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圓桌會|何謂科學餵養?新手媽媽們的必聽課來了

2020-10-07 浙江少兒頻道

科學餵養對寶貝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

這是對孩子最早期的一種家庭教育

因為寶寶最初的能力發展

就是在家庭「養」的過程當中完成「育」的

家庭教育圓桌會

今年元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今天的《家庭教育圓桌會》將和專家一起探討0到3歲寶寶的科學餵養,為家長們提供科學的養育指導。

本期嘉賓介紹

母乳是人生第一餐

母乳不僅能增強寶寶免疫力、提高智商,還能減少嬰兒感染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餵養對孩子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一直延續到成人期。

葉芳老師給了一個數據:母乳含400多種已命名的成分,而最貴、最好的奶粉只含40多種成分。母乳是寶寶最自然的食物,富含免疫物質和生長因子,是媽媽為寶寶私人定製的,它會根據寶寶的需求改變成分。

奶粉是牛奶去除其中的動物脂肪,加入植物油,然後經高溫處理,並添加一些母乳中已知的維生素成分製作而成的,與母乳有很大差異。

純母乳餵養需多久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嬰兒餵養方式。有寶媽問,是不是6個月之後母乳的營養就跟不上了?葉芳解答,最主要的原因是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6個月以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媽媽們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到寶寶2歲或以後。

冷凍母乳

哺乳期的媽媽們重返職場,一般會選擇背奶。但代際之間往往會產生意見分歧,家裡老人覺得經過冷凍的母乳沒有營養,寶寶會喝壞肚子。真的是這樣嗎?

01

冷凍母乳好不好

葉芳說,在冰箱的冷凍室裡,母乳中的活性成分在6個月的保存期內會有所降低,但營養只是少量流失,與奶粉相比仍然要好許多。

02

母乳的保存期限

對於母乳的保存期,大家記住「三三三保存法」——室溫3小時、冷藏3天、冷凍3個月。家用冰箱由於日常開關門頻繁,儲存時間較短;如果是專用的小冰櫃,可以長期儲存到六個月。母乳解凍後,不論是早產寶寶還是足月寶寶,都可以使用。

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寶爸寶媽們要注意保存容器的選擇。金屬容器會吸附活性成分,所以不主張用不鏽鋼或金屬製品保存母乳。

03

冷凍奶的解凍方法

當寶寶需要母乳時,冷藏奶可以直接拿出冰箱溫熱,冷凍奶要先放進冷藏室解凍。溫奶時,儲奶袋先放在自來水龍頭下衝,然後放在溫水裡加熱。記住,一定不能用微波爐加熱或者在鍋裡燒熱。

葉芳提醒,給孩子吃的奶應該是最新鮮的,日期最近的凍奶先吃,而不是按存儲的順序先吃以前的凍奶。母乳餵養是全家的大事,媽媽們需要得到來自家庭的更多理解。

關於輔食

在嬰兒階段,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6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牙,腎臟功能和胃腸道功能已經成熟,神經發育也達到了能夠安全接受吞咽和用勺子餵養。

輔食種類及添加順序

輔食在寶寶生長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寶寶由吃奶向正常的成人飲食過渡。爸爸媽媽們要嚴格把控孩子添加輔食的順序和食物種類,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鍛鍊寶寶的咀嚼、吞咽等消化能力。

6個月時,為了彌補母乳中較少的鐵元素,家長可選擇從高鐵米粉開始添加,每天一餐輔食。等寶寶逐漸適應米粉後,才能添加蔬菜水果,再往後是動物性食物,如肉、蛋黃、魚類等。寶寶9、10個月就可以增加到兩餐輔食,1歲以後可以正常進食三餐主食,同時維持300ml到500ml奶。

可能很多家庭會給寶寶添完米粉直接添加蛋黃,醫生特別提出要先添肉,因為肉含有鐵的成分更高,寶寶7個多月就可以加肉了。

一般來說在寶寶6、7個月的時候,可以添加泥狀的輔食;7個月末到8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一些末狀的;9、10個月可以是碎狀的食物,然後到12個月,我們就可以幫助寶寶順利地過渡到正常的成人食物。

