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甲醇仍然徘徊在歷史價格的底部區間,南華期貨認為未來的三季度很有可能就是近年甲醇的最底部,雖然現貨價格不斷創造新低,在通常的利潤計算中,企業虧損已經較大,但始終沒有看到足夠多內陸企業的減產或者降負,因此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戴一帆抱著了解上遊企業實際現金流成本及經營情況的目的,以及學習了解的心態,走訪了幾家陝西的甲醇企業,以下是詳細情況。
A企業:
(圖片來源:南華期貨)
企業項目包括年產70萬噸烯烴(實際68萬噸,其中60萬噸是通過甲醇制烯烴,另外8萬噸通過C4轉化成丙烯單體),及 180 萬噸甲醇。採用DMTO2 技術,能實現完全轉換,由於擁有碳四回煉技術, 單位烯烴甲醇單耗低,約為 2.57,折合到煤約六噸煤產一噸聚烯烴。南華期貨表示,正常情況下,產品配比在38 萬噸PP, 30萬噸PE,基本上不會發生調配。
從生產上講,該企業是全球首套採用DMTO二代技術和受此在同類裝置採用 8.7mpa 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的大型項目,以陝西神木長焰煤為原料,燃料煤大約六千大卡,動煤大約四千大卡,應該是使用粗甲醇生產,企業於2020年5月10 日停車檢修至6月底,每年的檢修時間位於夏季,約 7-10 天;3-5 年一次大檢,檢修時長約一個月。企業向南華期貨坦言,該裝置投產以來,很少出現外採外銷的情況,偶爾外採,也多以集團內部企業,如渭南,黃陵等企業為主,外銷則以粗醇為主。
從聚烯烴方面看,企業所產聚烯烴通用料佔比較大,在 75%-80%,其它則有注塑、高融注塑等品種。聚烯烴品種每天早上9:10開定價會,主要參考期貨盤面及前一天收盤價格為參考去做。南華期貨走訪發現,企業共2條線,每條線只能生產一個牌號,產能偏單一,但有助於穩定運營,通常可能可能半個月考慮轉一次牌號,下遊方面大部分為貿易商所接,佔比 95%,另外散單佔比 5%。滿負荷情況下,每天都大約三千多噸貨,自己擁有三萬多噸的聚烯烴廠庫,裝車臺有十幾個, 30-40 分鐘可以完成裝車,銷售以汽運為主,可走火車。PE 多走河南、陝西等地,供農膜企業使用, PP多華南市場。每年都有排產計劃,根據市場情況調節。
目前企業一期副產有 c4、 c5、硫磺硫酸等品種, 二期有規劃,土地購置已經到位,但是開建時間尚不確定。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戴一帆調研發現,從其項目規劃來看,該企業也在探索煤制烯烴產品差異化、高端化發展,目前規劃的二期項目也是延伸產業鏈,計劃生產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SAP、己烯-1 等化工品,不過具體投產時間尚不明確。
雖然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口罩需求、 快遞需求增加使得聚烯烴品種表現好於部分液體散化品, 但是南華期貨認為,未來看,聚烯烴行業也面臨著來自沿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競爭和考驗,尤其西北聚烯烴下遊終端多通用料為主,未來市場競爭會加劇。
前期疫情最悲觀的時候(聚烯烴價格約為 5500),企業策略為不停車不降負,但是會主動少賣貨做庫存,僅維持適當的市場份額。
B企業:
