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傳承,承載了父母美好的祝願和希望,但產婦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後,最期盼的應該就是寶寶平安順利的出生了,據「世界人口時鐘」顯示,全球每秒會出生4.1人,那麼,你們知道嬰兒都是怎麼出生的嗎?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生產方式分為「順產」和「剖腹產」
在以前,女性的分娩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咬著牙硬生,也就是順產,當時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很多產婦都因此喪命。
可隨著醫療技術逐漸完全,出現了「剖腹產」這另一個選擇,如果產婦出現胎位不正,胎兒臍帶繞頸、產婦沒有意識不能自主分娩等情況,都會採用剖腹產來取出胎兒,大大保證了胎兒和產婦的安全。
可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醫生並不建議使用剖腹產手術,畢竟,剖腹產手術有很多弊端,只要產婦滿足自然分娩的條件,就會採用自然分娩,不過,有過順產經驗的母親都對分娩之痛不願意再回想,一是因為疼痛,二是有手術布的遮蓋看不清全貌。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順產寶寶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步驟一:胎兒入盆
當胎兒入盆時,孕媽會感覺到恥骨位置漲漲的疼痛,這個時候胎兒已經入盆了,到了胎兒即將分娩的時候,媽媽會感覺到宮縮的疼痛,而肚子裡的寶寶也會配合媽媽,在肚子裡主動以側頭的方式,頭朝下進入骨盆。
步驟二:配合媽媽
媽媽可不要以為生孩子只是靠自己,其實,在媽媽努力配合醫生利用宮縮來生寶寶的同時,寶寶在肚子裡也在配合媽媽,他會努力的用頭擠進產道,由於骨骼還比較軟,身體會蜷縮起來,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等到時機準備配合媽媽,來個「裡應外合」。
步驟三:醫生「看到頭了」
當寶寶頭部和小屁股完全入盆後,寶寶就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了,這時候,他會旋轉自己的身體,從面向媽媽慢慢轉到背向媽媽,這個時候,產婦的宮口大概會開到7-8指左右,隨著陣痛越來越秘籍,寶寶自己也在努力,頭部會達到肛門位置。
這個時候,醫生就會說:「媽媽加油,已經看到寶寶動的頭了!」
步驟四:頭部出來
隨著陣痛帶動的宮縮越來越秘籍,宮口也會開到十指的位置,這個時候,產婦配合宮縮的力度,再加上寶寶自己的努力,寶寶的頭部就能自己從宮口分娩出來,不過,往往這個時候產婦都已經忘記寶寶出來的感覺,因為實在是太疼了。
步驟五:身體出來
當寶寶頭部出來的話,剩下的就會簡單很多,通常這個時候,醫生或者助產士會扶著寶寶的頭部,避免寶寶太重導致產婦撕裂,當頭部完全出來的時候,寶寶一側的肩膀也會出來,之後就是另一側,身體就隨著一起滑出,而產婦的疼痛也不會像之前一樣明顯。
小萱媽媽寄語:
其實,對於一個新生命而言,不只是父母愛情的傳承,也是人生開始的第一階段,而這個時候也是產婦和胎兒最脆弱的時候,家人們要格外的對待產婦和寶寶,畢竟,寶寶是母親拼了性命,歷盡艱辛才得來的。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還記得你分娩時,寶寶出來的感覺嗎?有沒有感嘆生命真的很神奇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希望您將本文轉給更多的寶媽,讓育兒不再成為難題!
往期回顧: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哪個對孩子有效?看完心疼媽媽
產後第一天,如果丈夫為你做了這幾件「尷尬事」,真的嫁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