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工作確實很辛苦,尤其是鄉村教師,總有寫不完的教案、批閱不完的作業、還有早晚自習輔導、忙於各類材料的寫作等等工作。除此之外,還要估計到家庭瑣事,甚至還有家訪、學校活動、外出培訓。
這些表面其實看起來很凌亂的學校事情,其本質上就是一件事:教師的時間管理問題及自我提升問題。
一、教師,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我推薦3個策略
教師與別人一樣每天都是24小時。你既要早起上操跟班,還要上課批閱作業,既要忙於工作,還要休息並且處理好家庭生活瑣事,更多的老師還想額外追求自我提升。所以,歸根到底,就是如何把這24小時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結合我自己的經驗,我推薦2個策略:
(1)能早起的老師,早上健身跑步半小時,然後上課,批閱作業
多數老師的職業病就是早起,比上操提前半個小時鍛鍊身體,鍛鍊完後大腦開始變得活躍清晰。開始一天的工作,比如上課、寫教案、批改作業。晚上的時間:專心讀書、寫各類計劃總結、準備第二天的課程,如果堅持下去,一年以後將會帶來巨大改變。
(2)按部就班的老師,早晨上操,上課,寫材料、讀書學習,晚上健身
許多老師,不習慣早早起來,但最起碼要保證能跟班,其實,完美的身體經過一整天的工作後下會身心疲乏,恨不得立馬躺下。睡眠充足也是第二天工作有保證的前提。這部分老師就需要在上完課之餘學習讀書,寫好教案、批閱好作業。到了吃完晚飯的時候,選擇健身鍛鍊。
(3)大多數人,其實最需要的是合理規劃自己的有效時間
老師的工作雖然多,辛苦,但是有非常固定的模式可尋。一天的時間安排的慢慢的就是,早操、早讀、上課、寫教案、批閱作業、輔導後進生、寫教學心得等等。大多數學校對於教師的計劃和總結都是開學初寫計劃,學期末寫總結。所以就需要老師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因此,不管你有多忙,稍微調整下時間,保證能在5小時完成這些每日必做的任務。剩下的時間完全可以有效利用。
所以,我們只能把學校要做的事情,分成必須做的和選擇做的進行。但這三種方式,哪種更適合你,還需要你自己決定。
二、教師做完分內工作,如何實現自我成長?你要做到這2點
早操、早讀、上課、寫教案、批閱作業、寫計劃總結、輔導後進生等等,歸根到底,就是教師自己的分內工作。每個老師都希望在工作之餘,實現更多的自我成長。而想實現自我成長,你必須做到這3點:
(1)儘早做完學校應該做的事,再建立起強大的自我成長的決心
許多教師,只要把學校的工作幹完,就覺得沒有啥事了,這樣下去對自己的發展極為不利。你需要建立起來自我成長的強大決心。比如,你可以利用空閒時間讀書、家訪、學習優秀教師的觀點看法,有些教師就不具備這樣的決心,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極其堅決的自我成長的決心。如果你也沒有,那你恐怕很難堅持下去。
(2)要有持之以恆的自我成長和行動計劃
任何事,開頭難,但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學校工作幹完了,不能無所事事,必須建立起持之以很的自我成長計劃。必須保證自己,到了某個時間點,就做某件事。
故事實例分享:
教育獨行俠在鄉村學校做教師已經13年,是一所留守兒童佔90%以上的寄宿制學校。每周16節課,兩個晚自習,兩個早自習輔導,還有早讀延長輔導等等。我們的教案、總結、計劃等等全部要求手寫。我合理的規劃時間,這些分內工作就像小菜一碟。我每天6:00起床,沒有早自習輔導就先跑步鍛鍊。堅持了多年自我提高計劃,2年時間堅持在中國教育在線發布教育博文閱讀量達到5800000多,發表各類文章累計5萬多字,管理著5家教育類雜誌的線上交流論壇版主,積極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
只有你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時間,保持長久的自我提升計劃並付諸行動,你才能夠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