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派系亂鬥寫真:蔡英文要被陳菊架空?

2021-03-02 港臺腔

民進黨在不久前進行的全臺1105個基層農會代表改選中大敗而歸,隨後黨內因敗選引發派系亂鬥的消息不脛而走。有消息稱陳菊當面怒斥民進黨中央,指責「英系」要角亂放話,推脫敗選責任,要「新系」背黑鍋「實在太卑劣」。而隨著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逐漸臨近,蔡英文一方面找各派系大佬餐敘,另一方面又夜宴縣市首長,很明顯已在為2018提前布局。

不管是縣市首長、「中央」人事或是主導「修法」等議題,民進黨內都逐漸形成「新潮流」與「非新潮流」的競爭態勢。若這種趨勢延續下去,對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執政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傳統派系的重組

民進黨是由多個派系組成的政黨,帶有明顯的派閥政治色彩。民進黨在黨外時期就存在派系紛爭。從黨外時期的「公政會」和「編聯會」,到建黨初期的「美麗島系」和「新潮流系」,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正義連線」、「福利國連線」、「臺獨聯盟」等等,各種派系此起彼伏、從未歇絕。

民進黨2006年在全代會上通過「解散派系」提案,各派系名義上解散,轉而隱性運作。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各派系淡化色彩,卻改以智庫形式浮出臺面。當前民進黨內主要存在著「新系」、「蘇系」、「謝系」、「遊系」、「英派」、「海派」等主要派系。

「新潮流系」長期以來,高度注重理念灌輸和人才培養,始終維持著民進黨內頭號交椅的地位。2016年「中執會」和「中常會」改選結果顯示,「新潮流」繼續穩居龍頭老大,一舉拿下3席「中常委」和10席「中執委」,比蔡英文的「英派」還要多出許多。

「新系」之外就是民進黨內「四大天王」遊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的勢力,其中呂秀蓮沒有形成自己的派系。蘇貞昌在任民進黨主席期間發展起自身勢力,但隨著「太陽花運動」的出現,在島內加速衰落,目前與「新系」呈現出合流的景象。去年,「蘇系」在民進黨改組中最終獲得1席「中常委」和2席「中執委」。

「謝系」在民進黨內處於被邊緣化的場面,謝長廷在被蔡英文「外放」至日本後,鞭長莫及,對於民進黨內部派系的操控能力大幅下降,在去年「全代會」上,謝長廷雖然從日本回臺固票,但大局底定,根本無力回天,僅獲得2席「中執委」,「中常委」則直接掛零。

而與「謝系」向來互動密切的「海派」則趁機收編了「謝系」的很多「子弟兵」,並取得了開創性的重要進展。「海派」以「三立」董事長林昆海為首,贏得1席「中常委」和2席「中執委」。

陳水扁時期曾存在過所謂的「扁系」,由於陳水扁貪腐形象為人深惡痛絕,「扁系」已「樹倒猢猻散」,很多原先「扁系」人馬都紛紛投奔到與之意識形態光譜相近的「遊系」(遊錫堃),二者同屬深綠色彩,都支持「臺獨」。經過整合,「遊系」一躍成為僅次於「新系」的第二大派系,以「遊系」為核心的「正國會」維持2席「中常委」和6席「中執委」。

「英派」難以一家獨大

作為民進黨的三任黨主席,蔡英文深知派系文化是制約民進黨自我超越的一大「毒瘤」。為了實現權力的絕對集中「黨政一把抓」,蔡英文上任伊始便開始著力消解各大派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蔡英文在2016年「大選」前,就明確提出,民進黨只有「英派」,再無其他派系,並大張旗鼓地推出名為《「英派」》的「著作」。蔡英文以「英派」為名,儘量收編其他派系,顛覆以往山頭林立、各自為戰的權力格局,妄圖在島內形塑「民進黨一黨獨大、英派一派獨大、蔡英文一人獨大」的政治氛圍。

從客觀效果來看,「英派」力量的確有所增強,例如「行政院長」林全、「立法院長」蘇嘉全等核心要害部門負責人都是「英派人馬」把控。但「英派」並沒有達到「一派獨大」的目標。在民進黨「中執委」和「中常委」改選中,「英派」僅拼得2席「中常委」和5席「中執委」,與「新潮流」還相距較遠。與此同時,民進黨內各個派系運作的意識形態色彩和組織強度也並未像蔡英文預期的那樣有所下降,反而不斷強化,原則型的「強組織」也並未向侍從型的「弱組織」轉化,派系政治再度公開運作,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蔡英文的執政前景

