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目前為止出過多少大牛?

2021-02-15 深度學習這件小事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學家的倡導,領導人給予大力支持的情況下,中國科大創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招收的是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是成績特別優異的青少年,直接接受大學教育。其實就是學習天賦很高的學生,我們所謂的「天才型」。這是我們目前我們的高考教育之外,非常難得非常新的一種培養人才的方式。

這些年一直有人說這種教育方式是拔苗助長,也有過一些負面的輿論壓力。但是這些年的教育成果已經證明這種方式的成功和創新,而這些超級學神門也成為各行各業的頂梁柱,甚至為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中國科大少年班目前已經有40餘年的歷史,在創新的人才培養方式下,科大少年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實現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質量人才」的辦學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中科大少年班已經培養出了4000多名「少年奇才」。他們當中有18~20%的留在學術界。到國內外教育機構繼續深造的超過了90%。超過200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其中2人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10人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8人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另有72%活躍在企業界、金融界,在世界500強任職的約35%。

從這些科大校友所獲學術獎項和現任的崗位,可見科大少年班培養出一大批的優秀人才,比如1978級校友百度總裁張亞勤、1992級校友阿里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閔萬裡、比如獨角獸企業寒武紀創始人陳雲霽、陳天石、比如1979級校友鍾揚(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艱苦援藏16年,足跡踏遍西藏最艱苦、最偏遠的地方)。中科大少年班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在令人刮目相看。不過,歷來人們對這種培養模式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不少天才因此夭折。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第一神童」寧鉑。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初,經精心選拔共在全國各地挑選出「天才少年」21名,平均年齡只有14歲。而當時不滿13歲的寧鉑就位居其中。誰也不能否認寧鉑是位神童,他2歲半能流利地背誦30多首毛主席詩詞,4歲識400多個漢字,5歲上學,6歲自學《中醫學概論》,8歲熟讀《水滸》,會下圍棋。然而,這位「第一神童」並沒有成長為人們想像的樣子,由於當時媒體和社會的過度關注,給他造成了很大壓力。他也因此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天文學專業,而選擇了物理學專業。因為大家都認為智商高的人才能學習物理專業。後來,寧鉑本科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但不久他就選擇了出家。可以說寧鉑的悲劇在於人們對「神童」的過度關注,卻忘了他還是個孩子,是個普通人

不過,類似於寧鉑的事件畢竟只是個例,中科大少年班為社會培養出的人才有目共睹。比如:12歲以數學滿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張亞勤,1985年從中科大電子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後,到美國求學,23歲博士畢業,1997年被授予IEEE院士,成為歷史上獲得這一榮譽的最年輕的科學家。2007年,他成為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2014年任百度總裁,201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當年度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當選的唯一華人科學家。連美國總統柯林頓都稱讚他是「一個靈感的啟示」。