關於食物過敏

朱冰泉老師說,寶寶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是牛奶過敏,表現為溼疹、腹瀉、吐奶、哭鬧不止、沒有辦法安撫。其次,花生、海鮮類、雞蛋、小米燕麥等麥麩類的食物也是寶寶常見的過敏食物。

朱老師建議家長添加輔食時,每次只少量添一種輔食,並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比如有沒有皮疹和拉肚子,有些孩子甚至會吐。如果反覆出現類似過敏症狀,就應該迴避這個食物了。

調味品的添加

減鹽行動已經成為全球控制慢性疾病的共識,成人每天攝入5克以下的鹽已足夠滿足機體需要。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指來源於食物中的所有鹽,並不僅僅是烹飪時放入的食鹽。

寶寶的食物也要強調儘量少鹽。朱冰泉建議家長可以在寶寶1歲以後,逐漸添加鹽。怎樣避免寶寶長大後「重口味」呢?有兩個小技巧教給大家:

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品嘗大人的食物,孩子嘗一口其實就已經接觸到鹽了;以後再給寶寶吃淡的食物,他就不要吃了。

做輔食時,可以把不同的食物作為調味劑,比如孩子喜歡甜食,可以在做其它菜的時候加點南瓜、番茄等食物,在顏色上也足夠吸引人。

寶寶自主進食

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離不開爸爸媽媽的細心觀察和幫助。初期,寶寶對待食物更多是探索的過程,需要在家長引導下慢慢知道,「我這個時候是在吃東西」。

