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屋裡廂最常燒的家常菜,看到第一個就流口水了……

2020-12-18 騰訊網

上海人愛吃是出了名的,

吃的精緻,吃的講究。

雖說魔都囊括了萬國美食,

但其實阿拉上海寧

一輩子都離不開這些菜

上海人屋裡廂最常燒的家常菜

紅燒肉

紅燒肉不必多提,這道菜已經跟本幫菜緊緊的捆綁在一起了,每家都有自己獨到的做法,一百個上海家庭就能燒出一百道紅燒肉,相信每一個上海小囡都會高喊:我媽媽做的紅燒肉是最好吃的!

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帶皮的五花肉在火熱灶臺上煉化,一碗紅燒肉色澤油亮,肥而不膩,香甜軟糯,入口即化。

響油鱔絲

雖說鱔絲處理起來極為麻煩,但上海寧就愛這一口!肥厚的鱔絲,包裹著濃油赤醬,一勺滾燙的油往鱔絲上一澆,燙得吱吱響,四周則瀰漫出美好的油脂香……潑油前一定不要忘記撒上一點白胡椒粉,這滋味,嗲爆了!

真正會吃的人,在工具的選擇上也極其講究,處理鱔絲的時候用竹刀或者陶瓷刀,金屬刀會影響鱔魚口味,鱔魚炒之前要先過油,豬油最佳,炸至魚刺變酥口感更好,最後淋上香油,油而不膩~

紅燒大排

如果上海人的血液是綠豆湯,那筋骨便是豬排;上海寧對豬排的執著絕對是你想不到的,煎炸煮燉樣樣都要來一套!而紅燒大排集齊了炸豬排、紅燒肉等各大菜餚的特色,酥軟而不膩,味略帶甜而鹹香,超級下飯!

大排一定要選用上好的前夾心肉來做。肉錘輕輕敲打斷纖維後的大排口感更嫩,油炸也不老。裹料翻煎後等著大火收汁,想想過會兒就能吃到濃油赤醬的紅燒大排,口水直流!

醃篤鮮

醃篤鮮的「鮮」是「篤」出來的, 「醃」,就是指醃製過的鹹肉;「鮮」,就是新鮮的肉類;「篤」,就是用小火燜的意思。

醃肉、鮮肉和筍一起燉,長時間的小火燜燉,使得食材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了,臘香味、鮮肉味和筍鮮味融合在一起,不愧為「高湯之王」,喝上一口元氣滿滿!

糖醋小排

糖醋小排可以說是地道的上海菜,起源於上海,炸得酥脆的糖醋小排色澤油亮、酸甜可口,外部包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糖醋汁,湯汁醇厚的「掛壁感」才是完美的糖醋小排。

上海的糖醋小排,可以熱吃,亦可冷食,酸中帶甜的糖醋是上海寧味蕾上卿卿我我的情人,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八寶辣醬

全國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醬,但有一種醬,叫醬又不是醬,那就是上海的八寶辣醬!能搞得清楚是哪「八寶」的,應該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寧吧?

八寶辣醬是一道典型的本幫菜。正宗的八寶辣醬裡有四葷四素,雞肉、鴨肫、豬腿肉、肚丁、開洋、香菇、筍片、豆乾等原料,炒好後還要在辣醬上澆上一個蝦仁「帽子」,待吃時拌開,無論是配米飯、泡飯還是湯麵,儕是俠起好吃的!

暴醃帶魚

老裡巴早額上海寧早飯歡喜吃泡飯~暴醃帶魚就是最好的過泡飯菜了!暴醃帶魚鹹而幹,久放不餿。小口「啄」下魚肉,再將骨頭放進嘴裡吮吮,帶魚的鮮味都滲在骨頭裡。

油炸過的鹽醃帶魚的幹香,與泡飯的溼潤搭配的天衣無縫,帶魚的葷腥帶走了泡飯的清淡,那種鹹鮮脆香讓泡飯這種淡而無味的主食變得有滋有味!