隨著2018年縣市長選舉與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逐漸臨近,民進黨內關於利益的分配與權力的整合將會重新激化。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鍾厚濤在接受海外網(m.haiwainet.cn)港臺腔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的內鬥不僅體現在不同派系的鬥爭,在「英派」內部也存在一些分歧,「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最近也表現出對蔡英文的不配合。

鍾厚濤認為,對於民進黨第一大派系「新系」,蔡英文可以說是「又愛又恨」。一方面,蔡英文在執政上需要仰仗「新系」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防範被「新系」所綁架。蔡英文的「英派」主要來源於其他勢力人員的倒戈,靠利益誘惑來凝聚,這種凝聚力很不穩定。如果蔡英文的執政面臨困境,很容易造成「英派」的分裂。

對於蔡英文未來的執政的發展趨勢,鍾厚濤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需要看國民黨的發展,如果國民黨能夠通過此次黨主席選舉,重整旗鼓,一定程度上會減緩民進黨的派系鬥爭。與國民黨政黨文化不同,民進黨雖然內鬥一直很激烈,但面對外戰一向表現團結。如果國民黨繼續紛爭不斷,一盤散沙,難以對民進黨形成挑戰,則民進黨的內鬥則將持續進行。

其次還要看2018年縣市長選舉形勢。在臺灣南部部分縣市,民進黨具有極大影響力,其所推選的候選人基本都能獲勝,而這也成為各派系爭奪的焦點。如果不能夠調和鼎鼐,使各方滿意,蔡英文的權威會受到極大削弱。另一方面,林全「內閣」自成立起就一直負面新聞不斷,在民調上也早已過了「死亡交叉」,林全下臺走人應該只是時間問題,林全的空缺由誰來填補,將直接牽動民進黨內的派繫結構。若真是由「新系」「大姐大」陳菊來出任「行政院長」,那麼「新系」在民進黨內的地位將進一步攀升,甚至不排除會出現蔡英文與陳菊「兩個太陽」的局面。「一山難容二虎」,一旦行政大權被陳菊全盤獨攬,蔡英文是否會被架空,將成為蔡寢食難安的首要難題。另外,若蔡英文施政上持續無力,2020年「大選」恐難連任,「新系」的賴昌德很可能會被推選出競選。(整理/李鵬宇)

