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坦白說,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2020-12-14 大輝醫生談

導語:其實現在生病了要及時的去看醫生,這點概念大家都是有的,但是現在很多醫生都不建議我們輸液,也不建議我們吃抗生藥,讓很多人都非常不能理解,明明輸液會讓病好得很快,為什麼卻不讓輸液呢?還真的是因為輸液給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弊端。

國人有多麼的喜歡輸液打針?

根據相關調查統計,輸液量高達每年104億瓶,如果按人頭算的話,就是說每個人每年輸了8瓶,而在國際上平均數卻是3瓶,針對這件事情,專家也是給出了非常理智的建議表示,在沒有必要下的輸液或者是使用過多的抗生素,會讓身體出現耐藥性以後治療疾病會更加困難。

一、經常輸液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弊端?

1、傷害毛細血管

根據相關統計,每年因為輸液導致的死亡率高達39萬,這個數字觸目驚心,可見輸液對於身體的傷害,當大量的液體通過毛細血管進入大家的身體當中,就會讓毛細血管變得比較粗大,長期下去就會讓毛細血管失去彈性,會導致毛細血管堵塞。

2、藥物性腎損傷

我們都知道腎臟起到了分解和代謝的作用,很多藥物都需要經過腎,才能在身體的各個器官當中遊走,如果經常輸液的話,就會讓很多藥物成分在腎臟當中停留,增加了腎臟的負擔,造成腎小管損傷。

3、耐藥性

其實人體的吸收力和抵抗力是非常強的,有些疾病如果不輸液可以好,就會增加大家對於病毒的打擊能力,會讓體內的免疫細胞功能強大,但是經常使用抗生素或者是過度輸液,就會讓身體形成習慣,以後再用同樣的治療方法就不會起到作用,身體的耐藥性越來越強,後期治療難度就會越來越大。

二、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坦白說,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1、呼吸道感染

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非常多的省份,都出了限制門診輸液的條令,比如說江蘇浙江,安徽等等,像上呼吸道感染這種疾病本身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輸液的時候使用的是抗生素,兩者風牛馬不相及,所以效果不可能很好。

2、急性支氣管炎

通常出現這種疾病是由於體內出現了細菌感染,為了應對這種措施,身體體溫會有所升高,但是如果體溫控制在38度以下,就不要太過著急,通過口服藥物的方法,就可以打敗細菌,就算是輸液效果也差不多。

3、高血壓亞急症

現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越來越多,雖然並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卻會引起很多的併發症,尤其是血壓偏高的時候,就會讓自己頭暈頭痛噁心,但是這類患者服用降壓藥在48小時之內,就會把血壓控制到正常值,完全沒有輸液的必要。

4、幽門螺旋桿菌

這種病毒可以說是導致胃病出現的罪魁禍首,可是治療方法同樣也是很簡單,如果不存在潰瘍或者是消化不良的情況,直接口服藥物就可以殺死絕大部分的細菌,剩下的需要自身的免疫力幫助完成,輸液的話雖然效果很快,但是卻有很多的不良後果。

結語:有很多病需要輸液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長期輸液的話,就會讓自己的毛細血管變得越來越粗,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彈性,而且長期輸液會讓身體產生極大的耐藥性,以後吃藥都不會快速痊癒,所以能不打針還是不要再打針了。

