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並不可怕,做好這些,讓寶寶平安自愈

2020-12-17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輪狀病毒威力不小啊!

寶寶健康的大敵:輪狀病毒,總是時不時來侵犯。寶寶上吐下瀉停不住,尤其出現標誌性「蛋花湯樣」便便,可一定要小心了!

別的不怕,就怕脫水,該怎麼讓寶寶平安自愈,看看下文吧。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1.什麼是輪狀病毒?

有一種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嬰幼兒被它侵犯後初期出現輕度上呼吸道症狀,很快就會引起嘔吐和急性腹瀉,常常會導致脫水。

因為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貌似車輪,所以稱之為「輪狀病毒」。

圖片信息很重要,點擊放大查看更清晰

2.好發年齡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好發年齡為 6 個月至 2 歲的嬰兒,四歲以上比較少見。

檢驗方法:通過大便輪狀病毒抗原能夠快速測定。要求家長孩子腹瀉後,將大便標本留於乾淨的塑料瓶內或保鮮膜內,在嬰幼兒排便後 2 小時內送至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

3.發熱、嘔吐、腹瀉為典型症狀

患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時,孩子會發熱、嘔吐,大便呈稀水樣,也可形容為「蛋花湯」樣。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初期,孩子以發熱和嘔吐為主,嘔吐期間,進食液體比較困難,往往是喝 10 毫升水,嘔吐出 20 毫升。這時,家長應該儘可能保持孩子處於安靜狀態,儘可能減少嘔吐次數。

同時,誘導排便也是制止嘔吐的有效方法。早些排出胃腸內的毒素,還有利於疾病的早期恢復。

4.簡明治療措施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病程在 5 ~ 7 天,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脫水,預防和治療脫水尤為重要,益生菌輔助,母乳 + 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奶支持,5 ~ 7天即可自愈。

輪狀病毒最大的危害——脫水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對嬰幼兒造成的危害就是嘔吐以及腹瀉後的脫水。

脫水指的不僅僅是水分丟失,同時還有電解質丟失。

1.引起脫水的機制

輪狀病毒胃腸炎來勢兇猛,它損傷小腸黏膜的速度極快,可致小腸黏膜吸收水分明顯減少,同時導致乳糖消化障礙,增加腸內滲透壓,致體內大量水分進入腸道,最終導致大量含有電解質的水分快速丟失,引起脫水。

嚴重脫水可造成大腦等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2.注意補充電解質

家長應給孩子服米湯、蘋果汁等含有糖、鹽、水分的混合液體。

從嚴格標準來說,藥房能夠買到的含有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是最佳選擇,液體中含有的葡萄糖、鈉和鉀以及水分,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輕度脫水。

使用時按照說明書上的稀釋方法,少量多次餵服,既可預防脫水,又可治療輕中度脫水。

3.何時需就醫?

