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95後新生代:「我們寢室就有三個談戀愛的」

2020-12-25 澎湃新聞

距離第一批少年班學員邁入校門已過40年,在中科大內,少年班早已不再特殊。每年仍有十三四歲的孩童通過選拔直接邁入這座校園的象牙塔,但低齡化已不是刻意追求的方向。當年少年班喊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號,早已作古。現如今,即使是學生們做出了成績,老師們在接受採訪時也總會叮囑媒體,不要打擾他們的研究生活。

每一個少年班成員被錄取時,校方會建議他們不要以少年班成員的名頭去接受採訪,「不要讓自己過早地消費。」

李弈帥 受訪者供圖 趙文君 受訪者供圖

李弈帥、趙文君,1995年出生,兩人在各自學校正常就讀至高二。

2012年,參加中科大面試後,參加當年高考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其中,趙文君考了674分,參照應屆生標準排在石家莊市第十幾名。

2016年,兩人順利從中科大畢業,出國繼續讀博。

和中科大78級(首屆)少年班學生寧鉑不同,新生代的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已是另一番模樣。

在2012年來到中科大少年班之前,李弈帥並沒有聽過這裡的故事。既沒有聽過這裡天才誕生的故事,也沒有聽過天才隕落的故事。

來到少年班時,他高二,16歲,自覺不算什麼神童。他來這裡的最大原因是可以不用再耗一年高三,「我一考試就緊張,要高考肯定上不了中科大。」

「所謂神童,不過是外界加之的一個符號而已。相比於過去他們背負的巨大期望,現在這種更自然的狀態下,少年班成員的潛力更好被激發出來。」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2年,現在美國讀博的李弈帥如是說。

少年班放開一定年齡限制:但也得參加高考和複試

3月6日,22歲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下文簡稱MIT)博士生曹原到洛杉磯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當晚,被同學帶到城中的一家中國餐館就餐。飯吃到一半,他的手機開始不斷地震動,「都是朋友們送上的祝賀。」

此前一天,《自然》雜誌以背靠背長文形式,連刊兩文報導了石墨烯超導重大研究發現,文章的第一作者正是曹原。雖然研究是在MIT完成的,但媒體報導時,他另一個身份被反覆提及——中科大少年班10級成員。

少年班的圈子不大,12級的李弈帥轉發了該消息,並評論道:「Caoyuan傳奇。」「大神,那是真的大神,14歲就考進少年班啊,你想想,14歲參加當年高考,正兒八經的理科高考,然後再按成績來面試。和他比,我們都是凡人。」李弈帥說。

2012年,在鞍山一中讀高二的李弈帥通過學校宣講得知中科大有少年班,此前他對此一無所知。之所以報名,「只是覺得不用在高三再熬一年,就交了資料。」面對紅星新聞記者,他反覆強調自己並非什麼天才,「我當時準備過計算機奧賽,但真要高考的話,我不一定能考上中科大這個級別的學校。」

李弈帥能加入少年班的一個背景是,2010年起中科大開始逐步擴大少年班的規模,相應放開一定的年齡限制,推出了與少年班平行的創新試點班,培養方案和少年班完全相同。2012年的少年班招生,本來應該針對1996年1月1日後出生,高二以下年級的學生;而創新試點班針對1995年1月1日後出生,高二以下年級的學生,1995年出生的李弈帥由此得以進入少年班學習。

在選拔模式上,少年班最廣為流傳的故事是第一屆招生時依靠各地推薦,再派出老師去各地了解,從而誕生了諸如寧鉑「2歲半時已經能夠背誦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時能數100個數,4歲學會400多個漢字,5歲上學,8歲能下圍棋並熟讀《水滸傳》」這種神童式的推薦材料。

事實上,從第二屆少年班開始,所有少年班報考者都需要參加高考與中科大組織的複試。

到李弈帥參加少年班選拔時,是先前往中科大參加面試,根據面試結果,中科大會提供降20分、40分、降至本一線等不同的優惠錄取方式,並為考生辦理高考手續。在中科大官網上《「創新試點班」招生辦法》中介紹,複試科目為數學、物理,重點考察相關學科基礎、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

2012級創新實驗班的趙文君向紅星新聞回憶了面試的過程:首先是聽一門數學課和物理課,然後發一張卷子來答;接著是去教室裡接受數學、物理、化學三門課的教授進行聯合面試。

