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於光電管路徑識別的智能車系統設計

2020-12-27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982.htm

  隨著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智能系統將在未來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所述智能車尋跡系統採用紅外反射式光電識別路徑上的黑線,並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尋跡。通過加長轉臂的舵機驅動前輪轉向,使用符合PI算法的控制器實現直流電機的調速。為了使智能車快速、平穩地行駛,系統必須把路徑識別、相應的轉向伺服電機控制以及直流驅動電機控制準確地結合在一起。

  1 硬體設計

  本系統硬體部分以飛思卡爾公司的16位微處理器MC9S12DG128為控制核心,由電源模塊、主控制器模塊、路徑識別模塊、車速檢測模塊、舵機控制模塊和直流驅動電機控制模塊組成。系統硬體結構如圖1所示。

  1.1 主控制器模塊

  本系統主控制器模塊採用的MC9S12DG128主要特點是功能高度集中,易於擴展且支持C語言程序設計,從而降低了系統開發和調試的複雜度。

  1.2 電源模塊

  本系統由7.2V/2000mAh的Ni-cd蓄電池組直接供電。鑑於單片機系統的核心作用,主控制器模塊採用單獨的穩壓電路進行供電;為提高舵機響應速度,將電源正極串接一個二極體後直接加在舵機上;電機驅動晶片MC33886直接由電源供電。通過外圍電路整定,電源被分配給各個模塊。電源調節分配圖如圖2所示。

  1.3 路徑識別模塊

  路徑識別模塊採用收發一體的紅外反射式光電管JY043作為路徑的基本檢測元件。本系統選用11個JY043按「一」字形排列在20cm長的電路板上,相鄰兩個光電管之間間隔2cm。因為路徑軌跡由黑線指示,落在黑線區域內的光電二極體接收到的反射光線強度與白色的不同,所以根據檢測到黑線的光電管的位置可以判斷行車方向。光電傳感器尋跡的優點是電路簡單、信號處理速度快。在不受外部因素影響的前提下,光電管能夠感知的前方距離越遠,行駛效率越高,即智能車的預瞄性能越強。圖3為其硬體原理圖。