相關焦點

  • 陳菊當蔡英文面轟民進黨中央 蔡尷尬不語扁軍師圓場
    高雄市長陳菊(右2)不滿黨內有人放話,指她為挺子弟兵劉世芳(左1)選市長,在農會選舉中不挺同陣營候選人。「菊姐」上個月當著「小英」的面怒轟民進黨中央。(臺媒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3月8日訊 在不久前進行的全臺1105個基層農會代表改選中,民進黨大敗而回。隨後,黨內因敗選引發派系亂鬥的消息不脛而走。臺媒報導指,「新潮流系」中常委當著蔡英文面「告御狀」,指責「英系」要角亂放話,將敗選責任推給「新系」的賴清德、陳菊「實在太卑劣」,要蔡英文好好管管。頗為頭痛的蔡英文最後只得在官邸擺下「和解酒」,宴請多位派系代表及縣市長,盼化解心結。
  • 陳菊收服高雄綠派系 助蔡英文拼勝選
    (中評社 資料照)     (記者 高易伸分析報導)高雄市長陳菊在綠營2016重返「執政」道路上,協助蔡英文完成「最後一哩路」拚圖。不僅握有百萬張選票與行政資源,自去年「九合一」選舉迄今,更可見其運籌帷幄與精心安排,同時扮演黨內勢力平衡的砝碼與整合團結角色。   政治是實力原則,當美麗島世代逐漸退出第一線,陳菊依舊屹立不搖。
  • 韓國瑜、宋楚瑜達成「共識」:蔡英文已被架空!
    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指出,蔡英文已經被她身邊的人架空,放任周邊派系「吃臺灣人肉、喝臺灣人血」,直呼其「無能」。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也認為,蔡英文確實被派系「綁架」,「讓派系決定政策分配走向」。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風傳媒」消息,韓國瑜表示,臺灣在落後、混亂,蔡英文被貪官汙吏和派系包圍,但她沒能力看穿和改變,她活在自己的圈子裡,「為什麼這次派系瘋狂出來幫你選舉?
  • 蔡英文放任民進黨亂鬥 網友:她是個「狠角色」
    近期,民進黨為黨內初選吵翻天,現在泛綠又集體批鬥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此,有島內網友在網絡論壇上質疑,身為民進黨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難道不知道「亂鬥」會影響票數?不吭聲是故意要讓民進黨垮嗎?不過,另一名網友就回應,「這你就太小看蔡英文了,她現在放任DPP(民進黨)亂鬥有兩點。」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24日報導,有島內網友在PTT論壇上認為,蔡英文不處理亂鬥問題有兩個原因:一、沒能力處理;二、故意拖垮民進黨。
  • 港媒:蔡英文最強支持者 民進黨最大派系要拋棄她?
    但選後迄今,批判蔡英文最狠的也是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拒接代理主席。一手把蔡英文推上今天位置的新系,似已有「棄蔡」的徵兆。「綠委」段宜康27日更在「立法院」對賴清德拍桌咆哮,抨擊「蔡英文說選民用更高的標準檢驗民進黨是錯的,選民其實檢驗民進黨跟檢驗國民黨的標準是一樣的。」並指2020很可能民進黨執政4年就政黨輪替了。新系臺北市議員梁文杰27日上廣播節目也轟蔡英文,必須要「接地氣」,善加與民眾溝通政策議題,有問題的政務官也該換。
  • 韓國瑜痛批民進黨:白天領導人是蔡英文,晚上領導人是邱義仁!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前不久,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在第三次政見交流會上,對民進黨內嚴重的派系問題進行了抨擊,直指蔡英文已經被新潮流所架空的問題,表示民進黨現在的情況就是,白天領導人是蔡英文,晚上領導人是邱義仁
  • 民進黨派系內鬥已經「真槍實彈」,蔡英文仍在伺機出手
    臺灣輿論:蔡英文第二任期還沒有開始 民進黨派系內鬥已山雨欲來當全臺基層人員忙著防疫大作戰時,民進黨內卻忙著人事大亂鬥。最近,民進黨內發生一連串風暴,先是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對公營事業單位的人事調整,大刀一揮,引發民進黨各派系的不滿,甚至重傷過去與他友好的新潮流系。如今又發生臺內務部門主管徐國勇移送臺警政部門主管陳家欽法辦,讓蘇貞昌重炮批「為什麼要這樣亂」。臺媒稱,一個警政人事案,民進黨當局高層從行政、立法、內務、警察、檢調全部亮劍對決,這場政治鬥爭的兇狠程度真是史上罕見。
  • 韓國瑜批蔡英文無能 稱其放任派系吃臺灣民眾血肉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媒報導,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韓國瑜稱,臺灣現在真正的危機是蔡英文被他身邊的人架空了,放任周邊派系「吃臺灣人肉、喝臺灣人血」,直呼其「無能」 。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也認為,蔡英文確實被派系「綁架」,讓派系決定政策分配走向。據報導,在政見會上,蔡英文提出許多經濟數字來佐證自己執政成績不凡,反諷韓國瑜在浴缸內還以為是大海。
  • 臺獨民進黨的派系