相關焦點

  • 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事實上,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根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為不安全隨意注射引起的死亡人數在39萬以上。新聞中就曾多次報導因為過度輸液造成的人生傷害,先有遼寧鞍山4歲女童過度輸液兩小時以後死亡,後有柳州某醫院短時間內兩起輸液身亡的病例,這些事情的頻頻發生,都在告訴大家過度輸液,甚至是隨意輸液會對健康造成巨大傷害。
  • 多地輸液門診被叫停,這些病根本不用吊水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用藥原則。但這個原則在中國似乎並不好使,在我國,大部分潛意識中都認為輸液好得快。所以不管大病小病,反正來到醫院都希望能夠靠輸液解決問題。這也使得很多醫院的輸液大廳裡經常出現 「吊瓶森林 」的場景,甚至很多門診還要排隊輸液。
  • 門診輸液被叫停,這4種常見病,寶寶無需輸液
    所以,一入秋冬,或者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肆虐的時候,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變成下面這種情況:對於輸液,中國人幾乎是習以為常了。據統計,國際上每年每人 2.5~3.3 瓶的平均水準,到了我國就變成 8 瓶!然而,最近一個重磅新聞引起了多方關注:「吉林省十多家醫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門診輸液」!
  • 「提醒」多地門診輸液被叫停!輸液=慢性自殺?別慌,先看這些
    因此,作為一項重要的醫改舉措,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地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一刀切」取消門診輸液並不太現實,因為靜脈輸液≠靜脈注射抗生素,一些電解質補充劑或是其他功能性藥物仍然需要靜脈注射給藥。此外,有些疾病需要輸液,但不需要住院,叫停門診輸液,患者只能選擇住院治療或去急診輸液,會加大醫療負擔。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一感冒或是身體不舒服,醫生就要你輸液,輸液完確實效果比吃藥好,但是經常這樣的話,對以後的健康會造成影響。  《揚子晚報》的消息說,最近,江蘇省宣布從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面停止對門診患者的靜脈輸液,不僅是抗生素,其他藥品輸液也不行。
  • 國家為什麼禁止輸液?危害全總結
    04、危害 藥物不良反應更常見:靜脈輸液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比例是總多給藥方式裡面發生率最高的。常見的反應主要有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據統計: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且免疫力下降,藥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體外。
  • 南溪山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需輸液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
    可是8月8日下午,當他來到該院門診要求掛吊瓶時,醫生告知他,從8月1日起,醫院門診已經取消門診輸液,「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醫生給他進行了耐心解釋:過度依賴靜脈輸液會導致抗生素的濫用,對人身體會產生更大的害處。當天下午,記者來到南溪山醫院門診看到,這裡的成人輸液室空蕩蕩的,原來佔據近200平方米的60多張輸液椅子全部撤走了。
  • 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全國多地醫院已經禁止輸液
    據統計: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且免疫力下降,藥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體外。中國每年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多麼可怕的數據,在國外是嚴格禁止醫生為病人和孩子輸液的。全國多家大醫院禁止輸液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醫院門診輸液全面叫停!
  • 錦州:多家三級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記者從錦州市衛計委醫政處了解到,為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分級診療,目前本市已有多家三級醫院取消了門診輸液。這些醫院主要包括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市中心醫院、市二醫院、市中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市康寧醫院,市婦嬰醫院不屬於其中範疇。  按照省衛計委通報要求,全省今年年底前取消三級以上醫療機構(兒科醫院或兒科門診除外)門診靜脈輸液,急診和日間手術患者在嚴格掌握適應症的情況下,可採取靜脈輸液治療。
  • 國家禁止輸液,2020年4月危害全總結!
    據統計: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且免疫力下降,藥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體外。中國每年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多麼可怕的數據,在國外是嚴格禁止醫生為病人和孩子輸液的。全國多家大醫院禁止輸液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醫院門診輸液全面叫停!
  • 為什麼「53種病不需要輸液」?
    日前,安徽省衛計委下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公布「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均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該省衛計委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規範管理對靜脈輸液進行約束,同時也能規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  這些疾病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輸液?為何提倡減少輸液?南都記者採訪相關科室專家一一解讀。
  • 門診不能輸液就住院?醫生是這樣回答的
    停止門診輸液近日,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下發《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於規範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9月1日起,全區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以及所有民營醫院全面停止門診輸液,兒科、急診以及門診靜脈全麻等輸液除外。其中,門診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發病有53種。那麼,停止門診輸液是不是就得住院輸液呢?
  • 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可能威脅生命
    冬天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是流感的高發季,相應需要輸液的病人也多了起來。在輸液過程中,有不少病人會私自調整點滴速度。記者發現,大家對於這個事情似乎都不太重視,調不調快速度全在於時間緊不緊。 張向陽說:比如像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大量往外出,對於這種病人,可能就要快速輸液,因為需要快補血容量。這時候有一些家屬可能覺得輸得太快了,就往下慢擰,這也是不太合理的。 輸液雖然是一個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其中卻蘊含了很多醫療知識。普通人在必須要輸液的時候,還是遵醫囑的好。
  • 別再用輸液進行不可逆毀傷了 多地陸續叫停
    以往我們遇到傷風感冒、發燒咳嗽等一些小病時,到醫院門診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不然給您打瓶吊針?這樣好得快一些......」我國成人每年輸液的量超過了100億瓶,相當月13億人每人每月八瓶,遠高於國際上每年每人2.5-3.3瓶的平均水準。
  • 門診輸液室推廣留置針的使用
    為減輕患兒痛苦,減少家長顧慮,輸液室推出了一項新服務——靜脈留置針。該技術因受護理條件等限制,以前只用於住院病人。今年9月份,科室派多名護士去上級醫院專門進修留置針技術,科室內部以小講課、小比武的方式,相互切磋,悉心探討,在熟練掌握這一技術之後,我們於10月份正式將留置針技術應用於門診輸液。
  • 患者門診輸液被確診新冠肺炎!疫情期,診所千萬不要再輸液了……
    在村衛生室輸液的患者被確診了如題,筆者今天想傳遞的就是這一句話——疫情期間診所不要再輸液了!之所以想提及這個話題,是因為大「敵」當前總有一小眾人抱著僥倖心理,覺得「瘟神」不會來到自己的身邊,因此掉以輕心,釀成大錯。
  • 武漢一名醫3年僅開過一張門診輸液單:不該開的藥堅決不開
    孫寧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患咳嗽前,她因受涼感冒,拖了半個月才治療,感冒症狀很快好轉,但咳嗽一直斷不了根,尤其是晚上咳得整夜睡不著。她去幾家醫院就診,有的醫生說是哮喘,有的醫生說是上呼吸道感染,吃藥、輸液都試過,病情就是不見好轉。陶曉南教授查看孫寧的X光片、血檢結果,均未發現異常,判斷她是典型的感冒後咳嗽,並開出處方——多休息、多喝水、按時服用止咳藥,總費用僅30多元。
  • 1歲男孩輸液後死亡!7種輸液禁用,家長要多注意
    所以說,千萬不要主動要求給娃輸液,這可是大大的坑娃哦!  到底什麼情況要輸液?家長該怎麼判斷要不要輸液呢?跟著科大大往下看!  娃生病是否輸液,牢記3輸5不輸!  ? 5種情況,不需要輸液  1.流感:  通常不需要輸液,確診後口服抗病毒藥物。
  • 別啥病都輸液!官方公布53種無需輸液疾病-53種,不需要,輸液,疾病...
    8月18日,安徽省衛計委公布了「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清單一公布,立刻在網上熱傳。記者發現,其中包括常見病多發病,一些外科、婦科炎症以及小兒的疾病,都明確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輸液。
  • 輸液瓶空了會導致空氣進入身體?這些輸液常識不可不知……
    鄧敏怡:這是因為當如果滴空時間長,連茂菲氏管(輸液管上段中空的滴壺裝置)內液體也滴完時,為了避免輸入空氣護士就需要排氣才能繼續輸入下一袋液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輸液管道內壓力低於血管內壓力時,血液會流出輸液管道內,就是我們常說的「回血」,時間長了血液凝固會堵塞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