該公司為國有控股企業,公司於2013年5月份投入商業化運行,一期產能為60萬噸, 二期項目投資約60億元,設計產能90萬噸,工程佔地800 畝,目前還在設計階段,計劃工期36個月, 主要採用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原料及燃料煤全部由寶雞麟北煤田郭家河礦井供應。南華期貨戴一帆指出,從生產及原料方面看,該企業現有年產60萬噸甲醇產能, 近年由於利潤不佳,企業為了拉低平均產品每噸的現金流成本,去年完成產量78萬噸,開工負荷達到了130%以上,今年計劃生產80萬噸產量。另外南華期貨了解到公司裝置當負荷為50%時,完全成本約為2400,滿負荷時完全成本為1700, 由於目前超負荷生產,當日出廠價為1460,雖然目前甲醇價格創建廠以來新低,但仍未虧損現金流。今年計劃 7 月份檢修,具體時間待定(檢修一年一次,時長有半個月,一般在 7-8 月檢修,具體時間沒定)。原料煤約 5700-6000 大卡(彬縣),動力煤為集團內部採購,單耗分別為 1.4/0.7,合計 2.1 附近(該單耗與西北其他 MA 廠家相差不大)。
甲醇外銷及倉儲方面,企業向南華期貨表示,外銷路線多連雲港、魯南及河南一帶(不含工廠量只包含中間商量長約佔比1/3),當地銷量有限,不過當地有一家正源甲縮醛企業周採購 2千噸,去年在西安甲醇計程車推廣時,周需求可採3千噸左右。企業有4個裝車臺8個鶴位,最多可裝4-5千噸。下遊主供斯爾邦,供貨先款,一周2000噸,一個月 8000-10000噸。其餘貨源偏向貿易商,長約貿易商銷售佔比 1/3(不包括斯爾邦),定價方式以第三方均價結算。罐容方面,企業擁有 2 個三萬方罐容(折合成噸約為 4 萬多噸) 的大罐,一般是負庫存狀態,即使有貨都處於被預定的狀態,一般情況下都會實現超賣。
另外南華期貨了解到,甲醇純度96%精餾到99.9%這一步驟, 大約需要200元/噸成本。
C企業:
該企業是延長石油旗下重要的化工板塊,目前產能包括硝酸銨70萬噸/年,早期有碳酸鈉(各種輔肥)延長投資後,添加了精細化工,包括甲胺10萬噸、液氨55萬噸、碳酸鈉30萬噸、濃硝酸10萬噸、氯化銨32.4萬噸、DMF 9.5萬噸、煤制乙醇10萬,另還有50萬噸在建。(燃料乙醇,沒有植物乙醇的純度高,目前國家有政策,需求還不錯)。南華期貨調研發現,甲醇主要作為中間原料產能為30萬噸,有時候會有部分外售。煤主要依賴外採,來自甘肅華亭, 6000大卡的原料煤,目前價格 520-530,動力煤約5800大卡, 由於近期環保等原因,煤生產受限,且附近企業在抓復工復產,追回 2-3月份的產量,因此煤價需求良好,價格開始回升,短期不認為會下跌。有時會從陝北採購,但量相對偏少,主要是延長集團內部採購。目前單耗, 1.5-1.6 的原料煤,核算成本偏高,甲醇裝置為11年投產的,裝置略舊。
從走貨量來看,主要還是偏自用,自用完後,日銷300噸,還是與庫存有關係。企業向南華期貨表示,甲醇外銷部分,主要是用於當地燃料,主要用於西安附近飯店燃料(可以直接燒,也可以攙著乙醇、油品等一起燒。)這幾年能明顯的感受到增加。
目前價格低的情況下,不願意出貨,保庫存,後期想轉液氨,7月份合成氨裝置有檢修計劃,時間不確定, 目前甲醇裝置利潤較低,在考慮檢修,但具體時間並不確定(集團年度有滿產要求)。根據延長的要求,所以,所有產品必須滿產,除非設備原因,其餘都必須滿負荷。經調研,南華期貨戴一帆指出,整體化工產品需求受疫情影響嚴重,只有偏農業的稍微好些,化工板塊很難,純鹼已經達到十年以前的低位。甲醇在延長當原料,核算成本1900,基本自用,現在維持庫存,不願走貨。
以前報價主要參考鹹陽化學,現在主要參考長青,不太參考期貨價格,當下策略維持庫存,不急於清庫。
罐容,一萬二千噸(原本罐容一萬四千噸,但液化體罐容不允許放滿,空了兩千噸),現在有8500噸。企業相關人員告訴南華期貨,往年日常檢修以輪檢為主,今年本來是準備大檢,但為了響應復工復產,改為小檢。
甲醇的外銷,主要是周邊地區;DMF主要外賣至華南華東,廣東比較多,偶爾走廣西,與二甲胺能轉化銷售,市場需求方面比較平穩。目前DMF略微有些減量,出貨還比較平穩,價格同比去年還略微高些,但是下遊庫存也高,預期不太好。甲胺下遊很多產品出口,但國外疫情的影響,出口訂單變差。南華期貨指出,該公司有利潤的產品只有甲胺和DMF,其餘的產品還是很難。硝酸銨高庫存,出貨不暢,終端較差,兩會之後也沒有想像中的好轉。
南華期貨戴一帆了解到,乙醇10萬噸主要是燃料乙醇,利潤也一般,國內需求還比較好,但純度沒達到特別好的標準,所以價格有壓制。二期50萬噸在建,建成後甲醇可能由出售轉為外採。江山集團13萬噸 DMF 營業證到期無法再續,開啟可能性基本為0。