    民進黨早期的很多主要領導人,都和「美麗島事件」有關係。施明德、黃信介、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和姚嘉文這八位「美麗島事件」的受刑人中,除林弘宣外,其他七人都曾經在出獄後擔任民進黨主席或代理主席。民進黨其他的領導層人物諸如江鵬堅、許信良、陳水扁、王拓、蘇貞昌、謝長廷、遊錫堃等人也都與美麗島事件有關聯。
  • 民進黨及民進黨派系的智庫
    可以說,民進黨內已無任何政治領袖或派系,具有挑戰蔡英文政治威權及影響其領導決策的政治能量。 民進黨首次執政時,曾於2006年倡議廢除、解散派系運作,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切實際、一廂情願的思考,政治權力賽局本是集團競逐,無法消除團體政治運作。2008年5月20日政黨輪替民進黨下臺後,派系逐漸以智庫的形態呈現,其運作則以「立法院」為重心。
  • 蔡英文提前跛腳,民進党進入大亂鬥時代,各派系蠢蠢欲動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等多人更直接在臉書發文嗆聲反對,包括王定宇、林淑芬、賴品妤、王美惠等人涵蓋各派系。嘉義出身的新科綠委王美惠甚至直斥「荒謬」。此案最耐人尋味的觀察點在於,進入新任期才一個月的蔡英文已開始遭黨內逼宮,籍由黃健庭案對她下馬威,讓蔡了解不是所有事她都可為所欲為,包山包海。
  • 民進黨逐漸形成兩大派系 蔡英文執政或陷困境
    海外網3月16日電民進黨派系問題越來越嚴重,蔡英文提前為2018年選舉鋪陳,先找派系大佬餐敘,又夜宴縣市首長,很明顯已在為2018提前布局。不管是縣市首長、「中央」人事或是主導「修法」等議題,都逐漸形成「新潮流」與「非新潮流」的競爭態勢。
  • 陳菊種樹小英摘桃?民進黨黨部主委血腥戰,考驗蔡英文能力!
    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 蔡英文拉陳菊壓制「獨派」
    「總統府秘書長」的地位相當高,雖然在島內「憲政體制」中只是「總統府的內務總管」,但如果得到領導人的信任與授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以呼風喚雨,而「在蔡、賴兩人微妙的關係與黨內派系競爭情勢之下,陳菊應該受到蔡英文的重託與信任」。
  • 蔡英文平衡派系陷入困境
    民進黨不分區民意代表名單昨天公布,遊錫堃、蘇貞昌和謝長廷被安排在安全名單邊緣,扮演牧羊人的角色。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專論文章指出,名單中看出蔡英文的雄心壯志,既要照顧派系利益,又要兼顧專業、社會形象與「世代交替」的槓桿平衡,但是,派系統統有獎也曝出了蔡英文的困境。
  • 陳菊賴清德留任 民進黨新潮流系「一派獨大」引批評
    民進黨此次兵敗如山倒,蔡、賴、菊「鐵三角」卻穩坐權位,引發黨內雜音,也預示派系鬥爭的風暴即將來臨。有感慰留賴、菊的決定惹議,24日敗選後火速請辭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昨晚在面簿發文,澄清「菊姐跟賴院長不是戀棧權位的人」,並強調「真正需要改變的人是我自己」。
  • 澳報:蔡英文力拱陳菊出山 拿其當墊腳石而已
    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23日刊文說,蔡英文在陳菊拒絕的情況下,親自「三顧菊廬」邀請其「出山」,堅持要她出任代理主席,算盤裡的重要意圖,似乎是要陳菊乘著代理主席便利,進而參選黨主席,作為自己在黨中央「代理人」。
  • 賴清德、陳菊又要一起走人?臺媒:蔡英文最大對手終於出手
    臺媒分析,這表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賴清德將有可能不會缺席,蔡英文的最大對手終於出手了。陳菊、賴清德(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2月3日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當晚,賴清德、陳菊雙雙請辭,隨後又雙雙接受慰留。
  • 對民進黨耿耿於懷 楊秋興拒見蔡英文陳菊(圖)
    生日還是要過,楊秋興昨天生日,高雄縣府員工為他慶生,特別訂製有他圖象的蛋糕。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送到高雄縣府慰問楊秋興的盆花,一度被擺放在縣長室外。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生日還是要過,楊秋興昨天生日,高雄縣府員工為他慶生,特別訂製有他圖象的蛋糕。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送到高雄縣府慰問楊秋興的盆花,一度被擺放在縣長室外。
  • 學者預判:民進黨新潮流將架空蔡英文
    通過觀察民進黨半年來的執政表現,倪永傑認為,民進黨穩定執政、長期執政成為懸念。實際上蔡英文把決策權讓給傳統民進黨勢力,決策上可能會犯樸槿惠的錯誤,「國安會」的功能被削弱,倪永傑認為,綠營內部鬥爭比較激烈,蔡英文受到民進黨派系、地方縣市長和深綠「臺獨」大佬制約,李登輝頻繁下指導棋,這些都打亂了蔡英文的政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