7、8個月後,孩子抓取食物的能力開始增強,爸爸媽媽就可以讓他自己抓食物吃了。脫離被動被餵的過程,寶寶會覺得這個過程就像玩玩具一樣,非常有趣。

那麼再慢慢的,家長可以給寶寶一把小勺子玩一玩;把食物放到勺子裡,幫助寶寶放進嘴裡吃掉,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朱冰泉非常贊同父母和寶寶同桌進餐,寶寶通過視、聽、嗅、味的感官體驗,會增加對食物的認識和興趣。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一段時間,均衡多樣的科學餵養可幫助孩子奠定一生的體力和智力基礎。科學餵養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也是家長們邁入新階段的第一門必修課。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圓桌會
    現在家庭都講究科學育兒,而其中的科學餵養對寶貝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這是對孩子最早期的一種家庭教育,因為寶寶最初的能力發展,就是在家庭「養」的過程當中完成「育」的。今年元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
  • 新手媽媽們,關於母乳餵養,你要知道這些事!
    現在,醫院、社會都在提倡母乳餵養,所以,對於準媽媽來說,生產之後的第一道考驗就是餵母乳,那麼,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母乳餵養應該知道哪些內容,才不至於手忙腳亂呢?  1、提前準備哺乳內衣、防溢乳墊、吸奶器  準備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前,一定要提前準備哺乳內衣、防溢乳墊、儲奶袋、吸奶器等。這些工具都是寶寶出生之後必須要用到的,孕媽媽提前準備,才不至於餵奶的時候忙亂。
  • 寶寶科學餵養指導,新手媽媽不用再焦慮,一生健康要從寶寶抓起
    但是,很多焦慮對於新手媽媽,也是特別棘手的問題;由於是第一個身為人母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新生兒,不同月份科學進食的指導。很多人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其實這個也要看你的自身母乳的汁水是否健康、充足;母乳餵養,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升智力,但這些都是在你的母乳質量好的情況下;而有些媽媽,因為自身原因,可能幾個月就沒有乳水了,只能靠奶粉來保障嬰幼兒進食;其實如果條件可以,可以在2歲之前一直保持母乳餵養;如果自身情況不允許,也不要太過於擔憂
  • 母乳餵養VS奶瓶餵養,新手媽媽必看的8個餵養問題
    如上所述,新手媽媽學會科學餵養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觀察寶寶釋放出來的飢餓信號。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1.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要想讓嗷嗷待哺的小祖宗們「吃得舒暢」、長得「倍兒棒」,新手媽媽有奶水、有足夠的奶水是基礎保障。那麼,新手麻麻要怎麼做,才能儘早開奶?儘量獲得足夠的奶水呢?
  • 世界母乳餵養周|哺乳期感冒發燒要停止餵奶嗎?
    ……為了緩解各位準媽媽和爸爸的焦慮,了解母乳餵養的科學知識,幫助奶爸學習照顧寶寶的方法,8月7日上午,我院舉辦「支持母乳哺育,為了一個更健康的地球」新手爸媽修煉營活動,讓準媽媽清晰了解到母乳餵養的注意事項
  • 95後新手爸爸媽媽們,你發現母乳餵養的10大好處了麼?
    新手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吃什麼最好麼?沒錯,就是母乳餵養。根據研究:很多新手媽媽,尤其是開乳較晚的初產媽媽,怕餓壞寶寶,就先用糖水或奶類餵養寶寶,這種做法不科學,對寶寶健康也不利。,爸爸媽媽們焦頭爛額。
  • 《家庭教育圓桌會》第五期開講啦!
    由省婦聯、省家庭教育學會、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共同策劃推出的電視談話類欄目《家庭教育圓桌會》第五期即將播出。本期節目邀請長河高級中學校長何東濤、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副秘書長何晨霞、杭州市教育局家長總校家長委員會會長桑方俊,與孩子和家長代表一同探討「如何帶領孩子踐行社會責任」的話題。
  • 這種姿勢餵奶超輕鬆,新手媽媽們必須掌握
    知道自己懷孕的消息,媽媽們是幸福而甜蜜的。緊接著,看書、囤貨、補充營養,成為了生活的日常。可寶寶生下來後的第一件事,卻讓新手媽媽犯了難。先來看看正確姿勢和錯誤姿勢的對比圖: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然後我們來
  • 《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籤售會
    8月9日上午10:00沈文老師攜最新力作《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在北京圖書大廈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籤名售書活動。 8月9日上午10:00沈文老師攜最新力作《新手媽媽餵養必備手冊》,在北京圖書大廈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籤名售書活動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母乳餵養,新手媽媽們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化解和應對?本期健康話題,我們邀請了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為大家進行詳細地闡釋。一起來關注一下。●母乳是一般母乳代用品難以替代的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醫師褚英介紹,母乳不僅營養全面均衡、可提供免疫物質,還能促進寶寶胃腸道發育和心智發育。
