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港股,操盤手張勇的高興之情是實實在在寫在臉上的,阿里巴巴也再次證明了中國網際網路老大哥的實力——王者歸來便一舉超過騰訊拿下港股「股王」稱號,4萬億的市值,也上了幾乎所有主流媒體的頭條。
但問題來了,阿里巴巴融資的近200億美元,對中國網際網路影響有多大?阿里又打算怎麼花呢?
首先說,這筆融資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來講,已經非常可觀了,要知道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整體的投融資總額也才697億美元,阿里巴巴一下就從港股融了200億美元,達到2018年網際網路全年投融資額的近三成,阿里巴巴有了這筆錢,就等於掌握了未來兩年網際網路投資圈地的主動權。
要想知道阿里會怎麼花這筆錢,還是要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環境,我們可以從四個角度去看:
一是資本市場大環境。現在各路神仙都在呼籲2020年降息,甚至還要降三次,所以市場其實很缺錢,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大環境,網際網路公司也缺錢,前兩年融到錢都已經燒的差不多的,就連明星企業的蔚來都已經嗷嗷叫了,現金流告急。所以,阿里在「大旱」的年頭裡,自己有這麼一個200億美元的豐沛「水庫」,就算是放貸也能賺得盆滿缽滿,當然相信阿里巴巴不會用這筆錢來放貸用。
二是網際網路行業大環境。前有形勢大好的華為,擁有著5G、算力、國際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後有咄咄逼人的騰訊,要在產業網際網路上比武打擂,阿里可是被夾在了中間非常難受的,稍有不慎,馬失前蹄,就可能在未來五年裡被HT兩大巨頭甩在身後,所以這200億美元就是跟HT同場競技的彈藥,大家心裡明白,電商時代已經是過去式了,產業網際網路和智慧物聯網才是阿里巴巴不能輸的戰場。
三是國際市場的大生態。現在HAT已經不把眼光只放在國內了,實行的是大市場或者說世界市場戰略,連小米都能在印度風生水起,字節跳動成了Facebook的強勁對手,美團也進軍澳大利亞,所以,馬老師去非洲可不是去「作秀」的,大家其實都在瞄準更大的市場,阿里巴巴當然也不例外,尤其對於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目標,200億美元資金可能還遠遠不夠,所以不用擔心阿里的錢花不出去。
四是基礎技術的大格局。雖然雲計算、AI晶片喊的震天響,但其實阿里巴巴的創新業務並沒有贏利,還是在持續投入的狀態,技術的投入其實是個無底洞,尤其在騰訊、華為都在基礎科學領域大舉招兵買馬的當下,阿里巴巴也不能有絲毫鬆懈,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可能需要急起直追,比如谷歌領先的量子計算機領域,如果用200億美元能把量子計算機搞定,達到量子霸權的水平,也不算虧。
總之,阿里巴巴雖然融資了200億美元,數目不小,但這筆錢也得精打細算著花,因為要想保住自己的領先優勢,阿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