另外,家庭治療中,在儘可能進水情況下,如果孩子 4 小時內仍沒有排尿,甚至出現哭時少淚、口腔乾燥等情況,應到醫院就診,通過靜脈輸液糾正脫水。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得了輪狀病毒怎麼辦?疫苗是二類的需要打嗎?可以在家自愈嗎?
    當然,輪狀病毒畢竟不像天花病毒那麼致命那麼可怕,因此也沒有上升到非打不可、不打就很危險的地步,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薦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如果孩子生病就不要強行接種、如果孩子必須接種的一類疫苗還沒有完成,輪狀就可以靠後排得了輪狀病毒可以在家自愈嗎?
  • 輪狀病毒來襲,別的不怕,就怕脫水,該怎麼讓寶寶平安自愈
    我家寶寶七個月,五天前感染輪狀病毒,剛開始給他喝米湯,發現他不要喝,給他買了低乳糖奶粉,發現喝了以後還是拉臭臭的蛋花湯便便,這該怎麼辦,要不要換個牌子的奶粉試試?有沒有推薦的,急死了!那麼遇到輪狀病毒侵襲,家長們應該對這種病毒有一定了解,並且應該知道怎麼護理!
  •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已進入感染高發期,做好這些護理工作,寶寶腹瀉...
    病毒性胃腸炎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治療,就可以自愈,病程大概是一周左右。 與病毒性胃腸炎有關的病毒種類比較多,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腸腺病毒、杯狀病毒等等,其中比較重要、研究比較多的是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我家寶寶才七個多月5天前開始嘔吐第二天就開始拉臭臭的蛋花樣便便到醫院一檢查化驗結果是輪狀病毒感染幾天下來,寶寶和大人都瘦了一圈真是急死人了作為新手爸媽,不禁要問:輪狀病毒又是什麼?它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該如何預防?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
  • 寶寶出現輪狀病毒感染時,需要怎樣治療?
    雖然已經進入冬季,但是換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的寶寶發病率仍然是很高的,由於輪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所以增加了發病率,由於在秋季發病率很高,故名為秋季腹瀉。秋季腹瀉屬於自愈性疾病,一般在不嚴重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主要以護理為主,一般的病程是七天左右就會自愈的。如果寶寶症狀嚴重的情況下,出現持續發熱、腹瀉、嘔吐、脫水等症狀的情況下,就需要及時的就醫,輸液補液治療了,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 夏秋換季,輪狀病毒來襲,預防關鍵有2點
    輪狀病毒實際上是屬於呼腸孤病毒科的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其在顯微鏡下呈圓形,因此稱為「輪狀病毒」。,建議家長們迅速將孩子的糞便樣本帶到醫院,檢查輪狀病毒感染情況。 雖然輪狀病毒會自愈,但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會導致幼兒出現重度脫水和水解質丟失,嚴重時會危及孩子生命。
  • 寶寶腹瀉厲害就是輪狀病毒,別鬧了
    說起輪轉病毒我第一次都到它的名字還是二寶當時腹瀉特別厲害,就是蛋花樣的,排黃綠色稀便,還有粘液那時候醫生覺得是輪狀病毒,說實話當時我根本就不懂得輪狀病毒就在回去時百度了一下,才發現原來輪狀病毒這麼可怕呀!
  • 又見諾如、輪狀病毒「搗蛋」
    記者從省直中醫院、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眼下是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長需要警惕。醫院嘔吐腹瀉患兒增多記者從省直中醫院兒保科獲悉,國慶節過後,兒科門診患者比較多。主要症狀是嘔吐、腹痛、腹瀉等。市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楊志勇告訴記者,諾如病毒感染為自限性疾病,絕大多數為輕症病例,2至3天後即可自愈。輪狀病毒也要警惕除了諾如病毒,還要提防最愛在秋季興風作浪的輪狀病毒。
  • 寶寶又吐又拉,原來是輪狀病毒在搞鬼!
    天氣轉涼,輪狀病毒又開始發威,寶寶一旦受感染有可能又吐又拉, 讓家長擔心不已,預防輪狀病毒要趁早,來聽專家怎麼說。不過,春夏季節還是會看到感染的病例,所以,一年四季都要預防輪狀病毒對寶寶的威脅。家長很難要求小嬰兒多補充水分,多半必須住院治療,因為輪狀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給予支持性的療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康復,有些寶寶短時間內會消瘦不少,讓家長很心疼。
  • 秋季輪狀病毒活性最強,家長了解這幾點,讓寶寶遠離腹瀉煩惱
    秋天氣溫舒適,是輪狀病毒活性最強的時候,也是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期。輪狀病毒是一系列腸道病毒,感染會拉肚子,所以也會把感染輪狀病毒叫做秋季腹瀉。6個月以上的寶寶學會爬,會抓東西放嘴裡,到處摸,開始加輔食,胃腸道壓力增大,要慢慢適應各種各樣的新的食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面臨著全新的環境,胃腸道比較脆弱,成為最易感染輪狀病毒的人群。幼兒園在秋季開學,孩子們聚集在一起,還在慢慢學會衛生習慣,5歲以下的兒童也是輪狀病毒的高發人群。二、感染輪狀病毒的表現?
  • 小兒腹瀉病-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初期症狀像感冒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常見於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主要感染群體為免疫力差的嬰幼兒,也是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首要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感染一次輪狀病毒後,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 秋季「輪狀病毒」活性最強,家長了解這幾點或助寶寶遠離腹瀉煩惱
    秋季是個豐收的季節,同時氣溫比較舒適,卻恰巧是輪狀病毒活性最為強烈的時候,同時也是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期。所謂的輪狀病毒是一系列腸道病毒,如果感染之後會使得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現象,所以大多數人會將感染輪狀病毒稱之為——秋季腹瀉!
  • 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腸炎!這些應對寶典家長一定要謹記
    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 輪狀病毒腸炎,是由於輪狀病毒導致的消化道感染,有輕微呼吸道症狀。 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表現 「先吐後瀉,三多一少」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有的寶寶伴有發熱高燒。
  • 輪狀病毒秋冬季高發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們要小心
    又到輪狀病毒高發的秋冬季,家長需警惕病毒侵襲寶寶身體。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吳斌表示,輪狀病毒傳染性極強且無特效藥,主要感染人群為嬰幼兒,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是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引起腸炎,出現嘔吐、腹瀉、高熱、食慾減退等症狀。由於該病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故又被稱為「秋季腹瀉」。
  • 寶寶患輪狀病毒腸炎怎麼辦?醫生給出全套攻略
    2歲11月的晨晨最近幾天一直拉肚子,精神不好,吃不下東西,一下子人都瘦了一圈,晨晨媽媽給晨晨吃了止瀉藥,但效果並不明顯,昨天帶晨晨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經檢查,晨晨是感染了輪狀病毒導致腹瀉,已出現輕度脫水。那麼,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呢?
  • 育娃手冊 | 「輪狀病毒」季來臨,這個秋冬有備無「患」
    「患」,遠離輪狀病毒。如何識別輪狀病毒感染?發熱:多數先以發熱起病,可持續約1-3天,熱峰可達39~40℃。輪狀病毒如何傳染給寶寶?建議父母親帶寶寶及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萬一感染了,家長們也不要害怕,要對寶寶加強護理哦。輪狀病毒感染可自愈,一般3-7天。
  • 輪狀病毒|5歲以下的寶寶幾乎都被禍害過
    落葉知秋,天氣轉涼,寶寶拉肚子越來越多,相信大家通過很多渠道知道導致寶寶拉肚子的重要元兇之一就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輪狀病毒(Rotavirus,簡稱RV)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屬於呼腸孤病毒科。幾乎世界上每個五歲以下的寶寶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至少一次。
  • 寶寶腹瀉又發燒:輪狀病毒感染怎麼辦?這樣護理很有效
    最近鄰居家的寶寶上吐下瀉,哭鬧不停,醫院化驗後證實是感染了輪狀病毒。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無論是預防還是患病後的護理家長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全世界幼兒嚴重腹瀉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年齡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是易感染人群。根據世衛組織2013年的估計,每年約有21.5 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疫苗可預防的輪狀病毒感染; 絕大多數這些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國家,中國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小孩兒約為3200人,佔腹瀉死亡比例為35%。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杜玉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傳染病也到了高發期,特別是「大名鼎鼎」的輪狀病毒伴著秋風又回來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病因。因此,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與個人防護。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杜玉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傳染病也到了高發期,特別是「大名鼎鼎」的輪狀病毒伴著秋風又回來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病因。因此,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與個人防護。秋天裡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