  • 科學餵養 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新手媽媽們會遇到哪些問題?●餵養母乳也要講究科學而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手媽媽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近期,一名快要崩潰的寶媽向褚主任求助:新生寶寶吃奶時間不固定,帶來很多困擾,嚴重影響作息,有時候寶寶吃著奶就睡著了,那就只能等睡醒了再喂,一天要餵奶二三十次。不知是否應該把寶寶喊醒,讓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吃夠再睡,讓寶寶有固定吃奶時間。
  • 母乳餵養日丨新手媽媽餵養寶寶記住「三早」「三勤」
    龍頭新聞訊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給寶寶更多保護」。為了讓疫情期間新手媽媽們能了解母乳餵養常識,遠離母乳餵養的誤區,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孕婦學校護士長、國家級母乳餵養諮詢師高豔梅通過「孕校雲課堂」分享一些母乳餵養相關知識。「寶寶一出生,上天賜予的最豐厚、最珍貴的禮物——初乳,便帶著它的『使命』來了。」
  • 提醒:這6個母乳餵養的誤區!新手媽媽們要注意,為了寶寶的健康
    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們,在餵養母乳的時候因為認識不全以及做法有誤這6個母乳餵養的誤區!新手媽媽們要注意1、初乳太少,添加奶粉有的新手媽媽們,產後有可能會出現初乳過少或者是沒有初乳,就會擔心寶寶餓著。就會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那麼其實,即使是一點點的母乳,對寶寶的健康也是好的,也可以給寶寶獲取高效的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外界的細菌感染。
  • 母乳餵養VS奶瓶餵養,寶寶真的吃好了嗎?新手媽媽必看
    如上所述,新手媽媽學會科學餵養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觀察寶寶釋放出來的飢餓信號。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1.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要想讓嗷嗷待哺的小祖宗們「吃得舒暢」、長得「倍兒棒」,新手媽媽有奶水、有足夠的奶水是基礎保障。那麼,新手麻麻要怎麼做,才能儘早開奶?儘量獲得足夠的奶水呢?
  • 新手媽媽不可忽視的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
    新手媽媽不可忽視的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時間:2019-08-19 16: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手媽媽不可忽視的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 每一位母親都希望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母乳不夠總是常有的事,那麼媽媽們就必須選擇能放心給寶寶餵養的奶粉,這個時候就不能忽略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
  • 1歲以前寶寶餵養的16個誤區,新手寶媽需要了解的嬰兒餵養事項@阜陽的媽媽
    新生寶寶在一歲以內餵養上需要家長格外的注意,但不可過分寶貝。很多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同時由於老人帶孩子比較多,會用傳統的育兒方法來餵養孩子,其中一些不科學的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害的。下面我們就通過幾張圖來看一下,在一歲以內的寶寶餵養方面16條禁區,希望對寶媽們有幫助!
  • 人工餵養跟母乳餵養一樣,都是一種科學的餵養方式
    歡迎來到桂林好孕月子中心【媽媽學園】,在這裡,你將學習到新手媽媽必修課程,掌握破解寶寶營養、睡眠、常見病、早教啟蒙等育兒難題的方法,進階為合格媽媽。,紛紛加入到母乳餵養的大軍中來,這是好事。所以寶寶更聰明到底是因為母乳餵養,還是因為基因和教育呢?倫敦大學的馮•斯塔姆博士帶領團隊做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喝母乳長大的孩子並不會更聰明。所以在母乳餵養這件事上,媽媽們要客觀看待,能堅持最好,但在多次嘗試後,依然沒辦法實現或繼續母乳餵養時,也不用焦慮,更不要有心理負擔,畢竟母乳餵養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強求不得。
  • 嬰萌智能衝奶機助力金牌月嫂 輕鬆媽媽科學餵養
    ,更是很多爸爸媽媽學習科學的餵養育兒知識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真正幫新手爸媽解決餵養問題?嬰萌智能衝奶機攜手輕鬆媽媽,致力於給新手爸媽提供最優質的月嫂服務,金牌月嫂上門提供服務期間,會攜帶嬰萌智能衝奶機,把專業的問題,交給科學餵養專家。
  • 戚哥都在堅持母乳餵養!媽媽們還猶豫啥!
    所以很敬佩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才成就了寶貝母乳餵養的健康成長,那咱們的乳腺是怎麼工作的呢?從孕育新生命開始每一位媽媽都將肚子裡的小生命放在了媽媽們重要事項的第一位就開始一切一寶貝為先既然如此母乳餵養也應該是很多媽媽必選的餵養方式1.增強抵抗力母乳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元素,當寶寶第一口吃下母乳時會在腸道壁上形成一種保護層,抵抗外來細菌的侵入,減少過敏源同時增強抵抗力。
  • 關於寶寶餵養的困惑之科學餵養等於精細餵養嗎?
    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增添了喜悅,也讓新手父母多了責任。現在育兒教育的理論知識也在不斷的專業化,作為新時代的父母,特別是九零後成為父母后,更加注重和強調科學餵養。這時很多作為新手父母和備孕媽媽,都有的疑惑。有一個九零後的寶媽,養孩子也比較精緻,她不準孩子亂喝酸奶,平時也不準孩子吃零食飲料,說是那些東西添加劑過多,酸奶只能喝固定的那一種。有一次孩子奶奶帶他出去玩,孩子要喝酸奶,但是附近找不到他經常喝的那種。孩子一看奶奶不給買,就開始耍脾氣,奶奶無奈之下只好給他買了,孩子媽知道後就與婆婆有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