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能量來源主要靠母乳或是配方奶,只有吃飽睡好才能保證正常的健康成長。新手父母對於剛出生的只會哭新生兒,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今天簡單教大家幾招~
四招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了
第一招、吃飽才能睡得好
正常的寶寶吸飽奶後會有一種滿足感,並能安靜地入睡,直到下次吃奶之前才有些哭鬧,這是吃飽奶的表現。如果以完奶後寶寶仍哭鬧不安,或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表示沒有吃飽,應適當增加奶量。
第二招、吃完就笑或入睡
如果新生兒吃完奶後對你笑,或者不哭了,或者馬上安靜入眠,說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吃奶後還哭,或者咬著奶頭不放,或者睡不到兩小時就醒,都說明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第三招、有節奏的吮吸聲是吃飽了
一般情況平均每吮吸2-3次便可以聽到寶寶吞咽乳汁的聲音。若是寶寶吃完以後仍然含著媽媽的乳頭,則表明寶寶沒有吃飽。
第四招、看寶寶的大小便次數
一般新生兒每天小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黃色稠便;餵牛奶的新生兒其大便是淡黃色稠便,大便3~4次,不帶水分。這些都可以說明奶量夠了。如果不夠的時候,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綠稀便。
寶寶沒吃飽有哪些信號?
信號一、哭鬧
飢餓性哭鬧:肚子餓,小寶寶肯定要鬧一鬧的,如果寶寶有段時間沒有吃東西了,又開始哭鬧,一般是要吃東西的信號。
特別提醒:不要一哭就喂。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溼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信號二、用小嘴找乳頭
除了哭鬧,如果有東西挨著寶寶的小嘴,他就會把小嘴歪到一邊,做出急切地尋找的動作,一般情況下,這是寶寶要找東西吃的信號。
信號三、急切吸吮
當把乳頭送到他的嘴邊時,他會急不可待地銜住乳頭,滿意地吸吮著。
信號四、吃奶時很專注
吃到奶的時候,吃得非常認真很難被周圍的動靜打擾,說明寶寶餓啦。導致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一哭就餵奶也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掌握好餵奶的時間間隔。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餵1次奶比較合理。
當寶寶出現以上信號,並且距離上次餵奶間隔了3小時左右,說明有該給寶寶餵奶咯。
體重是反映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也是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媽媽的奶量夠不夠的重要依據。
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周,會隨著胎便的排出、胎脂的吸收等出現暫時的體重下降。體重減輕可達出生體重的6~9%。之後隨著吃奶量的增加,10天左右會恢復到出生體重,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在頭幾周,如果奶水充足,寶寶的體重平均每周都要增加115-200克。
最初3個月,寶寶每周體重增長180-200克;
4-6個月時每周增長150-180克;
6-9個月時每周增長90-120克;
9-12個月時每周增長60-90克。
編後語:只要寶寶體重一直在正常增長,那就不用擔心啦,寶寶每天都吃得飽飽的呢。
童芽:專注母嬰健康服務,喜歡文章的家長們請關注、點讚、分享,也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