「印象裡物理當時講的光學,完全沒聽懂;之後面試的時候考了倍角公式想不起來了,但是教授們就會很耐心地教你,一點一點引導你解決問題,主要是看你的學習能力怎麼樣。」

事後,她和李弈帥都拿到了最高的降至本一線的降分標準,並且順利進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其中,趙文君的高考成績為674分,大概在她所在的石家莊排在全市十幾名,超過了中科大當年在河北省的錄取分數線。

這種現象在少年班學院並不算少數。曾經的江西省高考狀元、在中科大與少年班混合編班共同接受少年班教育的劉志峰曾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碰到像這些真正的聰明人,你讓他按部就班一定要上完高中三年,反覆溫習,其實是種摧殘。」

少年班帶來的影響:確立研究方向,有人不受限選專業

被問到少年班帶給自己最大的影響是什麼,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是幫助其確立了一生的研究領域和方向。

根據中國科技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2014年發布的《少年班全球教授調查》,截至2014年,中科大少年班已經培養了超過202位教授,至少佔畢業生總數的11.5%,而少年班學院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的比例,更是高達90%以上。

「少年班的模式就是大一的時候不分專業,只開設基礎課程,就是各種各樣的導論,鼓勵你自由選擇,當然,你如果有確定的專業志向就可以直接去學習相應專業的課程,甚至直接找一個實驗室跟著去做實驗。」李弈帥說。此前在《自然》雜誌上發文的曹原,就是在本科期間跟隨科大物理學院教授曾長淦的實驗室,完成了一篇論文。

李弈帥笑稱自己沒什麼定力,「相當於我做了很多個方向,最後找到我最喜歡的哪一個。」但他的經歷足夠豐富,大一大二搞算法競賽,大二還做過一陣子硬體開發,大三去做了快閃記憶體驗證,大四則去微軟亞洲研究院做數據中心網絡。他告訴紅星新聞,在申請博士時,他基本上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和導師。

李弈帥目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計算機科學的phd(學術研究型博士學位),這裡是世界第一臺計算機ENIAC的誕生地。而趙文君就讀的紐約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專業排名在全美排第一,她目前正在做利用數據分析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少年班也是「正常人」:「我們寢室就有三個談戀愛的」

中科大是一所理工科背景的院校,甚至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完全不招收文科生。在少年班身上,能輕易感受到他們對理工科的熱情。

不同於別的學校社團的騎遊、攝影活動,這裡的社團活動都是諸如「慶祝軟體自由日,開源通訊加密講座」。

中科大少年班球隊成員的日常聊天內容截圖 受訪者供圖

中科大的一個社團活動 受訪者供圖

李弈帥參加的少院足球隊,球隊的微信群裡日常討論的話題是「一階邏輯可滿足性的判定算法」;去聽一個報告會,有人在班級群裡問現場人員密度怎樣,群裡給出的答案是「體心立方」——這是晶體結構的一種,代表著原子次緊密的排列方式……

用他的話總結,少年班作為群體最大的特性是「崇尚科學,嚴守理性」,「可能大家覺得這幫人怎麼這麼矯情,但我們實際上很享受思維碰撞帶來的快感。」

李弈帥選修的課程包括一門徽派文化,是學校請的隔壁安徽大學的老師前來授課。他的班主任,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學校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有計劃地在進行調和。」

課業之外,這群人也並非「書呆子」。和同齡人一樣,他們也踢球、唱歌、看電影、打遊戲,只是習慣了和年齡稍大的人相處,他們的心理成熟度和自控力可能要比同齡人要更好一些。

「我們寢室就有三個談戀愛的,這你總該相信了吧,我們就和一般大學生差兩三歲,大家都是正常人。」趙文君如是說。

少年班學院門前的天使路:總有適合的人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我們其實一被錄取的時候就被告知,讀書期間永遠不要單純以少年班學生的身份接受採訪。」李弈帥告訴紅星新聞,「如果你做出一些研究成果,別人來採訪你,這個可以接受,但如果只是因為被少年班錄取了,就去接受採訪,實際上是在被消費。」

李弈帥(右)喜歡踢球 受訪者供圖

早期少年班的那些人,李弈帥對他們多有敬意,不願多談。「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真的幸運太多了,現在學校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不被打擾、沒有壓力、充滿機會。「他認為在這種更自然的狀態下,少年班成員的潛力被更多激發了出來。

「少年班的模式,或者說任何一種模式,一定會有人不適應,每年少年班基本上都會有退學的人,現在學院的思路,主要就是儘可能不要耽誤學生。」

趙文君的一個室友,因為年齡太小不太適應大學生活以及突然對文科產生興趣而主動退學,第二年自己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院校。

