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哲的新書《熔城》目前還在連載中,不過提起《撒野》已經完結有一段時間了。
雖然說故事已經宣告結束,但是當中的故事仍然在上演著。
對於某些讀者而言,更是將《撒野》搬進了作文之中,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既從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撒野》完結的不舍,又提高了作文分。
對於後者,經不少的讀者反饋,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寫進作文,漲作文分數還是挺容易的。
書看了一定會有用,不一定非要有什麼具體的改變,人往前走的時候未必會一直數著一二三,但無論多少步,都是一二三累積起來的。
仔細琢磨一下這句話,是不是發現和「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但是需要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用的人多了便沒有新鮮感了。
這兩句古語大多數人都知道,如果說遇見了類似的作文題目,那麼大多數人的作文當中都會用上這兩句話。
老師看見這些異曲同工的作文,沒有一點創新感,又怎麼能夠從這些作文當中脫穎而出呢?
雖然說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更換一下表達方式,或許會一下子吸引老師的注意,從而得到作文高分。
我看你的時候誰在看我,眼神裡擦肩,無所謂錯過。
對一個人的描寫,開頭的時候不一定是「我永遠忘不了那個人」。
其實寫出這樣的句子,有時候連自己都不相信。永遠太遠了,沒有人能夠辦到。
因此為了規避這樣一種無法實現的意思,從而令人產生誤解,繼而影響作品的嚴謹性,可以採取詩歌的朦朧法。
在眼神裡擦肩不是讓人辦到,而是詩歌的一種朦朧意境的表現形式,借鑑詩歌美的本質,表達出一種空靈的感覺。
最後一句無所謂錯過便是對這個人的直觀感受,看似毫不在意,實則心裡比誰都要在乎。
讀者:在上次月考作文中,雖然說時間很充裕,但是寫到最後無論怎麼湊字數都湊不滿800字,後來無意之中想起了《撒野》當中的句子,碰運氣寫了上去,實在沒有想到的是,作文從不及格的我居然及格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位讀者本來沒有打算寫《撒野》的句子的,只是沒有辦法了,為了湊字數就寫了上去。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因禍得福居然作文及格了。
可以說一個好句子有時候真的可以改變一篇作文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