另外像34歲即擁有同名實驗室的青年科學家莊小威;超級天才,31歲就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尹希;科壇新星,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的曹原等。這些天才少年書寫了中科大的傳奇,事實也再次證明,中科大少年班的教育並非撥苗助長式的教育,越來越多的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生走上了國際科技的舞臺,不僅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也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還原一個真實的中科大「少年班」
    原標題:還原一個真實的中科大「少年班」   少年班四年時光裡,胡磊萬城多次被震撼「三觀」。中科大的風氣在思想上推崇自由獨立,同時也偏重學術。入學的頭兩個月裡,就連續開設了多場學術泰鬥大牛專門針對少年班的講座和座談。   2004年的一天,系裡安排一位少年的師兄給新生做講座。「這是第一場不以學術開頭的講座。其中有一段,講到人生有三大簡單易得但極為愉悅的享受,分別和三樣東西有關,『書、食物、床』。
  • 中科大少年班真的是天才聚集地嗎,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
    中科大的少年班也的確培養出了不少人才,例如最近風頭正勁的科研大牛——曹原;以及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尹希。小玥在下一個部分介紹中科大少年班招生條件的時候也會提到這一點。二、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少年班的目的是培養出天才,招生條件自然也是不走尋常路。
  • 中科大少年班真的是天才聚集地嗎,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
    中科大的少年班也的確培養出了不少人才,例如最近風頭正勁的科研大牛——曹原;以及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尹希。大學少年班真的和大家想像中一樣嗎?什麼樣的學生才能進少年班呢?除了中科大,中國還有哪些大學開設了少年班招生呢?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現狀,是否人才都跑到美國去了?
    從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莊小威、百度總裁張亞勤,到打破了華人年齡紀錄晉升的哈佛教授尹希、發明原子陷阱追蹤分析法的盧徵天、發現世界上最小的納米碳管的秦祿昌、蘭亭集勢CEO郭去疾,目前,超過70%少年班校友活躍在海內外經濟、IT、金融、製造等領域,其中三分之一獲得博士學位,一般30歲左右就做出令人矚目的成績。
  • 創立42年的中科大少年班,培養4000多名神童,成才了多少?
    而如今中科大少年班已經創建42年,累積培養了近4000餘名少年天才,那麼這其中成才的又有多少呢?中科大少年班的由來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工業基礎薄弱,科學技術發展落後。而在國際關係上,也經歷了中蘇交好到中蘇交惡的轉變,雖然我國相繼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兩彈一星」等科學項目的巨大成功,但是事實上由於特殊時期的造就也導致我國在人才培養上出現了嚴重的青黃不接局面。
  • 48名英才少年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這兩省人數最多
    近期,又從中科大傳來好消息,48名英才少年被中科大錄取,他們將成為中科大少年班的第42批學員,在中科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之旅!這48名英才少年是從參加複試的129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的,在經過了數學、物理筆試,現場測試等考查後,最終憑實力叩開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大門。先來認識認識,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同學、朋友、親人?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出爐,曹原粉絲在列,浙江少年佔1/4
    這屆少年班:興趣驅動,多才多藝此外,開頭也說了,少年班意味著小小年紀就展現出基礎學科方面的天賦,但並非外界印象中「只會考試」的那種天才。在中科大少年班名單公布後,這屆少年班學生的母校們也沒閒著,紛紛公開報導了他們學習之外的另一面。
  • 朱清時談中科大少年班:為教改創路 成本就不高
    少年班最成功是創新  新京報:少年班創辦30年,你認為少年班最值得總結的經驗是什麼?  朱清時:少年班最成功的,就是進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  比如招生方面的創新。  少年班在招生上跟高考不一樣,最初,是老師帶著試卷上門考試,完全的自主招生;現在招生,也要高考,但過了重點線就行。
  • 中科大「少年班」40年培養近4000神童,究竟有多少成才了?
    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被稱為「神童」。而今中科大「少年班」已四十年。當年繼中科大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歷史上都曾經一度招收少年大學生。很多父母多少也曾幻想過,如果自家孩子也是這樣的「神童」會怎樣。那麼,這些曾經的「少年大學生」現在又如何?他們的成功或平凡、他們的輝煌或落寞,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怎樣的啟示?