白斬雞

無雞不成席,白斬雞可謂是上海人年夜飯上最撐臺面的一道冷菜。皮黃肉白搭配秘制醬汁,雞皮完整嚼起來有脆感;雞肉嫩而多汁;雞腿骨略帶血色,這才是一種合格的白斬雞。

一隻優雅而驚豔的白斬雞不是煮出來,而是泡出來的!經過冰水洗禮的雞皮緊縮Q彈,口感更佳爽滑,隱隱藏在皮脂下的皮凍入口即化,只留下雞肉的清香。

油爆蝦

上海油爆蝦也叫作「元寶蝦」,因為開背後的蝦經過油炸形似「元寶」,便有了這個好兆頭的名字。油爆蝦,使用青蝦是最佳的,雖然油炸很費油,但炸過蝦的油用來炒菜也是相當誘人的。

新鮮的大蝦經過烹炸,炸透的蝦殼與蝦肉若即若離一觸及脫。元寶蝦色澤明亮誘人,外皮酥脆,而蝦肉卻鮮嫩爽口,一口一個非常上癮,一吃就是一盤的節奏。

鹹菜炒各種

上海寧對鹹菜的喜愛也是道也道不明,上海寧喜歡用鹹菜搭配各種各樣的小菜,變成一道美味佳餚,鹹菜肉絲、鹹菜毛豆、鹹菜茄子、鹹菜墨魚……總之什麼都能拿鹹菜炒一炒。

鹹菜一定能算是上海寧最喜歡配菜了,沒有之一!無論是吃麵還是吃飯,來點鹹菜都讓人胃口大開!上海人常吃的鹹菜,一般都是雪裡蕻鹹菜,細細長長的雪裡蕻不能炒不能煲,但醃成鹹菜可是頂頂好恰!

各種筍

上海人一輩子都離不開筍,油燜筍、醃篤鮮、絲筍燒肉,涼拌筍……春筍有春筍的吃法,冬筍有冬筍的吃法,講究的很!

春筍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最適合做油燜筍。春筍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

冬筍肉色乳白,可紅燒、清燉、制湯,上海人最愛的紅燒肉中加上冬筍和百葉結一起燉煮,出鍋後的冬筍比五花肉更誘人!

當然啦,除了這些常見滬菜,

還有很多令外地人一臉懵逼的菜

單聽菜名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草頭圈子

這不走心的名字並不代表不受上海人重視,相反,上海寧對草頭圈子的喜愛溢於言表。圈子好理解,而草頭這隨意的名字是認真的嗎?

所謂的草頭,其實是苜蓿,又稱作「金花菜」,草頭的叫法是上海閒話,叫慣了便成了如今上海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草頭了。

雖然在草頭圈子中,草頭淪為了豬大腸的配角,但這並不影響草頭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清油熱鍋,大火快炒,略灑薄鹽,臨起鍋噴一大勺白酒,清脆鮮香的生煸草頭便可以出鍋了!

最美君把自己的心頭愛都分享給了大家,

你究竟最愛哪道呢?

快快留言吧!

