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所說的杜娟鳥實際上並不是單獨的一種鳥,在生物學分類中只要屬於杜娟科下的鳥類都可以被稱為杜娟,只是因為它們的叫聲不同民間還會給它們起不同的名字,杜娟科下共有40屬139種動物,在我國境內目前已知的有7屬17種。
例如經常會聽見「布穀、布穀」叫聲的鳥類,民間給它取名為布穀鳥,實際上它就是大杜娟。有的鳥叫聲為「米貴陽」,因此民間就把它稱為米貴陽,這實際上是三聲杜娟;除此之外還有四聲杜鵑民間習慣稱它為子規鳥。說杜娟鳥大家課可能都在想這是什麼鳥,一提到它們的俗稱原來是很熟悉的鳥,經常會聽到它們的叫聲,尤其是布穀鳥小的時候真的是經常聽到。杜鵑鳥喜歡吃一些昆蟲害蟲等,對於森林來說就屬於森林的益鳥。
但是對於其它鳥類來說,杜鵑鳥絕對屬於那種「人人喊打」的角色。就是因為它們的卑鄙的養育後代的行為,當然這是我們帶著情感去看的,對於杜娟來說在自然界中這是非常好的生存手段。
實際上也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杜娟鳥中一半以上是自己築巢自己養育後代的,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杜娟鳥習慣於借其它鳥類的巢穴來下蛋,當然最後也不需要自己撫養。這種行為是經過了自然的考驗,最後效果還是很好的,杜娟鳥會去尋找那些和自己卵比較相似的鳥類,當它們飛出自己的巢穴後,杜娟會去它們的巢穴把其中的一枚卵推出鳥巢,之後自己產下一枚卵,想要魚目混珠,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待杜娟被孵化出殼之後,如果它是第一個出來的,小杜娟還會有意識的把其它沒有孵化出的卵擠出鳥巢。當然如果其它小鳥都已經孵化出來了,小杜娟仗著自己的體型依然在做壞事,去把其它小鳥推出鳥巢,就是為了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
在所有寄生鳥類中,大杜娟是比較成功的,它可以在大約125種鳥類的鳥巢中產卵,並且一個巢穴只產一隻,這就叫廣撒網。有人曾做過一個小實驗,當杜娟鳥偷偷的把卵產在其它鳥窩裡的時候,人為的把它剔除出去,後來就發生了杜娟鳥來尋仇的故事,甚至把其它卵都推出巢外。這說明杜娟在產卵後是會回來查看的,這就很蠻不講理了。
當然杜娟的這種行為並不是每一次都成功,還是有失敗的時候,被其它鳥類認出來,不然的所有的鳥類都給它撫養後代,那豈不是會大量減少自己種群的數量,只能說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