  • 中科大少年班怎麼考需要考哪些內容 少年班面試考什麼問題
    中科大少年班怎麼考需要考哪些內容 少年班面試考什麼問題­  日前,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行了130周年校慶。該校校友,正在中科大少年班學院創新試點班就讀的吳泓毅也特意從合肥趕回母校參加校慶。他還特意穿上了母校的校服。
  • 中科大少年班37年:量體裁衣,還是拔苗助長
    謝豪所在的中科大少年班,今年繼續深造的比例已達80%。  中科大少年班開辦於1978年,這種少年班模式一度被眾多大學效仿,如今開辦少年班的高校卻寥寥無幾。37歲的中科大少年班如今發展怎樣?當初的神童都成才了嗎?人民日報記者走進中科大,探秘光環下的少年班。少年班年齡多大?
  • 揭秘中科大少年班學霸:少年有惑 人生無悔
    光芒背後亦有暗影,曾經頂著「第一神童」稱號入學的13歲少年寧鉑,在媒體關注下度過早期生涯,他本人抨擊過「神童教育」,並於2003年選擇出家,遠避塵世。「它是剛好趕上那個時代的產物,科學的春天來了,它的身上承載了過去整個社會對科學匱乏之後的一種報復性反彈。」92級校友、阿里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閔萬裡評價少年班。
  • 中科大少年班簡章發布在即,高二過一本線就可以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中科大2021年少創班、少年班招生簡章即將發布,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少創班、少年班的招生政策優惠並做好2021年報考準備,小亦整理了中科大少年班、少創班報名及政策信息,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恭喜48位天才少年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於1978年,截至2018年,中科大少年班已走過了40年。40年來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學生總計1620人,已畢業1327人,其中1035人考取研究生,佔91%。目前總共有200多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每6人就有一個成為知名教授,比例之高,無出其右者。
  • 中科大少年班95後新生代:「我們寢室就有三個談戀愛的」
    距離第一批少年班學員邁入校門已過40年,在中科大內,少年班早已不再特殊。每年仍有十三四歲的孩童通過選拔直接邁入這座校園的象牙塔,但低齡化已不是刻意追求的方向。當年少年班喊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號,早已作古。現如今,即使是學生們做出了成績,老師們在接受採訪時也總會叮囑媒體,不要打擾他們的研究生活。
  • 清華大學的丘成桐數學英才班,讓中科大少年班感受到了壓力和威脅
    提到少年班,很多人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確,三十年前時候,全國幾乎所有的重點大學都有少年班,和當年的特異功能一樣,大家都迷信中國有很多天才,必須早挖掘,早培養。1978年,高考恢復招生,美籍科學家李政道建議中國早挖掘培養年少天才,所有國內高校一窩蜂的都開始少年班招生,包括幾乎所有的全國重點大學,比如清華北大,中科大,華中科大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學院不過時過境遷,少年班培養模式明顯是一個很失敗的模式,而且嚴重地擾亂了高考招生,所以國內各個大學包括清華北大都停止了少年班招生
  • 瀋陽120中學16歲少年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海哥 瀋陽學區研判 3天前瀋陽一名16歲的高二學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這名天才少年名叫張為禕,目前就讀於瀋陽市第120中學。「我喜歡學物理,想從事可控核聚變方向的研究,促進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張為禕表示。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今天,中科大出爐了少年班錄取名單,一共48人,具體名單如下:通過分析發現,來自浙江的同學最多,其次是安徽,冼奇琪同學冼奇琪同學是高二年級學生分會生活部長、高二(5)班班長作為高二五班的班長,她盡職負責,兢兢業業,關注班級的常規情況,及時將檢查結果反饋給同學與老師,並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主動提醒,積極維護班級常規氛圍。她承擔年級訊息與班級溝通的責任,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在多次學校與年級的大型活動中擔任班級的組織者之一,均取得良好成績。她還曾負責班級公眾號的運營,參與班服、班旗與班徽的設計,受到同學和老師的支持與認可。
  • 中科大少年班40年:不再只招天才,從超常教育轉向精英教育
    父母從未想過王哲會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事實上,直到高二開學前,王爸爸對中科大少年班的認識幾乎是零。甚至報名後,王爸爸也未將這事放在心上。不止王爸爸,當時正忙於物理競賽的王哲對此也沒有很上心。直到高考前一周,當王爸爸問起兒子的複習情況時,正在長沙備賽的王哲答覆還是「書都沒帶,不複習了」。
  • 瀋陽高二學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東北唯一!
    瀋陽一名16歲的高二學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這名天才少年名叫張為禕,目前就讀於皇姑區瀋陽市第120中學。高二年級,參加2020年高考,成績為644分。其中語文120分、數學123分、英語135分、理綜266分。中科大少年班2020年全國招生約48人,張為禕是東北唯一入選的學生。