The End

編輯:晶晶

審核:菜菜

相關焦點

  • 【滬語】上海人屋裡廂的熱水瓶
    音頻請點擊↓↓↓講起熱水瓶啊,一定是上海人,家家屋裡必備個日用品;就像電燈泡、煤氣灶一樣。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物資供應短缺,大多數人家屋裡生活條件呢儕比較推扳,但是自來水個供應總歸保證個,要想吃一口熱茶(上海人啊喝白開水也叫吃茶),搿還是有保證個。
  • 悅聞陶聯手新天地屋裡廂博物館推百年上海精品器物展
    為尋找海派文化淵源,喚起新海派傳統手工藝和文創設計的結合,「悅聞·陶」聯合上海市黃浦文化創意企業聯合會、興國學社、上海新天地·石庫門屋裡廂博物館,呈現一場百年上海精品器物展。 「懷舊館「即新天地·石庫門屋裡廂博物館,以老上海生活場景為主題;風尚館即新天地悅聞陶gallery,以清末民初權貴名門的生活精品展覽為主,兩個展館展品來自新天地及主辦方三位藏家的私人藏品共計310件,實際價值難以估量,其中「喜上眉梢花梨木貝雕首飾對盒」展品最高價值達到98萬元。
  • 江蘇-無錫一方小店,十幾年酸辣湯,從小婁巷到五愛路 屋裡廂味道
    唐師母屋裡廂 飯還是家裡做的好吃,用無錫話來說,屋裡廂的飯最好吃!帶著做「屋裡廂」小吃的理念,做了十幾年酸辣湯。它就是【唐師母屋裡廂】01五愛路上的寶藏小店「屋裡廂就是無錫話,家裡面的意思。」店主奶奶說,「就像做家裡面的小吃一樣在做這個店。」
  • 一道最適合孕婦吃的家常菜,聞著味道就能讓人流口水!
    女人在懷孕初期沒有一點食慾,但是肚子又經常會餓,吃油膩了會嘔吐,吃太清淡總感覺沒吃飽,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道最適合孕婦吃的家常菜:酸豆角炒肉泥!而且做法也超級簡單,光聞味道就足以讓你流口水了,尤其是懷孕的時候,能比平時多吃兩碗米飯。
  • 因為咖啡,香氣飄在屋裡廂、馬路上|咖啡,上海城市的味道
    陸開見證了咖啡的香氣是如何從上海人「屋裡廂」飄到馬路上的。原來,咖啡還可以不加糖不加奶,除了苦味還可以有酸味,舌尖能品出豆子的花香,果香,酒香……越喝越沉醉,他決心從喝咖啡的人轉變成做咖啡的人,2014年「因為咖啡」第一家門店在欽州路開張。 「因為咖啡」店的英文名字有點難念——Café Eventus,Eventus是拉丁文的Experience(經歷)。陸開解釋說,一杯好的精品咖啡,應該有所承載,也要有所突破。
  • 詩意上海之秋|彭浦這座四季公園,就在「阿拉屋裡廂」
    「這座四季公園,就在『阿拉屋裡廂』,不要忒嗲啊!」蜂擁而至的居民們,對公園投入使用讚不絕口。圖說:彭浦四季公園。張龍 攝(下同)彭浦四季公園原址為共康林帶及社會苗圃,在彭浦新村街道開展「五違四必」整治後,靜安綠化部門於2017年開工建設公園。
  • 美味的雞肉,那些關於雞的家常菜,讓人饞的流口水
    說到雞肉,每個家庭都會吃的肉類,也有各種各樣的做法,我們今天就來總結一下,家常菜中常見的雞肉的做法。宮保雞丁宮保雞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創始人為貴州織金人時任四川總督丁寶楨,在任四川總督時創製該菜,流傳至今。
  • 彭浦這座四季公園,就在「阿拉屋裡廂」
    「這座四季公園,就在『阿拉屋裡廂』,不要忒嗲啊!」蜂擁而至的居民們,對公園投入使用讚不絕口。圖說:彭浦四季公園。張龍 攝(下同)彭浦四季公園原址為共康林帶及社會苗圃,在彭浦新村街道開展「五違四必」整治後,靜安綠化部門於2017年開工建設公園。公園建在共康三村、四村和臨汾路1564弄居住區內的高壓線走廊下,南北長約1.1公裡,東西寬約80米,實有面積9.1公頃。
  • 最會吃的上海人最喜歡的家常菜居然是...
    說到家常菜,小編最喜歡的菜就是酸辣土豆絲。一盤脆嫩的土豆絲一般也是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18年初出爐的大數據顯示,上海「外賣族」最愛的菜竟然也是酸辣土豆絲。俗話說,酸辣土豆絲和西紅柿炒雞蛋是最考驗飯店廚師基本功的兩道菜,如果這兩道菜都做不好,其他的菜的味道估計也是一般般。上海有哪些酸辣土豆絲做的比較好吃的餐館呢?
  • 河南人叫「屋裡頭的」,老婆在各地的100種叫法,找你的!
