禮貌,在買東西或者和別人交流的時候,都可以提高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是可以嘗試著讓他們自己解決。
2)圖書館
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相比較遊樂場,這裡面會更加的安靜,帶孩子去圖書館並不是說要求他們一天看多少書,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3)貧困地區
帶孩子去一些比較貧困的地方,有條件的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耕田的辛苦,讓他們愛惜糧食,學會節約。
4)福利院
經常去福利院看看小朋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這樣會讓孩子養成一個熱心的性格,不至於很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