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鴻飛實習生郝鵬胳文圖
本報訊2019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6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當天上午,汝州市2019年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電商扶貧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會在市工人文化宮廣場舉行。汝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鵬,市委副書記李曉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主任何長軍,副市長焦慧娟,市人大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杜佔廣,市政協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姜新夏,市政府秘書長楊兆華等參加活動。
展銷會現場,30餘個企業、農戶帶來的軟籽石榴、蜂蜜、紅薯等農特產品紛紛亮相展銷會,吸引了廣大市民品嘗、購買。
當天上午,寄料鎮桑樹坪村三岔口組貧困戶王德也早早地拉著自家釀的蜂蜜和自己製作的手工皂來參加展銷會。
2017年,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王德有了養蜂的想法,第一次買了20箱蜂,由於養殖技術不到位,失敗了。在王德正灰心的時候,駐村第一書記王冰洋告訴他:「技術上,可以找專家做指導;資金方面,有政策的扶持,可以去申請資金,你放心幹。」
有了王冰洋的鼓勵和幫助,王德籌集到資金再次出發,又購買了20箱蜂。這次王德比之前更用心,根據前面失敗的教訓,總結到了經驗,2018年,王德自釀的蜂蜜產量將近2000斤。
「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蜜源好,每年的六七月份,會有漫山遍野的荊花盛開,也有專家過來看過,說我們這裡有很多青荊,比一般的荊花蜜更好。再加上有王書記和幫扶責任人引軍強等人幫忙銷售,去年將近2000斤的蜂蜜在11月中旬就全部賣完了。」王德高興地說,「今年蜂蜜產量大概是3000多斤,加上電商平臺的支持,年收入六七萬元不成問題。」
在銷售蜂蜜的同時,王德又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去年秋季,王德在網上看到了手工皂的製作方法,便自己嘗試著做了一個給家人用。王德說:「沒想到用完之後,我家人發現皮膚不癢了。一到冬天,我的手就會幹裂,用過手工皂之後,手經常都是很滋潤。」於是,王德又製作了10個送給同村的村民試用,村民反饋都很好,王德就開始大批量製作銷售。
展銷會現場,劉鵬、李曉偉、何長軍一行參觀到王德的展銷攤位時,劉鵬拿起一塊手工皂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王德介紹說:「這手工皂是由純牛奶、橄欖油和提取的蜂蠟等熬製而成,特別滋潤,冬天洗過手都不用塗護手霜。」
展銷會上,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向市民展示了由貧困戶製作的編織蘋果、抱枕、鮮花等手工藝品。汝州市士博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則忙著剝石榴給前來參觀的人品嘗,據現場一位負責人介紹,最大一個石榴足足有2斤多。另外,王寨鄉大剌灣村扶貧基地超強鞋業生產的鞋、蟒川鎮五月艾加工的艾產品等都吸引了市民紛紛購買,部分產品一銷而空。
本次活動為期兩天,活動期間,25家單位通過懸掛宣傳標語、擺放展板、向群眾發放宣傳頁等形式,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及扶貧成果。
據統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汝州市共實現8405戶32739名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8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之初的3.2%,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0.88%,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16882.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