不少受訪者都提到,少年班學院的模式,並非僅僅針對所謂天才的「專材教育」,其對於探索普適性的大學教育方式和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意義。原來少年班獨享的隨意選專業的模式,後來逐漸在全校得以推廣,「現在科大實際上可以不受限制轉專業。」李弈帥認為,這也是少年班作為一項持續了40年的教育實驗所做的一種貢獻。

經歷過少年班學院的四年學習之後,李弈帥告訴紅星新聞,他只是這個天才團隊中的一個普通人,甚至少年班可能最初並不是為他這樣的學生準備的。「假如沒有少年班,我很有可能不會走上專注學術的道路,我很感激少年班。」他說。

中科大少年班學院門前的路名叫「天使路」,這是一個頗有寓意的名字。

這條路見證了國家對於人才和知識的渴望,走出過現任百度總裁張亞勤、紫光集團總裁郭元林、最年輕的華人哈佛正教授尹希、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莊小威……當然,這條路同時也有過一些人的退學和離開。

「最重要的,是一直會有適合的人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在中科大一個BBS對於少年班的討論帖中,一條留言這樣說。

(原題為《中科大少年班40年②|新生代不是書呆子,校方會提醒別過早消費自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最強後浪
    #後浪#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
  • 還原一個真實的中科大「少年班」
    有次中考,狄雨回寢室後大哭。問之,曰考砸了。不飲不食。相勸良久。後髮捲,狄雨仍考全班第一。我等無語。」   狄雨確實也不尋常,讀書拿學位如砍瓜切菜。2014年芝加哥-肯特法學院畢業典禮上,院長念完他的學位竟花了差不多一分鐘。   劉志峰也提到了狄雨:「少年班確實出了很多奇人,我們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那麼,在外界看來如此傳奇的少年班,究竟有什麼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第一神童」,也是普通人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經過精心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所以,現在的少年班,不準私自接受採訪的規定,是連院樓的門衛保安都知道的。但也正如寧鉑自己所說,「當時外界也都認為我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沒有人說你其實是個很普通的孩子,你應該做個正常的人。」二、商業奇才,史上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978年,年僅12歲的張亞勤以數學滿分的成績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 這份榜單告訴你:中科大少年班有多牛!
    說到「少年班」,大家馬上想到了中科大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自1978年成立41年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傑出人才。2018年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少年班校友會整理了曾獲得國內外榮譽稱號或權威學術職位的校友名單。這份名單,可謂精英薈萃,讓人大開眼界。
  • 揭秘中科大少年班學霸:少年有惑 人生無悔
    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少年班的神化色彩漸漸褪去,人們開始以更加理性的視角看待少年班,以及從這裡走出來的天才少年。在90級之後的校友眼裡,此時的少年班在教學、學科、管理上已經形成體系化,人才的培養也多元化,對於學生的選擇不再是「神童」,而是一個相對聰明且有學習能力的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去發揮。
  • 中科大少年班37年:量體裁衣,還是拔苗助長
    直到現在,他還清楚地記得,4年前自己乘坐12個小時的火車來到科大時的那份忐忑。幾個月後,他將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謝豪所在的中科大少年班,今年繼續深造的比例已達80%。  中科大少年班開辦於1978年,這種少年班模式一度被眾多大學效仿,如今開辦少年班的高校卻寥寥無幾。37歲的中科大少年班如今發展怎樣?當初的神童都成才了嗎?人民日報記者走進中科大,探秘光環下的少年班。
  • 中科大少年班目前為止出過多少大牛?
    少年班招收的是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是成績特別優異的青少年,直接接受大學教育。其實就是學習天賦很高的學生,我們所謂的「天才型」。這是我們目前我們的高考教育之外,非常難得非常新的一種培養人才的方式。這些年一直有人說這種教育方式是拔苗助長,也有過一些負面的輿論壓力。
  • 中科大少年班真的是天才聚集地嗎,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
    但是,當我們看到後一點就會發現,並不是每個進入少年班的人都能被稱作是天才。因為他們不一定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抑或是推進了某一學科新的發展。所以,我們只能說他是一塊「璞玉」,而不能冠以天才之名。因此,現在不管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還是清華、北大,都越來越喜歡招收在競賽中有出色成績的學生了。
  • 中科大少年班真的是天才聚集地嗎,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
    所以,我們只能說他是一塊「璞玉」,而不能冠以天才之名。因此,現在不管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還是清華、北大,都越來越喜歡招收在競賽中有出色成績的學生了。因為優秀的競賽成績,證明了他們有在科學上突破創新的精神,有成為天才的潛質。卓小越在下一個部分介紹中科大少年班招生條件的時候也會提到這一點。二、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結果公布,竟有21個省份錄取數量為0
