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本科是一所普通211,專業與經濟類無關,本科期間沒怎麼專心學習,績點2.2,妥妥學渣。一戰370,二戰復旦上岸,寫這篇經驗帖主要為了鼓勵一些本科一般沒有自信的同學,只要努力,復旦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一、政治
用書推薦肖秀榮,後期的模擬卷可以多做一些,至少做個20套,視頻不太推薦看,比較浪費時間。所有用書都沒有必要二刷,知識點太多且如1000題習題和近年出題風格並沒有太大關聯,第一遍認真做了就可以,後期可以把模擬卷上的錯題複習一下。政治相對來說複習時間越久,邊際收益就越低,特別是大題押題,切忌後期把過多時間給政治背誦,尤其是其他科目並沒有複習到位的情況下。
二、英語
用書只推薦紅皮單詞書+黃皮真題解析,作文書隨便挑一本。要注重閱讀理解,尤其自己做錯的題目,要仔細分析。模擬題質量參差不齊不推薦,真題足夠。二戰的同學可以去做英語一的閱讀,相對較難不需要太在意分數。閱讀和完型比較考驗自身的基礎,尤其一些四六級高分基礎較好的同學普遍認為近年英語二閱讀難度較低,完型填空近年也變得比較簡單,都不需要花過多精力。作文只對你是否要上90有用,如果自身基礎較差目標定在80分,後期不必花過多精力在作文上。
三、數學
個人認為數學三的難度只在計算的量上,解題思路通常不會特別複雜,即使是公認最難的2018年掌握好基礎題並且做題速度夠快也能保證在130以上,對於考復旦來說完全足夠了,所以切忌花大量時間在如中值定理證明等較難章節的學習上,在保證線代、概率、高數的多元微積分已經掌握較好的情況下再去攻克那些較難章節。平常練習真題及模擬題時一定要把握時間,尤其是二戰的同學,重新刷真題的時候1.5個小時應該足夠完成一套,如果超過2小時說明你的做題速度比較欠缺。真正到了考場上會更加緊張,如果沒有足夠的做題速度很容易心態爆炸導致做不完題。
四、專業課
用書除了復旦以往指定的四本書還推薦博迪的《投資學》及羅斯的《公司理財》,微觀方面一些難懂的章節可以去看這兩本,博迪的《投資學》的課後習題值得一做。學習宏觀的兩門課前建議先看宏觀經濟學,IS-LM、AS-AD模型會就行了,然後再看《貨幣銀行學》,胡慶康老師的書很多都是科普性知識,考的可能性很低。貨幣銀行學只是你理解現實中的貨幣政策以及其他熱點的基礎,比如18年考的貨幣政策工具書上是沒有的,所以後期需要自己關注一些熱點的公眾號。《國際金融》前四章主要是模型理論的理解,比較難懂但是很重要,後三章理論相對簡單,按簡答題的要求去準備也比較輕鬆,可以只出書本上的知識點比如今年考的匯率如何影響資本市場,也可以聯繫熱點比如16年考的美聯儲加息。微觀部分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計算題,60分的分值是佔比最大的一塊,復旦再18年題型變化後客觀題達到了100分,所以只要你客觀題能保證在90分以上,總分是一定能上120的。我個人建議先看羅斯的《公司理財》,特別是跨考的同學,公司理財和投資學的內容很多都是重複的,《公司理財》這本書基本包括了所有微觀的知識點。看完之後再回到復旦的兩本教材去解決簡答論述題。真題可以把其他名校的題都做了,包括清華、人大、央財、上財、經貿、中山等,主要是選擇和計算,簡答論述只需大致看看參考答案就好。
五、總結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二戰的同學壓力不要很大,儘管每年都有很多一戰成功的同學,但二戰的經歷可以讓你在心態上得到鍛鍊,兩年的學習會讓你的金融知識儲備不遜於本科是經濟類的同學上,我複試的時候也認識了大量二戰的同學,畢竟這大概率是你最後一次為學業奮鬥了,放棄了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只有真的經歷過了才會知道最後的成功是多麼不易,這段考研的經歷一定會成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最後祝大家考研順利!
本經驗貼由2019屆金程學員沈同學原創,轉載請註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