D企業:
企業由08年9月開始規劃,正式投產是16年,產能為60萬噸甲醇, 後期將改造為30萬噸的甲醇和30萬噸的煤制乙二醇項目,所以,項目建設完成後,甲醇會少30萬噸,已經正在審核設計圖紙階段,其餘手續已經通過。效益情況,近半年虧損1.5個億,壓力很大。該企業向南華期貨表示,作為國企,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不準備停工。開停車一次成本約為300-500萬。
開工情況,目前滿負荷,去年產量66萬噸,主要由於年度生產時長超過了設計的8000小時,基本不會超負荷生產,每年計劃一個月的大檢修, 4-5 月份,但今年計劃安裝脫硫塔用於生產硫磺,因此裝置計劃一起檢修,目前放在10月份。南華期貨調研發現,煤價方面,由於山西煤礦事故,關停了很多不合格的煤礦,所以認為煤價後期會上升。集團公司有三個礦井,年產量一千萬噸。一般用煤是彬縣的,單耗約為2.1,原料煤為5900大卡精煤,燃料煤為5400大卡動力煤,自帶電廠,考慮上發電部分總煤耗2.3。煤炭價格通過市場價格定,但由內部完成供給。原料庫存2萬噸,每天用量4000噸,由於企業離礦場很近,採購周期不固定,一般原料庫滿庫。企業表示完全成本為1700,現金流成本1560。銷售方面,南華期貨了解到,企業主要的銷售區域是華東, 全廠一半的銷量交付寧波富德,已經與富德合作多年,且合作較為愉快。其餘湖南、湖北、山東等地也有銷售,但當地沒有什麼需求。
運輸方面,以前是到武漢下江,今年因為疫情改成到濰坊下江。
企業擁有3個甲醇罐容,共計6萬立方,目前的庫存有一萬多噸,屬於正常範圍。企業擁有9個裝車臺,裝車量2300噸/天,裝一個車大約需要40分鐘。
其餘的收穫:
經多次走訪,南華期貨了解到,甲醇燃料的使用方面,西安計程車是主要的重點推廣城市項目之一, 前期聽聞一年的使用量約10萬噸(調研後得知約為一周3000噸,約15萬噸/年),當時若推廣成功,後期對甲醇的需求會帶來極大的改善。但通過本次與當地計程車師傅的聊天得知,正常計程車一班次跑200-300公裡,充一次甲醇燃料的用價為90元左右,雖然對比於汽油來說,成本已經大幅下滑,但對應相同公裡數,充電用費僅在20-30元左右,甲醇自身雖然比下有餘,但比上明顯不足,南華期貨表示,從能源規劃角度,中國有更大的可能將會跳過甲醇汽車直接到達電車時代。隨著電動車的進一步普及,甲醇汽車將受壓明顯, 長周期來看,可能甲醇汽車並沒有那麼值得期待。
另外西安市目前在嘗試推進甲醇皮卡,由於充電樁以及動力問題,南華期貨認為,在長途運輸方面,短期甲醇車對比電車仍有一定優勢,後續南華期貨將繼續關注。
南華期貨陝西甲醇調研總結
1、首先,開工情況, 關中企業的現金流成本確實比之前了解的要更低,裝置都沒有打到現金流成本,檢修的意願較弱,基本排除在目前價位因為虧損而檢修的可能性。由於甲醇產能較為分散,個別企業降負挺價十分乏力,低價背景下反而會出於拉低平均成本的考慮,出現超負荷生產的情況。
因此南華期貨認為,當前價格仍不足以推動企業停車停產。關於庫存,經過了解,各家企業的甲醇銷售渠道都十分成熟暢通,長約比例較大,不存在滯銷或脹庫等情況。且由於關中企業國企佔比較大,考慮復工復產的政策壓力,因此從庫存與政策的角度也不足以推動企業停車。
雖然下方現金流空間已經有限,當下企業仍完全可以比較從容的應對,供給端無法看到明顯的收縮,南華期貨戴一帆認為,當下價格在關中地區仍沒有特別強的實際基本面支撐。
2、 經過對這幾家企業的了解,凡是涉及華東華南銷售的企業都反饋整體需求情況還是較差,且普遍表達了對進口貨源衝擊的擔憂,同時抱怨未來甲醇新增需求沒有亮點。
3、 由於煤炭短期供給收縮,需求剛性偏強,各家企業普遍都對煤炭價格表示了看好。
4、 綜合來看,南華期貨指出,甲醇的市場思維仍然不值得轉變,操作上仍然維持逢高拋空的操作,需要進一步的打壓價格,清退老舊裝置,以完成出清,達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