    中國的方言可謂博大精深,即使外語學的再好,估計中國的方言也會叫你聽得腦仁疼,就連簡單的「妻子」各地就有100種稱呼,河南人叫「屋裡頭的」,你的家鄉如何稱呼呢?   妻子的100種稱呼   1、燒鍋的:安慶話   2、家主婆:上海、太倉話   3、婆子:南昌話   4、衰婆:廣東   5、婆娘:重慶、成都、雲南、綿陽、陜西   6、婆姨:寧夏、陜西   7、婆婆子:天門、長沙   8、戒指婆、架子婆:蘇州話
  • 糖醋排骨的家常做法,不炒糖色不油炸,酥嫩可口,看到就流口水!
    糖醋排骨的家常做法,不炒糖色不油炸,酥嫩可口,看到就流口水!糖醋排骨是一道十分家常的菜,並且也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家常菜,想像這金色的糖衣下面裹著香嫩酥脆的排骨,上面撒著白色的芝麻,吃上一口味道酸甜可口,遠遠的就能問道糖酥排骨特有的味道,簡直讓人垂涎三尺。
  • 上海的家常菜,北京的家常菜,東北的家常菜,你會選擇去哪吃?
    南方人的飲食比較清淡一些,而北方人的飲食口味偏重一些,雖然是這樣,但是並不影響人們對中國美食的喜愛,說道中國美食,最有味道的就是家常菜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區的家常菜,看看你會選擇去哪裡吃。
  • 一代上海人的回憶全在這間小商行裡 你記得多少?
    「螺螄殼」是一個精通「生活」的上海阿姨的「大道場」這裡,是阿拉每個上海擰額「屋裡廂」昊誠商行每一個「上海人額屋裡廂」費阿姨給這間小鋪子取名昊誠,昊為天天,以誠待客而最令費阿姨如數家珍的是這幾千件商品中諸多中華老字號和上海老商品,許多都是市面上難尋的東西了
  • 上海人夏天離不開的黃浦美味,看到第一個就忍不住了...
    現在店裡,還常常能看到70、80歲的老人來買,奶香濃鬱,甜而不膩。木梨膏木梨膏是用梨熬出來的,用海石花草凝固,現點現舀。吃起來有點像小時候吃過的一種包紙的清涼棒冰。綠豆湯上海的媽媽們都喜歡在夏天煮上一鍋綠豆湯,給家人解暑。
  • 【屋裡廂公開課】第6講: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叫陽光之家
    ——摘選上海市智障人士「陽光之家」指導中心「陽光之家」作為智障人士社區康復的重要載體,它對智障人士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二)家庭需求智障人士自身由於生理因素影響,一方面,家人擔心其在外會遇到危險或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從而限制其行動範圍,造成了智障人士普遍封閉在家中的狀況,而這種單一的封閉環境造成了智障人士與社會的脫節,使他們認知、社會交往、社會使用能力的退化。
  • 【滬語】上海人的「海派禮節」什麼樣?聽程乃珊的書裡怎麼說
    上海人特別講究待客之道,平日生活再節儉,待客卻熱情周全,一點兒也不肯馬虎。這份豪爽,叫做海派。老裡八早,到上海人屋裡廂做客,主人家如果沒有點心招待,那心裡會懊惱好一陣子的。埃日臨時末腳去伊屋裡廂,照樣端出兩隻盆子,一隻糖果一隻鴨肫肝,一甜一鹹。伊點糖果考究來,全部是偉多利個貨色……」「我看現在黃家日腳也勿比從前,緊多了。
  • 上海最有看頭的12個小眾博物館,走起
    這裡有國內已考古發掘出的規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閘。博物館原汁原味,值得參觀。3、上海公安博物館地址:徐匯區瑞金南路518號上海公安博物館是國內首座公安專題博物館,首次正式展出了來自17個國家的200餘款各式槍枝。
  • 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而香港人常配豆芽,臺灣人則愛放白韭菜。炒鱔絲要油旺溫高翻炒急快,這樣的鱔絲才鮮嫩好吃。起鍋前撒胡椒粉的多,我喜歡放點麻油。著名崑劇演員蔡正仁講究放糖,「如果你一點不放糖的話,這個鱔絲就不好吃了。但反過來糖撒得一多,這個鱔絲也不好吃。」還有朋友認為,響油就是個噱頭。
  • 王者榮耀最性感的4款自製皮膚,看到護士裝的大喬姐姐流口水
    王者榮耀最性感的4款自製皮膚,看到護士裝的大喬姐姐流口水 王者榮耀遊戲不知不覺已經兩年多了,雖說天美在這期間陸陸續續上線了很多款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