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該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你知道嗎?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時機、方法、形式都會有所不同。
一、幼兒園老師跟家長的溝通方式一般有如下方式。
1、家園聯繫欄,目的是公布班級的學生在園生活、學習、活動的內容安排,還有一下溫馨提示,育兒知識。
2、家園聯繫卡,老師對幼兒每周或每天在校情況給予評價,給家長一些建議,同時家長了解了孩子在校的表現後,也告知老師孩子在家的表現,或可以給老師一些建議。
3、通過家長會、電話、微信、面談。
我想如果是幼兒班老師這些方式都會知道的,今天題主想問的應該是如何面談交流,這是最有效果的,但是最不容易的溝通方式。
二、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與家長面談溝通呢?
1、要讓家長覺得這老師「人很好」,談話過程家長會感覺老師有尊重感、真誠感。
都說教一屆學生交一班家長朋友,我們可以把家長看做朋友,當老師需要找家長溝通時,應給家長感覺是談談心的感覺,不要居高臨下,覺得是在教育家長應該怎樣教子女,讓家長感覺他們是學生的樣子。每次老師一開口家長就覺得是老師又要因為孩子的事來訓斥自己了。還要讓家長感覺到老師是非常誠心為孩子好,覺得這老師很親切,人很好,這樣可以拉近家長與自己的心裡距離。
2、先給予肯定後再建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要讓家長可接受。
都說孩子是自己的好,每個孩子在家長的心裡都是寶貝,很多別人認為這孩子的缺點,可家長會不以為然,聽了不舒服。很多的時候老師想找家長溝通,好心被當驢肝肺,惹了一身的怨氣就是這談話引來的。所以老師在因為學生出現問題需要找家長反應時,要注意談話的順序,做到先揚後抑才可,也就是先說孩子最近好的優點及進步的方面,家長最喜歡聽的話就是她家孩子聰明,你就說唄!或者說你知道的家長教育孩子的哪些方面值得表揚,老師先給予肯定,這樣家長心情愉悅了,對老師提的建議更容易接受,這時候你就說可是呀……,轉折到正題來。
所以說呀,切當的溝通方式會讓你更容易讓家長接受,同時起到溝通的效果,能更好地家園聯繫,共同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