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生半凡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有句臺詞:
「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一個人,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身邊有著什麼樣的人,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別被周圍環境帶偏,總想著靠別人。
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但如果說你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給否定,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哪怕皇冠很輕,你還是戴不上。
其實,比物質上的貧窮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內心的貧瘠,這樣的貧瘠帶來的不僅是內心深處的那份自尊,還有就是自卑。
這樣的人,想的太多,過得很累,身邊連個疼愛的人都很難有。
02
這個國慶節,抽空回了趟老家,不過就在家裡呆了兩天,呆在家裡的這段日子裡,老家的阿姨跟我聊了會天(來我家串門才知道我回來了)。
阿姨是個特別善良的人,看見需要幫助的人,總想方設法去搭把手。但就是命不好,跟了兩個男人,兩個男人都去世了,一個生病,一個車禍。
自打第二個男人去世後,阿姨就打消了重新嫁人的念頭,想著把三個孩子拉扯大就夠了(兩個兒子是跟第一個男人生的,女兒是跟第二個男人生的)。
不知是不是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讓她變得特別小心翼翼,每次生活給予她的甜品,她都不敢去接受,生怕後面會有更大的災難等著她。
所以,一件簡單的事,她總想的很多很多,太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總會不自覺就會把別人對她的好當成是別人對她的瞧不起。
阿姨的娘家,兄弟姐妹四個人,她排最小,小的時候,家裡窮,父母供不起四個孩子念書,阿姨是個女孩,又最小,讀完小學就下來幫父母分擔家務。
從那會開始,家裡的雜活,父母都習慣使喚她去做,哪怕兩個姐姐跟哥哥都在家,還是她去做。
等結了婚,逢年過節去父母那裡,在廚房裡忙活的永遠都是阿姨,父母偶爾過來搭把手,姐姐跟哥哥則在客廳有說有笑。
很多時候,對於父母給予自己的這種「特殊照顧」,阿姨都覺得是一種「瞧不起」,父母之所以不使喚其他幾個孩子,無非就是覺得他們日子過得好,老了靠他們幾個。
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己日子過得不好,好欺負。
心裡想是這樣想,但逢年過節,父母都會把其他幾個孩子給的錢,偷摸著她一部分,希望有一天她能過上她哥哥姐姐那樣的好日子。
03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再怎麼親的感情,也禁不起生活裡瑣事的折騰。
本來結了婚後,就跟兩個姐姐的關係比較疏遠,然後又發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情,徹底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
那次從父母那裡回來,兩個姐姐邀她一起去買衣服,阿姨一開始不打算去的,但想了想,順便搭個車,去了也不一定要買,也就同意了。
可哪知道,逛街的時候,兩個姐姐看了件衣服,跟阿姨特別搭,就硬讓阿姨試一試,禁不起說,阿姨就試了下。
穿上後,阿姨自己也覺得挺合身的,兩個姐姐都央求她買,也不貴,就三百這樣。
一聽到這衣服三百多,阿姨立馬脫了放回原處,兩個姐姐一看不高興了,說阿姨太小氣了,要是捨不得買,我們出錢給你買。
當阿姨聽到這話後,立馬回了句:我是窮了點,你們也沒必要這麼說我,我不稀罕你們的施捨。
原本只是兩個姐姐想給妹妹買件衣服,哪知道被阿姨這麼一說,變了味,尷尬的氛圍讓這份親情更加疏遠。
跟幾個姐姐關係鬧僵後,阿姨又跟自己玩得最好的哥哥鬧僵了。
這事還得怪阿姨把事想過頭了,本來阿姨準備把房子翻新下,都已經跟哥哥提前說好借點錢,哪知道等借錢的時候,哥哥說錢借給了大姐去了,要等段日子。
見哥哥把錢借給大姐,不借給自己,阿姨就說他狗眼看人低,嫌她家窮,怕錢借給了她,就沒了。
一頓吵鬧後,阿姨跟哥哥的關係也算鬧僵了。(這裡要說下,阿姨的哥哥把錢借給大姐,是給大姐應急用的,沒別的意思,這話我從我大伯那裡聽的)
04
雖說阿姨跟哥哥姐姐的關係鬧僵了,但看在父親的面子上(母親前年去世了),逢年過節還會象徵性說幾句話。
「兄弟姐妹四個,我讀書少,孩子多,父親走了後,我就退出了家庭聊天群。」
父親走了後,阿姨跟幾個哥哥姐姐的來往次數越來越少,平時偶爾也會在家庭聊天群裡說幾句話。
然而,每一次見他們幾個人的聊天記錄,阿姨都覺得自己插不上話,又不好意思問他們,怕他們嫌棄自己。
有一天,阿姨鼓起勇氣在群裡發個消息,結果一天都沒有人理她,那天阿姨心裡特別難受,特別憋屈,越想越氣,最後直接退了群。
其實,很多時候,別人有自己的生活圈,自己的事情去處理,尤其是對成家立業的人來說,不會有那麼多空餘時間來回復別人的消息。
可能對那些性格大大咧咧,不會想太多的人來說,這只是不足掛齒的小事,可家庭條件的匱乏帶來的多想性格讓阿姨無法去接受。
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能教育出馬飛這樣優秀的孩子,除了父親馬浩文不一樣的教育方式,還有就是他那顆強大的內心。
內心的富有遠大於物質上的富裕,你越是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你就越過不好自己的這一生。
只有你自己內心強大了,不管生活給了你多麼難的關卡,你都能輕鬆通過。別總用自己那顆玻璃心去猜測,去多想,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你得自己尊重自己。
其實,做人不要有那麼的顧忌,未雨綢繆總沒錯,但如果想太多,只是徒增煩惱罷了。許多事情都不是你想怎麼樣就這麼樣的,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人生要學會釋然,走好每一步,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END-
你能看完,真好謝謝你的關注、轉發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