    近日,2020年中科大少年班錄取結果公布,全國總共錄取了48人,分別來自13個省份而除了以上省份之外,我國大陸共34個省份中近21個省份錄取數量為0。下面是今年詳細的錄取名單,從名單來看錄取學生的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四十二年前的三月,經過全國範圍的選拔推薦,有21名天才人才被選入中科大,成為首屆中科大少年班的學員。他們之中最大的有16歲,最小年僅11,雖然才能性情各不相同,卻都是經過千挑萬選而進入少年班的「神童」。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1978年3月中國科大正式成立了少年班,並於同月8號,舉行了第一期少年班的開學典禮。四十二年前的三月,經過全國範圍的選拔推薦,有21名天才人才被選入中科大,成為首屆中科大少年班的學員。
  • 清華大學的丘成桐數學英才班,讓中科大少年班感受到了壓力和威脅
    提到少年班,很多人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確,三十年前時候,全國幾乎所有的重點大學都有少年班,和當年的特異功能一樣,大家都迷信中國有很多天才,必須早挖掘,早培養。1978年,高考恢復招生,美籍科學家李政道建議中國早挖掘培養年少天才,所有國內高校一窩蜂的都開始少年班招生,包括幾乎所有的全國重點大學,比如清華北大,中科大,華中科大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學院不過時過境遷,少年班培養模式明顯是一個很失敗的模式,而且嚴重地擾亂了高考招生,所以國內各個大學包括清華北大都停止了少年班招生
  • 啟中又一學子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7月24日晚8點,高考成績公布,啟東中學高二學生周梁宸391分,超過理科一本分數線44分,毫無懸念地邁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的大門。 早在2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布2020年少年班「創新試點班」資格生名單,周梁宸從全國數千名報名的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市唯一一名入選的學子。
  • 48名英才少年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這兩省人數最多
    近期,又從中科大傳來好消息,48名英才少年被中科大錄取,他們將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的第42批學員,在中科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之旅!這48名英才少年是從參加複試的129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的,在經過了數學、物理筆試,現場測試等考查後,最終憑實力叩開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大門。先來認識認識,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同學、朋友、親人?
  • 一文解答中科大少年班報考的33個問題,太實用了
    1、2021少創班、少年班什麼時候報名?根據近幾年中科大少年班、少創班招生簡章公布時間來看,2021年中科大少創班簡章公布時間在9月10日左右的概率較大,有意參加中科大少年班、少創班選拔的同學可提前做好準備。2、少年班、少創班怎麼報名?報名方式上,考生均需要進行網上報名並郵寄材料。考生完成網上報名後務必及時寄出材料,以確保在報名結束前收到。
  • 瀋陽120中學16歲少年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一升入高中,我就開始為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做準備。可以說,這所大學就是我的夢想。」張為禕表示。中科大少年班,牛在何處?讓張為禕夢牽夢繞的中科大,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該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這所大學的少年班由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提議創建,在國家的支持下創辦。
  • 中科大少年班35年:80%讀研究生 10%投入商界
    「雜交」式的培養  95級少年班學員,現任中科大校友新創基金會秘書長的劉志峰,到現在仍舊對少年班的教育模式讚揚有加。  「長久以來,受到蘇聯教育模式的影響,國內的大學教育局限性較大,而科大少年班的教育模式則不同,它最大的優勢在於讓人的視野變得異常廣闊。」
  • 中科大少年班40年:不再只招天才,從超常教育轉向精英教育
    班主任:我見過太多天才,他不算是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的宣傳欄裡張貼著「2017年高考金榜」,高二八班有三名學生提前上榜,王哲在中科大少年班,胡杰和羅晨在中科大創新班。「一眼看過去氣色最好的三個就是他們。」班主任黃強開玩笑說,有沒有經歷高三一年的「折磨」,「看臉就知道了。」
  • 大連16歲高二學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楊璐 圖 由受訪者提供9月4日,大連市第八中學高二學生、16歲的王一多比同齡人提前兩年走入了大學校園,他以630分的高考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年少年班「創新試點班」錄取,也是今年大連市唯一一名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的學生。之所以說提前兩年,是因為他在小學時還跳過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