相關焦點

  • 光電管原理
    光電管原理--簡介  光電管是一種基於外光電效應的基本光電轉換器件,它可使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它可以被用作光電陰極的金屬有鹼金屬、汞、金、銀等,可適合不同波段的需要,但是由於光電管靈敏度低、體積大以及易破損的特點,已被固體光電器件所代替。
  • 基於模糊控制的電磁智能車設計
    摘要:智能車控制是涵蓋自動控制、模式識別、傳感技術、計算機、機械與汽車等多個學科的複雜系統。為了實現對其很好的控制,文章提出了基於模糊控制的電磁引導的智能車控制方案。實際結果表明智能車運行性能優良。
  • 基於模糊控制的智能競速車舵機轉向系統設計
    競速車模的設計開發,為車輛尋線行駛功能的實現提供了可借鑑的方案和方法。本文對競速車模舵機轉向系統進行優化設計,提出了一種模糊控制的舵機轉向控制方法。智能控制[4-5]是自動控制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工智慧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的多種學科的高度綜合與集成,是一門新的交叉前沿學科。智能控制無需人的幹預就能夠獨立驅動智能機器實現其目標的控制方法。目前,智能控制技術,如神經元網絡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遺傳算法優化技術,專家控制系統,基於規則的仿人智能控制技術等已進入工程化和實用化。
  • 飛思卡爾那些事之離散型光電管路徑識別
    光電管路徑識別算法資源:1、紅外光電發射接收管2、電壓比較器3、HCS12的IO口4、HCS12的ATD模塊5、HCS12的ECT模塊原理:1、紅外發射管,將紅外線信號發射出去,接收管在接收到反射的紅外線時,其兩端的電阻發生變化,從而可以輸出不同的電壓值,最後根據這些電壓值來識別路徑。2、電壓比較器能將連續量轉變成開關量,在大於設定的閾值時,輸出高電平,小於設定的閾值時,則輸出低電平。3、ADC能將模擬量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數字量,可是自己對這些數位訊號進行處理,對路徑信息進行識別。
  • 智能車混合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循跡小車通過路徑識別模塊獲取賽道信息,並由程序提取出賽道的中線信息,然後由單片機做出控制決策,控制舵機的轉角和電機的轉速。展望未來賽道元素越來越向真實道路靠攏,為適應賽道元素的複雜性,解決單一傳感器局限性的問題,本文研究一種混合控制系統的智能汽車。本文就智能車混合控制系統中整體方案、硬體電路、控制算法這3個方面做出闡述。
  • 基於光電傳感器的智能燈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打開APP 基於光電傳感器的智能燈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3-19 10:40:31   摘要:文章設計了一種基於光敏電阻和光電傳感器的智能燈控系統
  • 基於凌陽16位單片機的智能車電路模塊設計
    打開APP 基於凌陽16位單片機的智能車電路模塊設計 Dick 發表於 2014-10-11 11:52:24   輪式小車是智能小車機械結構的主體部分,由車身、輪子、變速器、傳動軸等結構部件構成。
  • 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電能表的設計
    將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到電量信息的傳輸、更好地體現RFID免接觸、無源、信息安全等優勢。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是通過射頻信號來白動識別門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基本的RFID系統是由電子標答(射頻卡)、閱讀器及應用支撐軟硬體二部分組成。RFTD標籤由晶片和天線組成,何個標籤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根據發送射頻信號的方式不同。
  • 基於ARM 的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的設計
    智能安防的日益流行對於樓宇管理自動化和安全監控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基於指紋識別的智能門禁管理系統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在一些發達國家已得到普遍的應用。面對規模已經越來越大的門禁控制系統,普通的單機門禁系統已經不適合,比如智能小區、景點門禁系統等。
  • 基於TMS320DM642嵌入式圖像識別方案實現車流量檢測系統的設計
    基於TMS320DM642嵌入式圖像識別方案實現車流量檢測系統的設計 張飛,王庫,史小磊 發表於 2020-11-17 10:03:19 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給交通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
  • 智能人臉識別檔案櫃管理系統方案開發
    6108方案基於智能人臉識別檔案櫃管理系統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通過採用先進的RFID自動識別技術和計算機軟體技術,以RFID電子標籤作為信息存儲媒介並粘貼在檔案袋上,在RFID晶片中存儲該檔案的基本信息和領用歸還記錄,利用RFID讀寫設備,與後臺資料庫管理系統相配合,可以實現檔案的借閱、歸還、查找、盤點工作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 基於PC使用行為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
    將PC使用行為引入智能家居系統設計考量中,能夠有助於家居產品實現真正的自動響應。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不能只考慮睡覺、洗漱等用戶的現實生活行為,也有必要將用戶在個人電腦(PC)上的虛擬行為加入設計考量中。現有的智能家居系統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標準不統一、兼容性較差、缺少市場監管等問題,往往最後淪為了有趣的科技小擺設而真正對生活有幫助的系統。1.2 對用戶行為識別不準確目前在「認知」層面,智能家居產品對人類行為的主要識別方式為自然語言處理(NLP)和計算機視覺識別(CV)。
  • 基於ZigBee的室內智能照明系統設計
    為了改進傳統室內照明系統存在的布線複雜、節能效果差、不易智能控制等缺點,分析了基於ZigBee技術的室內照明系統的設計和實現方法。
  • 四方光電實現基於光散射原理粉塵傳感器在多個領域中的創新應用
    四方光電從給工業高端儀器設備配套核心模組開始,到現在給室內各類智能家電的配套、汽車整車OEM的配套、戶外揚塵及網格化監測設備的配套、工廠潔淨度監測系統的全面配套,已經覆蓋多個應用領域,涉及室內、室外、車內等多種不同的應用場景,實現了基於光散射技術的全產品線開發及應用。
  • 北鬥定位智能共享物流箱系統設計
    導讀:為降低快遞遺失率和包裝成本,設計了一種基於北鬥位置服務的智能共享物流箱系統。首先,介紹了由客 戶端和後端伺服器組成的系統整體結構; 然後,研究了基於北鬥定位應用的智能物流箱關鍵技術,對嵌入北鬥模塊的智能鎖、箱體材料及二維碼籤收技術進行了闡述;最後,分析了系統主要功能設計,並對物流箱定位和跟蹤這一系統核心功能進 行了測試。測試表明,該系統能有效監控物流箱狀況,幫助客戶及時掌握快遞位置並為快遞運營商快遞流程優化提供依據。
  • 基於光電倍增管(PMT)的高速在線檢測控制方法
    為此,本文介紹了一種光電傳感器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應用技術。該技術是一種高速在線測控技術,它以光電倍增管為基本器件,體積小,系統中的傳感器結構簡單,並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點。由於該系統採用全硬體結構,因而避免了軟硬體的接口及複雜的編程過程。
  • 【論文精選】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鞋櫃系統設計
    王佳權,王  皓,陳少勇,黃啟俊,常  勝,王  豪,何  進(武漢大學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430072)摘  要: 針對傳統鞋櫃功能單一、鞋子容易發黴腐爛等問題,設計了一種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鞋櫃系統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在北理工落幕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7月26到28日,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全國共有108所高校的392支隊伍,逾1400名師生進入了最後的實物決賽。比賽現場  本屆競賽由「穿透毛玻璃的可見光成像系統」和「光電尋的競技車」兩個賽題組成。
  • 智能救援機器人的設計解析
    因此,智能救援機器人的研製已成為急需和必要,文章就智能救援機器人的設計進行了探討。   1 智能救援機器人的硬體設計   該智能救援機器人主要由電源模塊、檢測感應模塊(實現巡線、避障、撿放硬幣、測距功能)、聲光報警模塊、控制器模塊、電機驅動模塊、顯示模塊六部分組成,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 孵化器Roobo還要做智能家庭入口 推出語音識別晶片/系統
    其中,ROOBO推出的機器人系統基於其自主晶片CI1006,架構在Asic的DNN語音識別晶片,據CTO雷宇介紹這是國內第一顆可商業化量產的人工智慧晶片。從孵化器到平臺ROOBO成立於2014年,在今年四月時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由科大訊飛領投;天使輪由創始人聯合出資。其核心團隊來自360、58同城、搜狗等網際網路公司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