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小島、休憩亭廊、假山瀑布、紫藤長廊、萌寵樂園……9月29日,位於靜安區臨汾路1568號的彭浦四季公園正式開園,喜迎國慶。「這座四季公園,就在『阿拉屋裡廂』,不要忒嗲啊!」蜂擁而至的居民們,對公園投入使用讚不絕口。
圖說:彭浦四季公園。張龍 攝(下同)
彭浦四季公園原址為共康林帶及社會苗圃,在彭浦新村街道開展「五違四必」整治後,靜安綠化部門於2017年開工建設公園。公園建在共康三村、四村和臨汾路1564弄居住區內的高壓線走廊下,南北長約1.1公裡,東西寬約80米,實有面積9.1公頃。
吃過早飯,89歲的陳老太在女兒的推送下,坐著輪椅「走」進了四季公園,「以後每天我都要來這裡逛逛,花花草草多,空氣好。」陳老太笑容滿面地說。女兒告訴記者,「我媽聽說走出家門,就進了公園,一定要我帶她去看看!」國慶假日,公園裡人頭攢動。
圖說:開園第一天,周邊居民聞訊前來逛公園。
靜安區綠化管理中心公園業務管理科科長馬偉介紹,公園設計以改善區域環境,服務周邊社區居民為宗旨,遵循生態優先,功能齊備,節能環保的原則,打造集生態保護、休憩健身、海綿城市、園藝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建成後,綠化覆蓋率達到70%以上,成為彭浦新村地區唯一的一座大型綜合性公園。「希望公園能為周邊的居民帶去四季變幻的景觀。」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用唐代詩人高駢詩作《山亭夏日》裡的這兩句詩,形容四季公園的安寧與美麗也很貼切。
圖說:彭浦四季公園。
公園由北向南,劃分為春園、夏園、秋園和冬園4個片區,分別種植了春季開花植物:巨紫荊、常穗紫藤、高杆櫻花;夏季開花植物:高杆紫薇、合歡、萱草、八仙花等開花地被;秋園則保留原共康林帶原有的銀杏樹林,再增加了青楓、櫸樹等秋季色葉樹種;冬園以品種梅花、臘梅為主,體現冬季開花植物特色。
健身步道、觀景平臺、兒童樂園,多功能的設施,能滿足不同年齡居民休憩、遊覽、玩樂、健身等的活動需求。
圖說:彭浦四季公園的兒童遊樂區。
在一處假山前,聚集的居民最多,大家都在觀賞「小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畫面,「沒想到在家裡也能看到瀑布的美景!」住在小區裡的袁先生和吳女士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老夫妻倆興致勃勃地用手機拍攝公園的每一樣景致,吳女士對記者說,「如果遇到心情不好,就到公園裡來走走,相信煩惱也會一清而空!」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